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節手抄報

  從古至今,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涵蓋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傳統文化手抄報該寫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的資料

  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剪紙、品茶、春節、放鞭炮、舞獅子等,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就是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有的地方還進行賽龍舟的活動。這天,奶奶買了很多粽子。我剝開用葉子做的粽子皮,裡面是糯米和紅棗,吃在嘴裡軟軟的,黏黏的,甜甜的,非常好吃。我家還買了用五彩線編成的粽子和公雞,掛到門上,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我想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上網尋找答案。原來,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貴族,他為國盡忠,卻遭奸臣毀謗陷害,被迫在五月初五這天含恨投江自盡。人們得知後,紛紛划船追趕拯救。大家爭先恐後,就演變成後來的賽龍舟。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人們用竹筒裝糯米飯投入江中,後來漸漸改為用粽子包裹,再用綵線纏繞,形成了粽子。人們對屈原如此敬仰,不僅是敬仰他的文學造詣,更敬仰他的憂國憂民、不畏強暴、磊落堅貞、大義凜然的嵩高品質。

  還有一些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人物,比如,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七夕節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要將它們發揚光大,傳遍世界。

  傳統文化資料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傳統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歌、賦、《詩經》 、《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四大名著。

  【傳統節日】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祭祖、端午節粽子、賽龍舟、屈原、中秋節、重陽節敬老、臘八節大年三十、紅包、守歲、團圓飯、除夕、春節正旦、元旦、元日為代表。

  【中國戲劇】崑曲、湘劇、粵劇、徽劇、漢劇、京劇、皮影戲、越劇、川劇、黃梅戲;崑曲臉譜、湘劇臉譜、川劇臉譜、京戲臉譜。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公明儀對牛彈琴

  【傳統故事】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北方的袁紹和曹操都想吞併對方,伺機一統天下。公元二百年,袁紹率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率七萬兵馬迎敵。兩軍在官渡交戰,曹操親自率五千精兵燒掉袁軍的糧草,並趁亂一舉打敗了袁軍。接著,他又平定了遼西、遼東等地。得勝後,他躊躇滿志地班師回朝。路過河北碣石山時,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望著遼闊蒼茫的大海,不禁吟道:“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這首《觀滄海》通過對大海壯麗景象的描寫,展現出詩人博大的胸懷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成為千古佳作。

  【人生感悟】曹操在歷史上是一代梟雄,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所寫的詩句至今仍廣為流傳。這一首《觀滄海》便展現了他寬闊的胸襟和卓越的氣度。處於逆境中的青少年,應當學習曹操對前途的樂觀心態,不能因一時的困難而消極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