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素材寫作指導範文

  生活有故事,故事有生活,關於生活素材寫作應當怎麼來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挑選的,供大學習和參閱。

  生活素材寫作指南

  親愛的小明:

  好久未見,近安?聽聞近日你有困於選擇畢業旅行的目的地,在中外、自然和歷史文化各具特色之地猶豫。依餘鄙見,縱情山水乃是不二之選。

  美好的自然風光構建出多彩的世界。造物主利用物理和化學原理造就了萬千美景,值得人細細品味。立身於中原,北方有遊牧民族發源之地,千里茫茫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向西是通往西域的大道,葡萄美酒,漠漠孤煙,長河落日圓之景方可收入眼底;往南是小橋流水,魚米之鄉,自然風光屬各類湖泊最佳,洞庭湖心,鄱陽湖畔,於此體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道理;東面是汪洋大海,母親河注入此地,萬千的感慨尚可化作一滴水,順著黃河向東逝去。祖國的富饒建立在這東西南北之上,你不妨去看看,這承載著我們祖國大地最原本的模樣。

  自然是造物主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人類的文明就是巧妙地產生於此。自然是神祕的,它吸引著陶潛採菊田居;自然是富有的,它收納這無數的綺麗瑰寶;自然更是偉大的,它教會人們毀滅是為了創造。自然聖地,其聖不在於眼中盡收的美色,而在於一次又一次演繹著最根本的人生哲學命題。蘇軾望著山間之明月,撫著江上之清風,得出了物我共存的結論。大自然用幾十億年的時間打造出驚豔世人的九寨溝,卻用一場地震毀滅了它。而毀滅則是為了更好地創造啊。自然聖地之聖,在於此。你我正處於成年之際,無數人生問題值得我們細細思索。自然是偉大而神祕的,年少的我們,更應盡其所能去感受。

  選擇自然聖地縱情山水是還考慮到這次旅行在高考之後,在自然山水之間遊玩能使精神得到抖擻,使從高壓中釋放的心靈得到安撫。木心曾言:“活在自然美景中,人就懶,懶就善。”讓身體感受大自然的擁抱,讓心靈享受大自然的安撫。

  以上都是王某的一己之見。選擇遊玩自然山水,縱情自然聖地在於身,更在於心。自然之妙,非吾輩用幾行筆墨可數盡,還望親身用心體驗。若是我的意見被採納,我將感激不盡。

  若無瑣事,我就在此擱筆了。

  此致

  敬禮

  小王

  生活素材寫作指南範文

  位於太平洋的布拉特島的水域中,生活著一種奇特的魚叫王魚,王魚又分為兩種,一種有鱗一種沒有鱗,而有鱗和沒有鱗全看王魚自己的選擇。

  如果王魚從小到大都選擇沒有鱗,就能自由自在地生長50年。

  但有的王魚為了便於捕食小魚,會選擇讓自己慢慢有鱗。王魚的鱗很奇特,它是由分泌的一種有毒的粘液組成的,這種粘液能粘住一些小的動物,這些小動物被粘住後,王魚就不費力地它的營養物質吸乾,慢慢的將它變為自己的鱗。其實這不是真的魚鱗,只是一種附屬物,有了這些鱗的王魚體積會變大,比那些沒長鱗的王魚要大到四倍以上。由於長了鱗變得捕食容易,所以王魚經常能“不勞而獲”,它游泳的速度也會變慢了,很容易被別的魚抓住。

  幾年以後,長鱗的王魚身體的機能退化,無法分泌粘液,它的附屬物會慢慢的退掉,使它回到原本的樣子。這對王魚是很痛苦的,養尊處優慣了的王魚速度追不上小魚,經常會捱餓,它會變得異常煩躁,絕望地掙扎,還會選擇自殘。

  選擇長鱗的王魚活不過10年,不是自殘死掉,就是被別的魚吃掉。死時的王魚身上紅紅腫腫,到處是傷,樣子特別悽慘。人們都說王魚不應該選擇那些附屬物,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

  生活中,往往會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人,抵禦不了誘惑,或為了某種慾望和目的,來改變自己,滿足自己的私慾,靠一些附屬物過生活。孰不知,這樣會讓你失去本真的自我,過上自己從來沒有想過也根本不願意過的生活。

  適用話題:貪慾忘卻本性、不勞而獲

  

  2017年3月12日上午9時,深圳大鵬海域發現了一頭抹香鯨,與海灘僅一步之遙,隨時面臨擱淺的危險。情況危急,為此,展開了一場大營救。

  專家分析,這是一頭長約12米,重達10多噸的抹香鯨,因迷路而游到了淺海。面對這個巨無霸,沒有什麼好的營救辦法,只有想法驅趕,讓它游回大海。

  當地漁政部門開來4艘快艇,和漁民一起將抹香鯨向深海驅趕。還好,隨著快艇馬達的轟鳴,抹香鯨緩緩向深海游去,漸漸沉入水中。誰知,正當人們以為救援成功之時,抹香鯨又折返回來,游回了淺海。

  參與救援的人越來越多,快艇也增加到了9艘。人們採用同樣的辦法,重新將抹香鯨驅趕進了深海。然而,進入深海後的抹香鯨並未繼續向遠海游去,而是原地打轉轉,始終沒有脫離危險海域。更為危險的是,隨著它的遊動,距離海邊越來越近,僅有20來米。

  人們無論採用敲擊驅趕,馬達聲響驅趕,還是聲吶引導,都不能使它離開淺灘,游回深海。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抹香鯨的體力越來越差。抹香鯨食量驚人,每天需要1噸食物,這裡根本沒有它喜愛的食物,加之擱淺後身體受到海床的擠壓,隨時都有喪命的危險。

  情況十萬火急,中科院、大專院校、香港海洋公園的專家聞訊趕來,甚至外國專家都趕來了。各路人馬齊心協力,出謀劃策,一心想盡快讓抹香鯨重回大海。

  然而,不幸的是,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不管人們怎樣努力,都無法使這頭抹香鯨迷途知返,最終,徹底擱淺。

  三天多的營救失敗了,抹香鯨再也沒有游回大海的力氣,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迷失方向,要懂得迷途知返;否則,任何外力都無濟於事。

  適用話題:自我矯正、迷途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