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大全

  毒品切莫品,一品入深淵。身體被擊垮,精神遭摧毀。錢財將散盡,良知會泯滅。家庭失和諧,幸福已遁逃。置身高牆裡,悔過度餘生。世界禁毒日,勸君要謹記,切莫染毒品,健康好人生。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大全:

  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山香山因位於珠江口入海口西岸,且在明清時期澳門一直歸屬香山中山管轄,故自鴉片流入中國之日始,便是煙毒販運走私的重災區。

  欣賞

  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一

  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二

  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三

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四

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五

關於禁毒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圖六

  禁毒手抄報的資料:清末民初時期中山地區禁毒

  禁毒手抄報的資料一清末中山地區禁菸概況

  史料記載,早在清嘉慶時期,中山香山就一直處於禁菸的最前沿。清嘉慶三年1798年,署香山知縣堯茂德就下達過查禁鴉片事下理事官諭。 嘉慶十六年八月初一日1811年9月18日,署香山知縣鄭承雯在“娘媽閣”外查獲夷人三板裝載五箱鴉片出口,要求部屬嚴加盤查。清嘉慶二十二年二月初 二日1817年3月19日,香山縣丞周飛鴻據澳門舉人趙允菁舉報並查處蔡全青租賃洋樓開設鴉片煙館。清道光三年二月十二日1823年3月24日, 署香山知縣馮晉恩在“為奉憲牌飭額船毋得夾帶私販鴉片事下理事官諭”中所言:“照得鴉片一項,流毒內地,久為人心風俗之害。現經欽奉上諭:令於通海各口岸 地方,並關津渡口,無論官船民載,逐一認真查拿。等因。又本關部奏事折內,旁奉帡批:務令寔力禁絕。等因。欽此。……”〔道光十九年1839,林則徐 奉旨到廣東查禁鴉片,並於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6月3日在虎門海灘銷煙。現據史料可查,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之前,為查清鴉片販運走私情況,曾數次往返於 中山香山,《香山明清檔案輯錄》一書有多篇有關這方面的史料記載。由此可見,清末上自朝廷,下至香山縣衙,對販運和走私鴉片煙土的查禁是比較嚴厲的。

  禁毒手抄報的資料二民國時期中山地區禁毒概況

  民國時期中山地區的禁毒工作是在民國中央政府和民國廣東省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的。據市檔案館儲存的民國檔案記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中山縣政府於同年十月十七日以公字第九九四三號通令全縣各區鄉鎮:奉國民政府軍事 委員會委員長兼禁菸總監禁政字第二九零四號訓令,按照中央兩年禁毒六年禁菸計劃,凡軍政服務人員均不得吸食鴉片毒品,並由各機關主管長官負責執行,同時通 令各機關所屬職員,凡有吸食鴉片者,限至本年十月底止,一律自動戒除,十一月一日起開始總檢舉,有違令者按照檢舉黨政軍服務人員吸令鴉片暨毒品辦法辦理。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全國開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但國民政府查禁鴉片毒品一直未有間斷,並一直延續到抗戰勝利後。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六日,中山縣政府電飭政民字第348號縣屬各區區長,要求切實執行查禁菸毒賭博禁令,不得陽奉陰違,如有發 現哪區境內仍有售吸鴉片毒品和種植罌粟等情況,惟區長是問。同年十一月十八日,中山縣政府電令縣屬各鄉鎮,如發現本境內有罌粟苗,務須立即剷除。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中山縣政府開始推行保甲聯結制,以確保鄉人不種植罌粟。所謂“保甲聯結制”,就是由3-6戶鄉民聯合簽署不種植罌 粟的“聯結”書保證書,如有哪一戶私自違法種植罌粟,其他幾戶鄉民都要負連帶責任,同受處罰,各鄉民戶長戶主簽字畫押,鄉鎮長和保長、甲長作為復 核人也要簽字蓋章。在市檔案館館藏民國檔案中,現仍儲存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五月三十日,由當時的中山縣旗山鄉第十一保、第十三保部分鄉民的“聯 結”書,共有200戶鄉民戶主簽署了“聯結”書。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一月二十二日,中山縣政府成立“中山縣戒菸調驗所”,並委派中山縣衛生院院長 兼任縣戒菸調驗所所長。中山縣戒菸調驗所一直延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

  綜上所述,民國時期由於國民政府採取了許多有效措施,中山地區乃至全國的禁菸禁毒成績還是很大的。但由於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以及後來其在解放戰爭 的節節敗退,國民政府所制定的“兩年禁毒、六年禁菸計劃”並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全國人民 團結一條心,大打禁菸禁毒人民戰爭,才將鴉片毒品這個在中國流毒近兩百多年的頑疾徹底掃蕩乾淨。可以說,從新中國成立後至1979年改革開放前的30年時 間裡,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無毒品流通的淨土之一,箇中因由實在值得今天的人們進行深思和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