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的時候最容易傷到的地方是哪裡

  很多初學者在練習瑜伽的時候,都會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這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有時不只是肌肉拉傷,還有一些扭傷和關節損傷也很容易出現。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練瑜伽容易傷到的部位,一起來看看吧。

  練瑜伽容易傷到的部位

  瑜伽是一項健康的健身運動,適當練習能夠強健身體,但是如果姿勢不正確,或者過度練習,挑戰高難度動作,往往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練瑜伽易扭傷關節

  人體的每一個關節都有自己的活動範圍,長期超過這一範圍的高強度活動,往往會給關節帶來近期或遠期的損害。

  人體的脊柱結構也有一定的活動範圍,不適當的過度彎曲和牽拉,會造成脊椎損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脊椎骨折、滑脫,椎間盤突出,傷及脊髓和神經。比如瑜伽有很多彎腰動作,這些動作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

  練瑜伽易導致韌帶拉傷

  練瑜伽時很多人單純的追求挑戰高難度動作,沒有考慮自身的柔韌性和身體力量素質,做動作時身體失控,很容易導致肌肉韌帶拉傷,甚至完全撕裂。

  練瑜伽肌肉拉傷怎麼辦

  練瑜伽導致的肌肉韌帶拉傷疼痛,一般是過度的牽拉肌肉肌腱引起的,水腫滲出性疼痛。處理不好,水腫加重的話,疼痛也會加劇。

  如果是少量肌纖維斷裂,輕度拉傷及肌痙攣者,應立即給予冷敷,區域性加壓包紮,並抬高患肢。肌肉大部或完全斷裂者,在加壓包紮後立即送醫院進行手術縫合。

  立即冰敷

  最方便的方法是拿一個塑料袋,內放冰塊冷敷20分鐘左右,冷敷過程中區域性可能有些刺痛。此時,傷者可以把塑料袋拿開一會兒,然後再放上去。如此反覆進行,嚴重者間隔3小時左右再重複一次,一天可進行多次。

  加壓包紮

  冰敷後用繃帶適當用力包紮損傷部位,防止腫脹。此時最好讓肌肉在伸展的狀態下包紮固定,以防影響肌肉收縮,這是防止受傷的肌肉反覆損傷最關鍵的一步。

  按摩治療

  輕度肌肉拉傷者48小時後可以開始按摩,手法要輕緩。經過初期冷敷治療治療之後,可以外敷。用針刺療法也能治療肌肉拉傷。

  止血藥物治療

  較嚴重者要抬高傷肢,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藥物。24小時至48小時後拆除包紮,根據傷情可外用活血消腫烏拉坤膏,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區域性進行按摩。

  手術治療

  懷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斷裂者,應在區域性加壓包紮、固定患肢後,立即送醫院確診,必要時還要接受手術治療。

  哪些傷患不宜練瑜伽

  腰椎間盤突出的人慎學瑜伽

  腰椎間盤突出的人群不主張做前後彎腰動作,但瑜伽中有很多需要彎腰。這些動作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

  心臟病患者不宜做負荷動作

  有心臟病的人群不適合做重負荷的動作,雖然瑜伽的動作緩慢溫和,但考慮到瑜伽還需要做憋氣等呼吸的配合,這可能導致疾病異常。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宜做體位變化過大動作

  早期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可以做瑜伽動作,但是比較嚴重的在做瑜伽時體位變化,有可能充血引發併發症。比如高血壓患者不能做頭部低於心臟體位的瑜伽動作。

  風溼患者不宜做瑜伽動作

  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人群,如果沒有治療好就去拉筋,不僅容易發炎,更可能撕裂。

  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不宜

  特別骨質疏鬆比較嚴重的女性。由於骨硬度下降,脆性增加,在練習瑜伽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壓縮性骨折,或者椎體破裂。

  中老年人慎練瑜伽

  步入中年之後,韌帶、關節退化,肌肉比較僵硬,對於沒有強有力的肌肉保護和支援,強行練習難度大的瑜伽動作,這對本來就很脆弱的頸椎、脊椎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極易導致肌肉拉傷和椎體錯位。除非你從小就在練瑜伽,身體的柔韌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