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綠色健康環保的演講稿

  根據演講主題,結合自身實際,思考演講思路,一般要準備5分鐘以內的演講稿為佳。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人人都渴望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環境裡。近年來相應“建立衛生城市”的號召,我們的校園環境也正在發生著全面的變化,校園環境建設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校園綠化程度直接作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決定著校園生活的幾多色彩,當然,綠色校園不只是環境綠化與垃圾處理問題,其涵義應更廣更深,指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比如,嚴肅活潑的學習氛圍,積極進取的班級精神風貌等。建立綠色校園,不僅只是要有優美的硬體環境,更應該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和素質,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人人都是護綠天使,我們要用綠色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周圍的人。我們更應該保護校園環境,共建綠色校園。為了共創綠色校園,我們同要攜起手來。讓我們共同做到如下幾點:

  1、立即行動起來,關心、支援和愛護綠化,積極參與校園綠化建設和管理,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做起;

  2、愛護花草樹木設施,對破壞綠化設施的行為要敢於制止並舉報。

  3、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意亂扔瓜皮果殼、菸頭,不隨地吐痰。

  4、不使用汙染環境浪費資源的產品,特別是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少使用塑料袋;

  5、樹立和倡導綠色文明意識,積極參加校園愛綠護綠行動;

  6、勤儉節約,節約校園內的各種資源,隨手關好水龍頭和電燈電扇,節約每度電,節約每滴水;

  7、師生和諧,同學之間友好相處,語言文明,行為規範。

  8.一切都以更高的目標束縛要求自己,將自己培養為有文明素質,全面發展的出色中學生。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誌。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共建綠色校園,同護地球母親,讓我們行動起來,將綠色作為我們校園生活的主旋律,用愛心去關注環境的變化,用熱情去傳播環保的理念,用行動肩負起環保的重任。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大家晚上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綠色環保 低碳生活》

  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愈來愈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汙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

  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我們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大力研發環保,低碳技術。 “低碳生活”理念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這一理念也就漸漸被我們所接受。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人們在享受著現代科技所帶來的方便的同時,洪水氾濫、山體滑坡、水土流失、大氣汙染、水資源缺乏、全球變暖等,給了人們當頭一擊。“環境保護”,成了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不難看出,全球生態危機正在咄咄逼人地向人類迫近,注重環保已是大勢所趨。

  地球只有一個,我們作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為了自己,也為了子孫後代,誰都有這個責任重視環保,重視低碳。環境是每個人的,所以環保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不僅僅是環保組織的事,更是我們企業的事。

  哥本哈根峰會議在一夜之間讓“低碳”的概念廣為人知。近年來,隨著地球氣候的變暖,“低碳”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從“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到2010上海世博會各大場館設計中無所不在的環保理念,“低碳”註定要成為人們的主流生活方式。

  低碳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也是我們企業應該大力發揮集體力量的時候,繼續發揮人才優勢,努力研發先進科技技術,推廣綠色環保理念,普及低碳生活的習慣。我們企業必定貫徹落實國家政策,堅持協調發展,互惠共贏。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係,在發展中落實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堅持節約發展、安全發展、清潔發展,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低碳不等於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環保經濟,低碳環保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發展低碳環保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只要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領先,就符合低碳經濟發展需求,低碳環保經濟不一定成本很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會幫助節省成本。低碳環保經濟並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而是應該從現在做起。

  今天,為了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乾淨、整齊、舒適、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我們企業將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低碳經濟,共建綠色家園”口號,這是一個城市形象的集中體現、品味的有力展示和實力的綜合象徵,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落實,它既是大城城建設的大勢所趨,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

  城市的環境質量改善了,城市的品味和層次提高了,就自然可以吸引和聚集大批的人才,使他們樂於在這座美麗的城市工作、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多投資者和創業者的青睞,才能大力促進招商引資,更進一步加快我市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步伐。作為城市的主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響應號召,齊心協力,共同奏響這曲爭當先鋒的凱歌!

  為了那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為了使大自然的森林永遠鬱鬱蔥蔥,為了碧波盪漾的河水永遠明淨,為了下一代擁有的地球永遠美麗,行動吧!

  

  朋友們:

  讀過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小說《最後一片葉子》的人,想必還記得這句話:“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生命就都結束了,我也得離開這個世界而去了。…酷愛生活的女畫家約翰西,患了肺炎瀕臨大限時,“害怕在她輕輕抓著這個世界的手越來越乏力的時候,她會真的像一片輕輕的、纖弱的葉子那樣,隨深秋的寒鳳飄逝而去”。初讀這篇小說時,少年不識愁滋味,對主人公那彷彿病態的痴語我並不以為然,而正是在人類對綠色頂禮膜拜,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電腦、綠色冰箱,綠色建築被人們廣為崇尚的今天,重讀小說《最後一片葉子》,才感悟到,這分明是一個寓言故事,約翰西的心語,分明是谷世之言,大籟希聲。

  就在歐·亨利自己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的土地上,不是就有過深刻的歷史教訓嗎?著名總統羅斯福對梅花鹿可謂情有獨鍾,從這點小小的總統私人利益出發,他便下令對北利亞桑納州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進行大規模掃蕩,大批鹿的天敵----獅子、狼等食肉動物被捕殺殆盡。四千多隻鹿於是生物爆炸一般,呈幾何級數迅猛增長,十幾萬只伸特長脖子的可愛精靈們,吃光了樹上的葉子,彷彿只在轉眼問,著名的大森林就從地球上消失了,最後剩下的,只有凡頭病鹿。魯迅先生說過,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在我省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她向來就被人們稱為鑲嵌在我們這個植物王國皇冠上的一顆綠寶石。她的美麗,當然是綠色賦予的。可是,就在這綠寶石之上,有8家紅磚廠的大煙囪,不分晝夜地噴吐著氟化物和二氧化硫嚴重超標的濃煙,致使1262畝的天然橡膠林受害,三萬零五百株橡膠樹為之枯死,膠民們雖然怨氣沸騰,卻眼睜睜地奈何不了它,無獨有偶,在同一緯度的廣西某地,也上演過驚人相似的一幕,如果說那一幕還有點不同的話,就是紅磚廠的廢氣除了使大面積膠林枯死外,還造成50多畝芒果只開花不結果,出現果荒。

  我們知道,天然橡膠是目前地球上極為少有的自然資源,僅生長在赤過附近,我們也知道,芒果是公認的“水果之王”,那麼何以會出現上面那樣的情況呢?----因為紅泥巴變成磚塊,只需要幾天的時間,遠比橡膠芒果來錢要快!

  綠色是和平和生命的象徵。在很小的時候,我的心便融進了一個綠色的海洋。穿了十凡年國防綠的我,在老山戰區那片陽光充足,綠色位濃的亞熱帶叢林中,度過了人生位美好的一段年華。就是在那樣一個空氣、陽光、風雨充足的天然大氧吧裡,我步入了而立之年。此生最難忘的,能維繫裁生命的,大概就只有那特殊的一片綠色了。而事實上,那片我魂牽夢紫的土地至今還不富裕,一些地方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發育程度不高,邊民的農事,至今還離不開刀耕火種,縱火燒荒。我曾目賭過兩個邊民合夥買一盒火柴平分的事,開始想當然地以為他們太窮,買不起一盒囫圇的火柴,後來才發現,在他們的生活裡,四季灶膛火不斷,一根火柴燒一年,大樹小樹變成灰。我能給他們的,就是一個毫無用處的忠告:可別把咱的林子都燒光了呀。

  我的一個同事的辦公桌上,擺著個木製的水杯,是什麼木呢?紅豆衫。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從世界珍稀植物紅豆杉樹皮裡,提出了燉度達99.9%以上的抗癌新藥紫杉醇,可沒料到的是隨後發生的事,竟會令這些專家們痛心疾首,老淚縱橫,滇東北相當數量的紅豆杉被人剝光了樹皮,砍光了枝葉,連樹根也被拔走。因為一個商業祕密被公開,1克紫杉醇在國際上可賣到1萬美元,那些人還相信一個神話,紅豆杉做成的水杯、容忍,甚至根雕可以防癌。

  

  尊敬的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三原南郊中學的任巖。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找尋生命的綠色》。

  記得小時侯,我喜歡抬起頭看那嫩綠的柳條,翠綠的松柏,淡綠的銀杏,碧綠的河水,蔚藍的天空。可不知從哪天起,一棵棵高大的樹木被砍了,一片片農田被毀了。汙濁的洪流不停地淌進了大地的身軀,小河昔日美麗的面容消失了。大地失去了原有的綠色,被紅色、褐色、黑色的液體塗抹得面目全非。面對著陽光下四處飄浮的油汙泛出的刺眼的光芒,我們的心被刺痛了。我不禁呼喚著大地的綠色,嚮往那生命的綠啊!

  這時候,年輕的我還不曾知道,早在1972年6月5日,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開幕,會上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以後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隨後,一系列的環保公約、法規先後出臺。

  儘管在國際上,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各國有識之士的共識,可是在我們中國,至今仍有許多人對環境保護問題置若罔聞,見利忘義,我行我素,破壞環境,製造汙染。

  舉世聞名的長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象徵。“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漫江碧透的長江畫景,曾經以豪邁的氣勢在人們的心中喚起多少美好的回憶……而今天的江水已經失去了綠色,長江邊上的某市造紙廠的汙水瀑布般傾出,黑乎乎的汙水泡沫鋪滿一江,過往的輪船乘客紛紛掩鼻鎖眉,長江的很多港口,江面全都蒙上塵埃和煤屑。如果李白、杜甫再世暢遊長江一定會不解,一腔詩興從何發起?或者白居易的詩該會寫成:“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烏黑半江濁”。

  森林慘遭毀滅,耕地不斷減少,大氣嚴重汙染,水資源空前短缺,物種瀕臨滅絕。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正處在危機之中。失去綠色,就等於失去了生命。

  還記得98年的那場災難嗎?洪水向人們奔湧而來,洶湧湍急,勢不可擋。頓時,洪水沖垮了茅屋,淹死了雞鴨,淹沒了整個小山村!人們一片混亂,心裡充滿了恐懼,許多人被洪水強大的水流沖走了。許多人還在水中掙扎,等著人救命,小孩們爬上樹枝,哭叫著……

  痛定思痛,我們才發現是人禍引起天災,人們剷除了長江兩岸的廣袤的綠色,破壞了長江中上游的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才導致洪水氾濫。這是大地對我們的懲罰。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恩格斯說過:"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頭腦一起都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物質和能量,是人類存在和延續的基礎。美麗和諧的自然環境必然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

  朋友們,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是生命賦予我們沉重的使命。還記得那個用年輕的生命救助了丹頂鶴的女孩嗎?還記得那位用一生來綠化荒山的老伯嗎?還記得您身邊那些隨手撿起紙屑的人們嗎?他們是生命的捍衛者,是綠色的化身,是我們的榜樣。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撿起地下的一片紙屑,關愛一隻小鳥,愛護一棵小樹,懷著綠色文明的信念,踏著時代的步伐,找尋綠色的生命,去擁抱綠色的明天。

  

  地球是迄今為止人類知道可以攜帶宇宙中只有地球的人類生活。人類生活在球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多年,人類依靠地球上的資源空氣、水、陽光生存、繁衍和發展,所以,地球是人類的母親。

  人類在漫長的發展,效能自然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出色的效能。但與此同時,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不注意環境保護工作,導致了全球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現在全世界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20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有一種物種滅絕的平均一個小時。越來越多由於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使用地球溫度上升,南極冰層開始融化,海上飛機將繼續上升,世界上許多沿海城市、島嶼和大量的土地,將被大海吞噬。這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不僅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甚至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所以照顧好環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

  6月初,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的首都。175個國家的代表和15000,其中包括175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了會議,可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聲音!

  同學們,保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注意環境保護,是大自然的報復。不僅損害我們這一代,而且孩子們逗留一萬代!

  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現代化的程序中,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環境法”在頒佈,只有環境保護有100多個法律法規,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們人民的自覺行動。

  同學們,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意識。環境保護是我們的主要責任。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從一側開始,從小事做起,愛護花草樹木,鳥類和其他動物的愛,等等。通過我們的努力,使祖國的天更藍,水更綠,更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