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論文

  衛生統計學是應用數理統計學的原理與方法研究居民健康狀況以及衛生服務領域中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門科學。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解析衛生統計工作與衛生資訊化發展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資訊網路化是21世紀發展的一大特色,衛生部門也希望加大衛生醫療的資訊化建設,對統計資訊的覆蓋範圍、時效性及準確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加快統計資訊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基於此,本文就對衛生統計工作及衛生資訊化發展進行探究和解析,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借鑑經驗,以促進衛生資訊化的發展。

  關鍵詞:醫療衛生;統計工作;資訊化;發展;探究

  隨著醫藥衛生體系整改工作的落實,衛生行政部門、院領導等都希望通過統計資料,隨時掌握醫療整改的效果,以便於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隨著資訊化的發展,對統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資訊化建設勢在必行。本文重點對衛生統計工作和衛生資訊化建設進行解析,並探究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後為實現衛生統計資訊化和衛生資訊化的協調發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一、衛生統計工作和衛生資訊化發展

  一衛生統計工作

  社會發展統計及國民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衛生統計工作,衛生統計工作要結合《統計法》,對衛生事業的發展、衛生資源的分佈、利用及居民健康質量等內容進行調查和統計,將有價值的資訊進行歸納,並嚴格統計監督。運用電子計算機及資料資訊通訊等科學裝置,實現統計資訊儲存、處理、傳輸等過程的自動化和電子化,這就是統計資訊化。

  實現統計資訊化,有利於提高資料收集、儲存處理等工作的效率,可以開發統計資料的資訊資源,有效減輕統計人員的工作負擔,同時,還可以通過資訊共享功能,提高統計資料的利用率。現階段,衛生部門統計資訊中心,已經建立了網路直報系統,內容即衛生統計調查制度,包括各省市、自治區及各直轄市等衛生統計系統,並構建了兩個資訊資料中心和直報平臺,對系統調查的統計資訊切實實現了動態監測,有利於實現網路直報。

  充分憑藉網際網路的普及性和科技性,能夠對統計資訊進行高效、及時、準確的監測,將衛生統計資訊資源庫進行有效的改進,實現資料資源的共享。為資訊資料創設一個廣闊平臺,有利於為政府決策及巨集觀調控提供服務,將網路直報進行有效的落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資訊科技能力,使統計資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得到保障,為突發的公共衛生搶救、指揮判斷提供的衛生資訊,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對計劃政策的諮詢和引導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衛生資訊化發展

  衛生部在十二五計劃期間,提出了衛生資訊化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任務。加快衛生資訊化建設是為了衛生醫療事業發展的更快、更穩、更科學。憑藉平臺的功能,完成資源整合,促進資訊業務之間的共享和聯絡,徹底解決資訊孤島問題;不斷建立和完善資訊業務的應用系統,將各個環節的流程加以改變,使各個業務資訊之間實現互通,方便人們就醫,給人們帶來更多實惠,維護了廣大人民的利益;衛生資訊化的建設和發展,有利於促進電子病歷資料資源庫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對於居民的電子健康檔案而言,可憑藉資訊平臺、業務系統進行相互溝通和聯絡,實現業務和資料之間的交換,進而實現對居民健康進行動態管理;將統一居民健康卡作為突破口,加強溝通,使居民能夠享受到連續的預防、醫療等整體衛生服務。構建國家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系統,立起計劃免疫等業務資訊系統,對於突發性的衛生事件,建立起應急指揮資訊系統。

  二、兩者的關係

  衛生資訊化的基礎和前提是統計資訊化,通過統計資訊化的管理,便於線上進行統計,使統計指標體系的內容得到豐富,統計的準確度得到明顯提高;衛生統計是衛生行政部門掌握衛生利用狀況、瞭解監測評估醫療效果的手段,同時也是衛生決策的重要依據,對社會民眾實行民主監督起著基礎性作用,所以說,衛生資訊化的重要組成就是衛生統計資訊化,衛生資訊化建設是發展衛生統計資訊化的前提,為統計資訊化提供了基礎保障;衛生資訊化在資訊資源安全等方面同衛生統計資訊化具有一致性,解決資源資訊共享是衛生資訊化的主要工作,解決與其他衛生系統、平臺的資訊共享問題是衛生統計資訊化的任務,因此,兩者在解決問題的方面也存在一致性。

  三、如何協調發展衛生資訊化和衛生統計資訊化

  醫療改革為衛生資訊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條件,現階段,衛生資訊化建設已成為醫療改革的重要內容,只有加強衛生資訊化,才能為破解醫療難題提供保障,進而促進醫療體制建設。中央要為各地衛生醫療建設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援,加大各地資金投入力度,為衛生資訊化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重視統計資訊化建設,並將統計資訊建設納入各級業務平臺中去,加快統計資訊化的建設,進而促進衛生資訊化的建設,讓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充分研究衛生統計工作的相關需求,將統計資訊化融入衛生資訊化建設中去,為了避免資訊孤島現象,在頂層設計中,要統一標準和技術,統一建設;對統計資料在衛生資訊平臺的流動路徑進行研究和分析,明確資料生產機構,並確定資料上報節點,建立上報採集制度,憑藉衛生資訊平臺的功能,實現資料採集和上報的自動化,有利於提高統計效率,確保統計資料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可靠性;制定與統計工作相關的資訊標準,將制定的統計標準和現行標準進行比較,並結合衛生統計部門的意見,建立統一的標準;建設一支優秀的統計資料的隊伍,引進先進資訊科技人才,提高待遇,加強對他們的培訓,進而更好的進行資訊化建設;實現衛生統計自動化和智慧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新科技和新資訊科技會逐漸應用到衛生領域中。

  四、結語

  本文對衛生資訊化和衛生統計進行了解析,並闡述了衛生資訊化和衛生統計資訊化的關係,最後探究了協調兩者健康發展的措施,希望可以在人才、物資及技術方面都實現資訊化管理,讓資訊化服務於衛生醫療事業。

  參考文獻:

  [1]李德芬.影響醫院衛生統計質量的因素與對策分析[J].才智,201026.

  [2]孟群.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努力開創衛生統計與資訊化工作新局面――在2012年全國衛生統計資訊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二[J].中國衛生資訊管理雜誌,201203.

  [3]周紅,胡建平.衛生統計工作與衛生資訊化建設[J].中國衛生資訊管理雜誌,201202.

  [4]譚飛.解析衛生統計工作與衛生資訊化建設[J].東方企業文化,201407.

  篇2

  淺析衛生統計與醫院管理

  【摘要】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衛生統計管理已成為一門專業學科,作為醫院管理體系中的樞紐,其作用、地位已得到充分肯定。本文闡述了衛生統計在醫院發展中的作用,分析了醫院衛生統計是醫院科學管理醫療工作的依據,同時闡明瞭衛生統計可以檢驗管理者的行為,提出了做好醫院衛生統計工作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衛生統計 醫院管理 醫療

  醫院的衛生統計工作是醫院研究問題、領導評價、制定政策、總結工作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醫院檢測管理各種醫療活動的重要手段。為增強醫院的競爭力,更好地服務於患者,應積極獲取各種資訊,撰寫統計報告,專題統計調查。通常醫院只有依靠衛生統計,才能實現醫院管理的定量化和科學合理化。

  1 衛生統計的作用

  1.1 引導醫院持續發展,制定合理計劃指標

  目標管理是現代醫院管理最常用的方式,在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標,從而來衡量一個科室是否完成制定的任務目標。並根據完成結果進行相應獎懲。科室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取決於合理的制定目[1]標。在制定工作目標時,應根據各科室工作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結合不同季節的發展趨勢,合理運用統計學知識,並進行相應的資料處理,制定下一階段工作目標。

  1.2 確保醫院管理的順利進行

  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其進行經營管理決策,由於現代醫院是在特定的市場中進行的,衛生統計關係到醫院未來的發展,對經營決策起著重要作用。醫院衛生統計資訊系統中資料的製造者包括了每一位醫務人員,任何環節資料的錯誤都會對醫院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於醫院管理,確保資料的真實可靠,衛生統計工作必須對資料進行系統的監督。

  1.3 為醫院日常管理提供素材

  醫院衛生統計工作通過對資訊系統中的資料進行對比整理,合理運用統計學知識,綜合成季度、年度的統計分析報表,並根據醫院管理需要,提供資訊服務及多層次的資料開發,為各級醫院管理者提供充足的資訊。

  1.4 為醫院管理提供依據

  為了能夠更充分了解醫療市場動態,醫院執行狀況,醫院管理者需要廣泛的統計資料。為了瞭解各科室病床使用情況、出入院病人的動態,可以從住院部獲取統計資訊;為了掌握醫院門診的就診人次,可以從門診統計報表中獲取統計資料;也可以從醫技科室統計資訊中,瞭解醫療裝置的使用情況。對統計資料進行綜合處理分析,就可以為醫院管理者提供科學依據。

  2 醫院衛生統計是醫院科學管理醫療工作的依據

  為了更好地管理醫院,醫院管理者應該掌握:①本地區人民群眾對醫院衛生服務的要求與就醫人員的結構,這也是醫院正確決策和科學管理的主要依據。衛生統計是醫院解決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技術引進、裝置配置等問題,醫院編制單位業務建設規劃的主要依據。而只有通過對衛生統計資訊的綜合處理分析才可以得到相關的正確資訊,因而,衛生統計資訊可以避免決策失誤,提高決策的準確性[2]。②醫院在國內所處的地位,疾病變化趨勢和分類結構,區域內人群的健康狀況;經濟、高效的診斷、預防和保健措施。重點科室、重點實驗室及重點學科建設,為適應就診病人的需要,增強對高危人群、疑難病症、高發患者的醫療投入,這樣即可以為醫院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可以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

  3 衛生統計可以檢驗管理者的行為

  可以通過各種衛生統計資訊對管理者的管理行為進行檢驗,驗證其是否有效合理。如果一個醫院的住院人次、門診量、手術人次等指標不斷增多,治癒率、患者好轉率不斷增多,平均住院週期縮短,則說明醫院管理者的管理行為有效,相反,說明醫院管理有漏洞,這時,管理者就應根據衛生統計資訊來調整自己的管理行為。

  4 做好醫院衛生統計工作的幾點措施

  醫院衛生統計資訊是一種很好的資訊資源,可以間接或直接地為醫院創造財富,為了更好地做好醫院衛生統計開發利用工作,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提高醫院衛生統計人員自身素質,醫院衛生統計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對資料檔案進行有效統計,還需要分析、彙總統計資訊,從而判斷醫院管理事務的發展,加強醫院未來發展的預測工作,因而,統計人員應有較高的分析問題能力和業務素質,這樣才可以適應統計工作需要,充分發揮衛生統計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3]。②應健全醫院衛生統計管理制度,要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與本醫院工作情況相適應的統計工作制度。健全原始統計資料核對方法與制度,從而確保衛生統計資訊的準確性及真實性。③醫院應設立專門的衛生資訊統計結構,健全資訊網路,為醫院資訊統計工作提供機構上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馬劍雄,王巧婷.淺談統計資訊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J]. 中國醫院統計,200809:86.

  [2] 石慶元.淺議醫療衛生統計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J].企業管理,201009:27.

  [3] 於承浩,張曉婧,張愛娥等.統計資訊在現代醫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醫院統計,2002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