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論文相關例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統計思想及統計工作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談經濟學中數學統計方法的應用

  1 經濟學與數學統計方法之間的融合歷程

  數學統計在經濟學研究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兩者之間的聯絡也越來越緊密。回顧歷史,早在17世紀,經濟學與統計學之間的融合就已經表現出了必然的趨勢。在當時,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數》一書中第一次利用數學方法來解決經濟問題,這是兩者的首次融合。不過在那個時期的研究由於受到社會發展的限制,研究方法還是以定性分析為主,並沒有對統計學進行充分的運用。到了19世紀20年代以後,經濟學與統計學之間的結合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入。在這一時期,德國經濟學家於1854年在其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個結論,指出可以通過數學統計方法推匯出“戈森定律”,其中還重點闡述了統計學方法應用於經濟學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之後,英國經濟學家斯坦利·文傑斯也對經濟學與數學統計方法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在他1871年發表的書籍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思想,也就是採用統計學的方法建立經濟數學模型。

  此後,經濟學中數學統計方法的運用開始得到推廣和發展。20世紀40年代之後,由於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經濟學與統計學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並且兩者之間的融合也得到了創新性的進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55年,由美國經濟學家摩根斯坦和數學家伊諾曼共同創作了《對策論與經濟行為》,這本書籍的出版成為經濟學與數學開始全新合作的里程碑[3]。自此之後,無論是在微觀經濟學中,還是在巨集觀經濟學中,統計方法都得到了大量的運用,其重要性變得更加凸顯。由此可見,從17世紀開始經濟學與統計學出現融合的趨勢,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目前兩者之間的融合已經非常的深入和成熟,對於推動經濟學的科學化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數學統計方法應用於經濟學的作用分析

  2.1 數學統計方法可用於解決經濟學問題

  嚴謹精密的分析過程以及清晰準確的分析結果是數學統計方法的優勢所在,而經濟學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則對結果精確度和科學性要求非常高。由此可見,數學統計方法應用於經濟學中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數學統計方法很早就開始在經濟學領域中得到應用,隨著兩者之間的結合和發展,現在在相關的研究領域已經出現了很多數學專業化理論,例如經濟計量學、數理經濟學等,這又進一步為兩者的融合和共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經濟學問題的解決中,數學統計方法的應用模式主要是“經濟一數學—經濟”,這也就是說,首先,以現實經濟問題為出發點來建立數學模型,然後,採用數學方法來分析這一數學模型並得到結果,最後,再利用經濟學原理和理論來評估所得的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其結論不僅可以用於指導經濟活動,同時還可以用於預測經濟發展方向。特別是在現代企業經濟決策中,通過數學統計方法可以對經濟活動進行從定性到定量的全面分析,可以較為科學、準確地預測決策執行後的結果,並充分利用企業的現有條件來對結果進行控制和優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經濟決策的可靠性與科學性,避免企業財力、物力的損失[5-6]。

  2.2 數學統計方法可作為工具展開經濟理論分析

  從經濟學與數學統計方法融合的初期發展到現在,數學統計學已經開始應用於各種重大經濟問題的研究和分析中。再加上現代數學與現代經濟理論之間的融合也在不斷的深入,很多經濟現象理論都可以通過數學方法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特別是在這幾年來,數學統計方法應用於經濟現象和經濟關係分析中的研究在不斷進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從量的角度來確定結果,同時還可以從質的角度來做出判定[7-8]。由此可見,如果沒有數學統計方法,就難以有效解決經濟學問題。

  3 數學統計方法應用於經濟學的例項分析

  在GDP分析模型中,可以通過數量分析和統計學方法來找出其中的統計指標,設計相應的指標體系,並結合社會現狀來研究GDP值的計算方法和影響因素。在下面的研究中我們以某市2001—2012年的GDP縱向分佈資料模型為例,採用分析數量經濟法中的迴歸分析來展開統計學研究,並初步預測2014年之後的某個階段。

  表1即為某市的GDP資料統計結果,採用迴歸分析的方法來處理資料,並建立一個關於GDP與實踐序列間關係的Fy模型,其資料處理結果散點圖如下所示。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GDP呈現明顯的非平穩增長趨勢,通過迴歸分析和資料處理作出一階差分,可以看出散點圖為二次函式形式,因此可得Fy=ax2+bx+c,採用迴歸分析來處理年份可以得到迴歸統計結果見表2。由此可得迴歸方程為Fy=32.35x2-90x+1115.40,檢驗其規定係數可知R=0.9550,與1非常接近,由此可知,該回歸方程與實際資料有很好的擬合度,可以採用該方程對未來的某個階段進行預測。

  一般來說,實際的GDP受多因素影響,其變化不穩定,因此預測值都會有一定的偏差,根據某市2013年實際GDP總值為675021億元,與上述預測的理論誤差為:

  w=675021-6105.5986/675021×100%=9.63%

  這一誤差值較大程度的偏離了迴歸曲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在建設模型的初始條件時消除的政府主觀態度、人們的消費億元以及匯率和進出口關稅等部分影響因素有著一定的聯絡。由於2014年級之後的年份都還沒有確切的資料,因此本文僅限於探討對2013年的預測。就本次模型來說,雖然 沒有從整體上來進行考慮和分析,但是其理論與實際的核實可以看出這次預測並不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具有可行性。

  4 結 論

  總的來說,數學統計學對於經濟的預測和總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統計方法應用於經濟學中,對各項經濟指標預測與評估以及決策和改革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意義。本文選擇某市為例來進行數學統計方法分析,在實際的經濟預測中,資料的收集並不能僅僅侷限於縱向,同時也要注重橫向幅度的收集,對資料的收集要全面,篩選要科學,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理論分析更加有依據,其結果也更加具有理論效應。經濟學中數學統計方法的應用,有利於幫助其掌握資料內在的規律性和本質變化,提高資料分析的質量和經濟預測的科學性、準確性。

  篇2

  談統計學在工程專案管理中的應用

  一、統計學概述

  統計學statistics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通過利用概率論建立數學模型,收集所觀察系統的資料,進行量化的分析、總結,並進而進行推斷和預測,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它被廣泛的應用在各門學科之上,從物理和社會科學到人文科學,甚至被用來工商業及政府的情報決策之上。統計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大量觀察法、統計分組法和歸納推斷法。統計學與工程專案相結合形成了工程統計學。

  二、統計學在工程專案管理中的應用

  一在工程專案組織管理中的應用

  工程專案管理要實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個完善、高效的管理機構。管理機構的職能、組織、結構及制度一系列的選擇、籌劃和確定均需要統計資訊上報的資源來完成,經過數量性和綜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管理機構,有準備的組織實施對工程專案的管理。在全面掌握工程專案情況的基礎上,應用統計學普遍性原理為管理工作了解必要的足夠的細節問題,從而把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在關鍵點設立檢查點,使得管理人員能夠隨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能對出現的異常現象做出快速反應。即以統計資訊為基礎,建立專案工程管理基線,進一步分配給各級工作細目,最後建立專案工程的管理溝通網路。

  二在工程專案施工過程中的應用

  在工程專案施工過程中更加要求統計資訊及時、詳實、完整,隨時需要將系統的統計資訊,收集、整理、分析、決策、優化決策,優化決策實施過程又是統計資訊反饋、調整、優化的過程,說明統計資訊不是單純地羅列資料,如同點連成線,要有機結合,否則只是滿紙塗鴉,毫無意義。也不是單純的技巧和手段,數學技巧往往容易使人們們對精確性和可靠性產生錯誤印象。一切要以科學分析為基礎,否則統計資訊將失去光輝。

  三統計學圖表在工程專案中的應用

  工程專案中我們可以利用統計學理論生成圖表,清晰明瞭的進行管理。例如,控制表是根據時間推移對工程專案管理程式執行結果的一種圖表展示,常用於判斷管理程式是否“在控制中”進行。當一個程式在控制之中時,不應對它進行調整。管理控制表可以用來監控工程施工中的變數的輸出,儘管控制表常被用於跟蹤重複性的活動,諸如生產事務,它還可以用於監控成本和進度的變動、容量和範圍變化的頻率,專案檔案中的錯誤,或者其他管理結果,以便判斷“專案管理程式”是否在控制之中。再如,流程圖。在工程專案管理中統計流程圖應用很廣泛,有助於分析問題是如何發生的。

  三、統計應用於工程專案中時應注意的問題

  將統計學應用於工程專案管理,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增強領導對工程統計工作的認識,增強統計工作的獨立性,加強員工統計知識培訓,以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同時將統計技術應進一步網路化、現代化。

  一提高領導的認識

  統計工作是工程專案是否正常執行的監督員,對於保證正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施工過程中,專案領導是專案決策的制定者,作為一個專案的領導者,一定要對統計工作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思想上真正重視它的分析糾偏功能,發揮好統計學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及科學的指標體系

  為了解決工程統計中的問題,施工企業需要建立起對原始記錄資料的質量檢查制度,出現問題及時地進行調整和校正,把統計工作看做是指示器和校正器,發現矛盾,提出建議,以便使統計工作在工程管理中發揮真正的作用。再者,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使各項統計資料具有充分的科學性合理性,能正確全面反映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的真實情況,並能保持連續性、系統性。

  三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統計工作水平的提高及在工程管理中作用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工程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因此,企業必須大力加強統計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術教育,聯絡本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每隔一定階段,組織統計人員的培訓,以更新知識和概念,提高業務素質,這對於提高施工企業的統計水平,強化統計的職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四統計技術的現代化是保證統計資料質量的最好途徑

  要進一步搞好工程統計工作,必須健全統計網路作為保證,並使之程式化,這將會使資料統計工作的速度、準確性有較大提高,避免統計資料的滯後和手工操作的誤差,使統計工作步入規範化、正規化、科學化的軌道。同時,企業可以積極開發工程統計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工程統計管理的自動化、快速化和決策科學化,彌補單一學科知識和單一功能部門的缺陷,從而發揮系統的整體優勢和綜合優勢,這也將會為如何管理工程專案,如何更有效地節約成本,創造優質工程提供科學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