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養生方法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堅持進行運動。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運動養生的方法

  1、散步

  散步是指人們進行閒散從容的進行踱步。在散步之前,必須要讓自己的身體時刻都處在自然和放鬆的狀態下,在通過一些四肢活動,並且保持均勻的呼吸,再進行展步。一般來說,散步可以分作快步和慢步,快步是指每分鐘都需要進行一百二十步左右,在生活中,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減輕體重。而慢步,只適合生病之後剛剛康復和身體虛弱的人來進行。

  2、慢跑

  對於慢跑來說,跟長跑有很大的差距,是一種特別輕鬆和愉快的鍛鍊方式,是所有男女老少都可以進行的運動。就算是有輕微心臟病的老年人,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之後來進行慢跑。不過,在進行慢跑之前,大家必須要進行十分鐘左右的熱身運動,並且全身都要處在放鬆的狀態下,並且保持較好的節奏。若是覺得吃不消的話,可以步行一會之後再繼續進行跑步。

  瞭解到這裡,大家都已經知道運動養生方式有哪些。事實上,在通過運動養生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堅持,並且選擇一個最合適的運動,這樣才能夠讓身體時刻都保持在健康的狀態下,從而避免引起更加嚴重的疾病。

  運動養生要遵循的原因

  1、協調統一,形神兼煉

  在中國傳統的運動養生活動中,非常講究意識活動、呼吸運動和軀體運動的密切配合,即所謂意守、調息、動形的協調統一。意守是指意識要專注,心無雜念;調息是指呼吸的調節,要均勻、有節奏;動形是指形體的運動,要自然、連貫、剛柔相宜。運動養生緊緊抓住這三個環節,使整個機體得以全面而協調地鍛鍊,則能增強人體各種機能的協調統一性,促進健康、祛病延年。

  2、順應時日,莫誤良機

  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提出了“起居有常”的養生主張,告誡人們要順應陽氣變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清代養生家張志聰把一日比作四時,他說:“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因此,提出一天中的運動應該遵循早晨陽氣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規律。在鍛鍊、活動時注意順應陽氣的運動變化,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3、有張有弛,勞逸適度

  運動養生,並非指要持久不停地運動,而要有張有弛、有勞有逸,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緊張有力的運動,要與放鬆、調息等休息運動相交替;長時間運動,一定要注意適當地休息,否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導致精神疲憊,甚至影響養生健身。

  4、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運動養生是通過鍛鍊來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鍛鍊時一定掌握好運動量的大小,太小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太大則超過了機體的耐受限度,又會使身體因過度疲勞而受損。因此,運動養生強調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那麼如何掌握合適的運動強度呢?目前,一般是根據運動後即測脈搏來判斷的,它的計算公式是:

  170-年齡=合適的運動心率

  例如,一個40歲的人,運動後他的脈搏如果是130次左右,表明運動量合適,若明顯超過130次說明運動量過大,反之則運動量不足。

  5、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鍛鍊身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經常堅持不能間斷。名醫華佗那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動則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經常、不間斷鍛鍊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進行適當的運動,才能收到養生健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