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學手抄報內容與圖片大全

  米斯拉說過:數學是人類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但是數學要學好真的不容易,做數學手抄報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數學家徐光啟的成就

  一、“幾何”名稱的由來——科學家徐光啟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它有一門分科叫作“幾何學”,然而卻不一定知道“幾何”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在我國古代,這門數學分科並不叫“幾何”,而是叫作“形學”。那麼,是誰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的,用它來稱呼這門數學分科的呢?這是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

  “幾何”實際上“geometry”的音譯,徐光啟在經過反覆誦讀“geometry”後突然悟出與“幾何”發音相近。精通漢學的利瑪竇當即拍手叫好,遂一致確定“幾何”為“geometry”的譯名。

  “幾何”二字,在中文裡原先也不是一個數學專有名詞,而是個虛詞,意思是“多少”。比如三國時曹操那首著名的《短歌行》詩,有這麼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裡的“幾何”就是多少的意思。將“幾何”借用來作為“數學專有名詞”確實妙不可言。

  徐光啟在數學方面的成就,概括地說,有三個方面,即:

  ***1***論述了中國數學在明代落後的原因;

  ***2***論述了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3***與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一起翻譯並出版了《幾何原本》。

  二、徐光啟的著作有哪些?

  1603年《毛詩六貼講義》4卷 ;1607年《幾何原本》前6卷***與利瑪竇合譯***;《測量法義》***與利瑪竇合譯***; 1608年《測量異同》、《甘薯疏》; 1609年《勾股義 》; 1611年《簡平儀說》 ;1612年《泰西水法》***與熊三撥合譯***; 1613年—1618年《農書草稿》***北耕錄***; 1614年《定法平方算數》2卷、《刻同文算指序》 ;1619年《考工記解》、《選練條格》; 1620年《農遺雜疏》5卷; 1625年—1628年《農政全書》60卷 ;1627年《徐氏庖言》5卷 ;1629年—1633年《崇禎曆書》137卷。

  徐光啟是上海地方史上的傑出先賢,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劃時代人物。迄今最完整的《徐光啟全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集》由復旦大學學者朱維錚、李天綱主編,此次整理在原來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光啟集》、《徐光啟著譯集》、《農政全書》等書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近年海內外新發現的佚著佚文,吸收了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毛詩六帖講意》、《徐氏庖言》、《測量法義》、《靈言蠡勺》等十多種專書是首次點校排印出版。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有趣的奧數題

  1、一個彈子的遊戲

  “你們自己來,但每人只拿12個,”吉姆一邊說著一邊從盒子裡摸出了一打彈子,“我們這裡綠色的彈子比藍色的少,而藍色的彈子又比紅色的少。所以大家拿的時候,每人紅的要拿最多,綠的要拿最少。但每種顏色都要拿!”

  吉姆自己這樣做後,其他的男孩也都照著做。這裡總共只有三種顏色的彈子,而且盒子裡彈子的數量也剛好夠大家拿。

  “我們大夥拿法全都不一樣!”喬觀察了一下大家拿出的彈子說道。“只有我有四個藍的!”

  “那又怎麼樣?”皮特發現自己在地下掉了一個綠色的彈子,於是把它撿了起來,“讓我們玩吧!”

  於是他們開始玩起彈子的遊戲。

  這裡總共有26個紅色的彈子。試問這裡有多少個男孩呢?

  2、他的第一份工作

  “嗨!約翰尼斯,”星期天喬在街上遇到一個年輕人向他喊道,“好久不見,我聽說你開始工作啦!”

  “幾個星期了,”約翰尼斯回答道,“這是一份計件工作,我幹得挺好的。第一星期我得了四十多美元,而且後來每個星期都比前一個星期多賺99美分。”

  “這真是巧事!”喬笑了笑並繼續說,“願你一如繼往都能這樣!”

  “我估計用不了多久我一個星期便能賺到60美元,”年輕人告訴喬,“自從開始工作到現在,我已經賺了整整407美元。這的確不壞!”

  試問,約翰尼斯第一個星期賺了多少?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