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廣播稿

  五一勞動節就要到來,為了讓同學們瞭解勞動的意義,學校一般都會通過廣播的形式來進行宣傳推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範文一

  劉:在這萬物復甦的季節裡,

  陳:在這朝氣蓬勃的日子裡,

  齊: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今天由我們為大家主持紅領巾廣播。

  陳:你知道明天是什麼日子嗎?

  劉:這可考不倒我,明天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

  陳:“五一”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五一”節這個節日?

  劉:這個——我不太清楚,相信廣播前的同學們和我一樣好奇吧!

  陳:下面由我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吧。

  “五一國際勞動節”,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它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萬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特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想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是哪一年嗎?

  劉:想啊。

  陳: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是在1920年5月1日。

  姚: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紅領巾廣播又該和大家說再見了。感謝大家的收聽。

  齊:再見!

  範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

  又到了我們小螺號之聲的時間了。那今天我們主播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五一勞動節”。同學們,在2011年令人振奮、充滿夢想的五月就要到來的時候,春風拂面,鮮花盛開,全世界勞動者迎來了自己的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在這裡我們向全世界勞動者致以節日的祝賀!

  那五一勞動節又是怎麼來的呢?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7月第二國際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國際勞動節的意義在於勞動者通過鬥爭,用頑強、英勇不屈的奮鬥精神,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這才是五一勞動節的精髓所在。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這一日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大家聽到的這首歌叫《豐收歌》,它描述的是一場大豐收的景象。旋律非常的抒情、優美。

  五一節是勞動者的節日,勞動是光榮的,勞動創造了美,勞動創造了價值。勞動者在春天的田野上創造著人類的幸福。我們可以用一首小朋友都非常熟悉的兒童歌曲來表現我們勞動的光榮。請欣賞:《勞動最光榮》。

  接下來還要給大家欣賞一首非常經典的兒童歌曲。那是一首什麼樣的歌呢?在欣賞之前先讓我給大家來描述一下:有一個小姑娘在一個沒有人煙的大森林裡,獨自一個人採著雨後的蘑菇,小松鼠在樹上蹦跳著,小兔子在她身旁陪伴著她,還有小鳥唱著動人的歌曲,小蘑菇隨著音樂的節拍也搖動著......講到這裡小朋友應該能猜到我們接下來要欣賞的是什麼!對了,下面我們就來欣賞:《採蘑菇的小姑娘》。

  勞動是快樂的,不論從天山腳下,還是到大漠荒原,從白山黑水,還是到克拉瑪依,到處都歌唱著勞動的意義,到處都留下勞動者的足跡與歡笑!下面請欣賞《南泥灣》

  勞動創造了家園,勞動獲得了幸福。勞動讓夢想變成現實,勞動使我們的生活如同繁花似錦的春天,充滿美好,讓我們用美妙的歌聲歌唱偉大的勞動者和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下面請欣賞:《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願採一抹春天的綠來歌頌您的青春;我願採夏日的炎炎烈日來歌頌您的熱情;我願採金秋的累累碩果讓您品嚐勞動的甘甜;我願採寒冬的一片雪花捎去我綿綿的祝福.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如此的美好,我們的人民是何等的勤勞,我們歌唱勞動者,讓我們為節日歡歌,讓我們為勞動祝願,祝願勞動獲得碩果滿園,祝福勞動者永遠幸福!歲歲年年。最後請欣賞《五月的花海》。

  時間過得很快,小螺號之聲又要跟大家說再見了。在這,讓我們共同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祝老師們、同學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們下期再見!

  範文三

  合: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本期的紅領巾廣播由我們六1班舉辦 甲: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乙: 我是主持人乙 甲:大家都知道5月1日是勞動節吧!大家知不知道勞動節的來歷呢?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來介紹一下吧! 勞動節的來歷:18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為什麼要把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呢?這還得從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工人運動說起。

  當時,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說:“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裡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髮變成灰白。”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77年,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這項法律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工人們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倍受資本家的折磨。忍無可忍的工人們決定將這場爭取生存權利的鬥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準備舉行更大規模的罷工運動。

  1884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八個國際性和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一個集會,決定於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迫使資本家實施八小時工作制。這一天終於來到了。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處於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並貼上封條。當時在罷工工人中流行著一首“八小時之歌”,歌中唱道:“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餬口的工餉,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晒晒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我們從船塢、車間和工場,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激昂的歌聲唱出了工人的心聲,唱出了全世界無產者的共同願望,也感染了廣大的群眾,他們紛紛聲援工人的罷工運動,將罷工運動推向新的高潮。罷工運動所表現的巨大力量使政府當局和資本家極為恐慌,他們不甘心答應工人的條件,便露出他們猙獰的一面。5月3日,芝加哥政府當局終於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鎮壓工人。他們組織罷工破壞者在警察的保護下混進工人的罷工隊伍,故意製造混亂,以此為藉口,當場開槍打死六個工人。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極大憤慨,他們決心為死難的工人兄弟們報仇!

  為紀念美國工人1886年5月11日的罷工運動,為推動整個世界工人階級的鬥爭熱情,就把這一天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在以後的每年5月1日,各國的工人階級都舉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以爭取自權。 乙:古往今來,春遊冠得許多雅稱,古稱為遊春、踏青、尋春和探春。許多古代文獻都記載春遊習俗的生動景象。如《論語》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記述了孔子春日裡帶著學生到郊外踏青春遊之事。以後這種春遊習俗,歷代相沿不衰,特別到了唐宋,更是盛行。“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描繪的就是唐代人們春遊的盛況。

  春季郊野,萬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鳥爭鳴,陽光和熙,空氣清新,置身於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中,能使人心胸開闊,疲勞消除,精神振奮,還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迴圈,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動,加強心臟和肺的功能,可降低血脂、血壓、防治心血管病,因而,春遊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觀光型春遊,特點,以走為主,山間湖畔無不留下此類人的足跡,對清新空氣,怡人景色敏感。

  由於參加觀光型春遊的人大多目的為了放鬆。因此以中老年人為主,多以聚會的形式出現,邊賞景邊聊天倒也其樂融融。

  注意事項:

  甲:1、要注意衛生保健,春天氣候變化無常,時風時雨,外出春遊時定要備足衣服,攜帶雨具,以防雨淋,傷風感冒。

  乙:2、春遊時,如在外野炊野餐,要注意飲水和飲食衛生;不要坐在陰涼潮溼的地方,以免受潮致病;野炊時要注意風向,不要隨便丟棄火種,餘火熄滅。有過敏病史的人,要儘量迴避有花之處。

  甲:3、適當預備一些常用成藥,如黃連素、避瘟丹等治療腹瀉及消炎的藥物。

  乙:4、要避免過分勞累,春遊時要量力而行。

  甲:5、春季花木繁盛,有過敏病史的人要遠離花粉等過敏源或在春遊前服用抗過敏藥物;四處觀光自然要走很長的路,放棄細而尖的高跟鞋,把自己的腳放在一雙舒服的平低鞋裡,這樣才能保證愉快的春遊不會被意外打斷。

  乙:6、春遊都會遇上低溫陰雨、濃霧、強對流天氣以及雷電的氣候狀況,正是“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所以,遊客要注意穿著適當,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來說,一定要提前取得旅遊當地的氣候資料,記得隨身帶件保暖的外套。

  甲:7、雨具是春遊必須隨身攜帶之物,最好帶一把小小摺疊傘或雨衣。 鞋一定要舒適,女士出遊不要穿高跟鞋。如果走到腳部紅腫了,就在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疏通一下經脈。

  乙:8、春季是一個潮溼多雨水的確良季節,蚊蟲和細菌特別容易滋生,因此應儘量避免飲用生水和吃不衛生的食物。

  甲:9、1若有暈車、暈船、暈機的病史,出遊前不應吃得太飽,而且預先服用暈浪片等藥物或不停咀嚼口香糖和含葡萄糖的食物,挑選一些通風透氣的位置坐,如有不適應馬上進行治理。

  乙:10、春光明媚,風和日麗,正是戶外攝影的好時機

  甲:春遊的好處:春遊已成為兒童喜愛的活動。每到春天,學校就會組織同學們去春遊,感受春天的氣息。

  首先是釋放壓力,放飛心情。置身山水之間,從心理上遠離城市的喧囂,工作的壓力,自然讓人的緊張和焦慮得以釋放,心靈得以休復,並獲得積極迎接挑戰的信心和智慧;其次,激發思維,萌發創新。從人的生理心理機制看,春遊有利刺激人腦的“快樂中樞”,從而讓人心情舒暢,精神愉悅,潤滑思維,激發創意;第三,自然教育,潛移默化。人為的教育多有斧鑿、壓抑之嫌,缺乏人性關懷,而從大自然獲得心靈啟迪、獲得經驗智慧,其形如春雨潤物,其效也快樂而又實效。這一點對兒童教育尤其必要和適宜;第四,激發愛心,增加審美。春遊,最易使人生髮親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情懷;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絕妙結合,最易激發人的審美情趣,喚起愛心,熱愛生活和工作;特別當人的夢想與春之美景在剎那間碰撞時,往往使人的心靈頓悟和昇華;最後,啟人反思,催人奮進。春之貴在於其絕美而短暫,“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 。常恐秋節至, 黃華葉衰……”,正因其時光短暫,人們在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之餘,更易反思生命,從而更加熱愛工作,追求效率,永無止境。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