統計學論文發表

  統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涉及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諮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的重要職能。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統計與水利工程建設

  1.在水利基建統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統計人員的知識不夠全面

  水利基建統計,是一項工作綜合性比較強的工作,不僅僅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著專業的統計知識,同時還需要工作人員瞭解水利工程的施工、造價以及計算機應用等相關專業知識。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統計人員知識不夠全面、不能夠對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以及上報等。

  1.2統計的成果不能夠發揮充分作用

  在水利工程專案實施的過程中,建設單位都設定了統計的崗位,但是沒有引起重視。目前基層統計工作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區,其主要就是統計工作僅僅只是為了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工作而已,單位領導認真負責,工作人員勤勤懇懇,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沒有充分地發揮出統計工作的作用。認為完成上級單位和部門需要的報表填報,並沒有發揮統計的其它作用。其實統計工作是一項有效的建設和管理工具,把統計資料和本單位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將統計資料成功運用到工程建設過程中,以此來指導和監督我們的水利建設和管理工作。

  1.3統計工作質量需要進一步地提高

  利用水利基建統計當中的基礎資料來編制統計年報,主要是採用歷史資料再加上當年的資料構成。然而一些基礎單位統計臺賬和原始記錄不全、歷史資料比較混亂等原因造成統計報表的不準確。在此之外,對待統計工作不夠嚴謹,也是造成統計出現誤差的原因之一。在對統計資料進行採集的過程中沒有統計標準和格式,比如在採集各個標段的完成工程量時,統計人員並沒有統一的格式、上報的方式和上報單位,造成各個標段有的是施工單位報送、有的是施工管理人員報送、也有的是建造工程師報送等,最終造成採集的資訊有誤差而不能夠使用。

  2.統計工作應該積極服務於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

  基層水利建設單位的統計工作,主要任務就是蒐集整理資料,並且要對其進行相關的分析,上報到上級主管部門。另外的一個任務就是要對統計資料進行利用,這點是建設單位所忽略的,建設單位必須要充分的對統計資源進行利用,從而發揮其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出應有的作用。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主要就是在專案建設期內,不斷地對資料進行配置和協調,做出科學的決策,從而使專案的執行過程處在一個良好的執行狀況,產生良好的效果,使專案的相關利益者利用統計資料。專案管理的日常活動通常都是圍繞著專案的範圍、計劃、質量以及費用控制和進度控制等目標來開展的,因此專案管理人員應該要綜合協調好統計實踐和統計費用等,在相對比較短的時期內達到特定的效果。統計是重對事物的數量方面進行調查研究,並且通過數字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分析,從數量上認識客觀事物的總體趨勢和發展過程,對事物的變化規律進行不斷地研究。因此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和統計工作二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統計工作作為建設管理的一種方法,在工程建設管理的各個方面都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是統計工作在控制工程質量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程質量是工程建設和管理的命脈,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工程的質量和工程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更要重視嚴謹的統計工作。比如,建設單位的管理人員以及施工單位人員根據有關統計資料,能夠及時地發現材料和完成工作量之間是否存在問題。同時瞭解下一步工作所需要的材料、機械裝置以及人員配備等情況,並且有助於提前糾正存在的問題。第二是統計工作在控制期中起到了強化的作用。施工工期是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重要的核算指標之一,關係到國民經濟新增生產能力動用計劃的完成以及經濟效益的發揮。水利工程的工期比較長、投資比較大和施工條件複雜等特點,從而比較難控制施工期。

  水利工程的施工進度和工期的控制方法比較多,建設管理單位必須要根據工程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控制方法。並且要對所採集完成的資料進行分析,把工程的進度、完成情況和完成比例等進行及時調整,以此來保證工程能夠按期完成。第三是統計在控制施工管理過程中的管控作用,現在的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招標,多數是以最低價中標的方式選擇施工單位,這對於施工單位來說,不僅要保質保量地按期完成施工中的任務,同時還要獲取合理的收益,對施工單位提出了精細化的管理要求。這就需要施工單位有比較強的施工管理和專業水平精湛的施工技術人員,才能夠達到施工預期的目標。然而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這點是很難實現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何才能夠在投資和中標價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建設單位保質保量地完成施工的目標,實現施工單位的合理收益目標,這就要求統計人員在資訊採集過程中不僅需要採集上報資料,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設,還需要將採集範圍擴大,專門地進行施工管理相關分析,為施工單位提供幫助,使其在物資採購、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方面進行合理的配置,達到圓滿地完成工程建設目標。

  3.統計工作要想做好必須強化以下事項

  3.1加強領導

  對統計工作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貫穿了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監督整個專案實施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對水利工作進行搞好的重要工具,不能夠把統計工作進行簡單化。從統計工作這一角度出發,一要配備知識全面,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的統計人員,二要在一定程度上制定適合工程建設的統計工作,對各職能相關部門統計工作內容進行有效分配,讓統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服務工程建設,對工程建設管理水平進行提升。

  3.2愛崗敬業

  統計工作人員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默默無聞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平淡工作中體會統計的快樂,熟悉水利工程相關的專業知識,熟練操作計算機和熟練運用網路技術知識。統計人員應該認真學習《統計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統計法》,對弄虛作假的統計行為進行堅決抵制,提高依法統計的自覺性。

  4.總結

  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發展,對水利統計工作為水利建設過程服務提出了新的發展和新的要求,所以我們需要改革和提升水利統計工作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健康發展和進步。

  篇2

  淺析統計工作網路資訊化建設

  一、當前企業統計工作網路資訊化的困境

  一統一的網路資訊化標準缺失

  我國企業的網路資訊化建設尚處在初級階段,由於受到資金投入的限制和統計標準不夠統一,企業網路資訊化建設的統計標準化、規範化程序緩慢。網路應用系統建設不足,全面支撐企業統計工作的資訊化平臺建設還沒有開展,各個行業的統計報表格式、統計標準、基本統計單位存在不能銜接與統一的困境。與此同時,不少企業管理人員的資訊化觀念較為落後,對企業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缺乏系統的考慮與規劃,沒能將網路資訊科技與企業統計工作相結合,建立起規範的統計工作標準流程。造成統計資訊系統內部存在“資訊孤島”、系統不能整合、資源不能共享的局面。網路資訊化統一標準的缺乏影響了統計資料的互動共享,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統計網路資訊化的建設和應用。

  二統計資訊系統的維護升級不夠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與資料庫技術的普及,不少企業在通用應用系統的開發和大型資料庫系統的設計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企業的PC機、伺服器等各類裝置也進一步提質。但大部分企業統計工作的網路資訊化效果仍不盡如人意,原因在於對統計資訊系統的維護與升級重視不夠,尚未建立穩定的執行維護模式,缺乏必要的日常安全運營監控手段。應用系統、資料庫未能實現及時的維護升級,關鍵的資訊系統、區域和裝置日誌、警告與效能記錄保留時長不夠,集中監控統計資料資訊的快速響應機制缺失,更使得統計運營工作大多在無序和被動的狀態下進行,難以及時解決統計資訊系統執行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與故障。

  三網路資訊化專業人才稀缺

  統計工作網路資訊化的建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統計人員專業水平的高低。統計和計算機技術是兩門專業性強、技術難度高的學科,統計工作的網路資訊化不僅需要專業性人才,更需要既懂計算機網路又懂統計業務和企業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存在著計算機人員不懂統計業務,統計人員又難以駕馭計算機網路的困境,能將統計業務與網路資訊化聯絡起來的複合型人才稀缺。這使得網路資訊化應用過中出現的技術問題與難題難以及時解決,極大影響了企業統計工作網路資訊化程序的整體水平。

  二、推進企業統計工作網路資訊化建設的舉措

  一建立完備的統計資料資訊保安體系

  企業在統計工作網路資訊化的建設中,應嚴格遵循國家有關的資訊保安法律法規,明確和完善統計資料、統計資訊的安全域劃分,以及統計資料的監察、安全審計等體系系統建設。與此同時,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要不斷加深的資訊保安意識,提高自身的資訊保安觀念,培養員工樹立起資訊保安責任心。讓資訊邊界防護深入部署到每一個基層單位、每一名基礎員工的工作職責當中。在企業內部制度、人員管理、系統建設運營等方面,做好規劃與保障投入,建設完備統計資料資訊保安體系,統籌應用防火牆、身份鑑別、邊界防護、漏洞掃描、安全審計等子系統,確保統計資料資訊網路的主機安全、應用安全和資料安全。

  二推動統計資料資訊的標準化建設

  統計網路資訊化的核心是要建設統一的網路系統和資料中心,這需要有統一的統計資料標準和規範的統計業務流程來保障。因此,企業的統計工作要以國家或者行業標準為依據,制定科學有序的統計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標準的執行維護與服務模式,統一標準、指標和口徑。運用先進的網路資訊科技,構建起標準的實時監控系統,對統計系統的業務流量,網路裝置和應用系統的執行負荷狀況,資料庫與儲存情況等進行實時的自動監測,實現統計工作網路運營的標準化和自動化,及時解決系統執行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確保統計網路系統的正常、高效執行,真正充分地發揮統計網路資訊化的積極作用。

  三注重統計網路裝置與系統的維護升級

  統計工作的網路資訊化建設,並不是簡單地購買一些計算機裝置和軟體、制定一些標準、建立一些通訊網路就能實現的。還需要從多方面出發,整合統計資料資源,加強資訊化基礎性建設工作,特別不能忽視的便是網路裝置的日常維護與升級。因此,企業的管理人員一定要轉變“輕軟體重硬體”和“急用先上”的觀念,務必建立好統計資料庫和基礎的統計業務平臺,隨後再開發統計應用系統,並隨著統計工作的發展變化,維護好企業的網路資源管理平臺、網路儲存系統,及時更新和升級網路基礎裝置與統計應用程式。建立健全裝置配置、軟體更新、應用支援等環節的配套支援,保證統計網路資訊系統穩定高效地執行。

  四大力培養網路資訊化專業人才

  企業網路資訊化的建設,依託於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吸引高技術的計算機管理、網路管理和資料庫管理的核心人才加入,是推進企業統計工作網路資訊化建設的當務之急。逐漸完善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留住專業人才,使之成為企業統計網路資訊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企業要大力培養一批既懂現代網路資訊科技,又具有統計管理理念的複合型人才,建立良性的用人機制,定期地對他們進行統計分析軟體、資料庫、資訊化應用、資訊保安和網路管理等內容的培訓與進修,真正地提高企業統計人員的資料分析能力與資訊化應用水平,為企業統計工作的建設構築全新的知識結構和體系。

  三、結論

  要加快統計網路資訊化的程序,就必須統一規劃、規範管理,各部門協調配合,加強專業人才培訓,高效使用各種技術、資源,逐步提升統計應用水平,使得統計工作的網路資訊化有所突破,更好地提升企業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