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的整合

  [論文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 整合 
  [論文摘要]當前,社會與經濟環境不斷髮展變化,對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深化與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論文分析了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的現實狀況,分別闡述了兩館整合的利與弊,並提出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新模式,從而實現服務範圍的相互滲透和延伸,構建起面向全社會的圖書館服務網路。 
   
  1. 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援圖書館事業 
   
  1.1 李長春在國家圖書館建館100週年慶祝大會上說:圖書館事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向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支援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加強政策支援,加大投入力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圖書館事業積極健康發展。 
   
  1.2 當前我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正進入新的高峰期。先後出臺了《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和《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確立了以服務人口為主要依據確定公共圖書館建設規模的原則。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未來5年至10年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規模控制的主要指標。充分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以人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則。 
   
  1.3 近年來,各級政府對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日益重視,“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益性文化建設,拓寬服務渠道,健全服務網路,不斷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讓社會公眾都能共享社會文化成果,共用社會文化設施。” 
   
  2.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目前的發展狀況 
   
  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是兩種不同型別的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文化設施。屬於政府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應該對公眾無條件開放並提供免費服務。而高校圖書館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目前主要是針對教師和學生提供服務的。高等學校圖書館的服務是一種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服務。 
   
  2.1 近年來公共圖書館受到地方財政的影響,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總體上並不讓人樂觀。當前的困難主要為:一是購書經費嚴重不足,二是文獻資訊資源匱乏,三是專業化人才短缺,現有人才隊伍亟待培訓提高。再加上書刊價格不斷上漲,出現了文獻採集量不斷減少的問題。很難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的資訊需求,致使讀者人數不斷減少。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在整體上有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趨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2 相比之下,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高校圖書館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館藏資源日趨豐富,館員隊伍建設得到了加強,學科結構配備趨向合理化,計算機、網路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成熟,數字化資訊服務能力的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據權威部門的統計資料獲悉,我國1000餘所高校圖書館擁有藏書6億多冊,公共圖書館僅為4億冊;高校館擁有網路版電子期刊的65%,公共館僅為28.6%;高校館擁有聯機資料庫為30%,而公共館僅為2.9%。從這組資料可以明顯地看出,與高校圖書館相比,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顯得十分匱乏,遠遠滿足不了公眾的文化需求。 
   
  2.3 在這一點上,高校圖書館具有很大的優勢:一是高校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從學生學費中撥付,相對來說資金比較充裕,能夠加大對現代化裝置的投入,可以適度補充公共圖書館投入不足的侷限;二是高校圖書館購書經費充足,也就具有了館藏圖書的優勢,可以彌補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源短缺、服務群體需求量大的侷限;三是高校圖書館人才濟濟,專業齊全,可以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中有所作為,彌補公共圖書館專業人才不足的侷限。 
  因此,豐富的館藏、先進的裝置和高層次的專業人員,為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整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保障。在這樣的環境與條件下,以往許多棘手的事情變得迎刃而解,這就為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3.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方式 
   
  3.1 區域性合作,也就是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通過簽訂協議只進行文獻資訊資源的共建、共享工作,館址、人員、經費、裝置設施等不在合作範圍之內,只在文獻資源的共同利用方面、文獻資訊資源的共同建設等方面進行區域性合作。 
   
  3.2 全面合作,包括人員、經費、機構、建築設施、資產裝置等等全方位的整體合作,這種方式涉及到行政體制、資金來源,人員編制等諸多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整合過程中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這種合作方式運作起來比較麻煩,好多環節需要細化,不容易開展工作。相比之下還是前一種部分合作的方式比較可行。 
   
  4.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的有利方面 
  據統計,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圖書館數量達1794所。按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檔案規定,圖書館是重要的評估指標之一。為了能在教學評估中順利達標,近年來,各高校圖書館所購圖書的種類、複本數迅速增加。圖書多了是好事,但文獻資源的使用效率卻不盡如人意。據統計,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至少有六成處於“冬眠”狀態。 
  4.1 我們知道,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合併前各館獨立採購,同一種書籍公共館和高校館都購有複本,嚴重浪費了資金,如果合併後兩館共同制定採購計劃,按學科種類分別購入相應的文獻資源,包括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並且分別購買或開發不同型別的資料庫。這樣才會避免各類文獻資訊資源的重複建設,保證資金的合理利用。 
  4.2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整合後,資源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工作人員既為校內讀者服務也為社會讀者服務,圖書館的環境設施發揮了更高的使用價值;經費由圖書館統一調配,避免了資金的浪費;整合後圖書館的館藏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得到了優化,服務質量有所提高。既可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師生閱讀提供服務,又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同時,合作共建還可以促進公共圖書館開放,為高校師生提供社會實踐的課堂。 
  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共謀發展、互助多贏的新思路無論從文化建設的角度,還是從讀者利益的角度看,都是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