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校園手抄報內容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防範意識,營造文明守紀和諧校園,校園應該多普及法律知識。你知道怎麼做法制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法律在校園手抄報的圖片

  法律在校園手抄報圖一

  法律在校園手抄報圖二

  法律在校園手抄報圖三

  法律在校園手抄報圖四

  法律在校園手抄報的資料

  法律常識宣傳資料

  1、未成年人醫療保障制度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4條 規定:“衛生部門和學校應當對未成年人進行衛生保健和營養指導,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疾病預防工作。衛生部門應當做好對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國家 免疫規劃專案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加強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幼兒園、託兒所衛生保健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2、法律對孤兒有哪些特殊保護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3條規定:對孤兒、無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以及其他生活無著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門設立的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未成年人救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

  3、未成年人能否購買房產?

  不滿18週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購買房產,完全可以成為不動產的所有權人。但由於其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其購買行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經法定監護人同意後才能進行。

  4、未成年人能否貸款購置房產?

  根據《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第4條的規定,個人住房貸款的貸款物件應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因此,如果購房人僅是未成年人,其不屬於個人住房貸款的物件,不可以申請貸款。

  5、未成年人造成的交通事故由誰來承擔責任?

  l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智力有障礙的人都屬於無行為能力人,這些人都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所以,未成年人造成的交通事故需由其父母或監護人承擔責任。

  法制小故事

  故事1

  初中學生孫某,不懂法,看到本村常丟東西,居民意見很大,孫某認為是租房的外地菜販子所為,於是萌發了報復“老外地”的想法,曾多次結夥攔劫、打傷過往的外地菜販子,共搶人民幣幾千元。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263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判處孫某有期徒刑8年。

  故事2

  1998年1月20日,臨時工劉某下夜班後,到某歌廳玩,吃了水果,喝了一瓶洋酒,服務小姐催他結賬,劉某卻說“我沒錢!”被保安人員拖出歌廳。劉某對此不滿,早7時,他撥打110稱:“有4名男青年持刀搶走我人民幣7000元、手機一部。”公安機關查明事實後,以撥打110取樂,滋擾公安機關工作秩序,按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將其拘留。

  法制名人名言

  1 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麼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英洛克《政府論》

  2 警察是法庭的僕人。——英美法諺

  3 救濟走在權利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利。——英美法諺

  4 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古羅馬法諺

  5 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晉傅玄《傅子·法刑》

  6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英國伯克

  7 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戰國管子

  8 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人在天性上類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類。——巴爾扎克

  9 沒有哪個社會可以制訂一部永遠適用的憲法,甚至一條永遠適用的法律。——傑斐遜

  10 美國人生活中最顯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過於對法律的廣泛研究了。——法國托克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