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降雨量的地方是哪裡

  一個區域性地方的降雨大小,通過對一年降雨量的統計來對比降雨的大小。而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方是哪裡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世界最大降雨量的地方,希望能幫到你。

  最大降雨量的地方

  世界最大降雨量-乞拉朋齊

  乞拉朋齊位於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邦***Meghalaya***,坐落在布拉馬普特拉河***theBrahmaputra***南側東西走向的卡西山地***theKhasiHills***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海拔1,313米。緯度為北緯25.3度,經度為東經91.7度。乞拉朋齊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年降水量10841毫米,1861年年降水量達20447毫米,被譽為世界雨極。

  乞拉朋齊***Cherrapunjee***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梅加拉亞邦的乞拉朋齊,距離首府西隆南約51千米。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乞拉朋齊位於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和恆河下游,坐落在東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即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一帶。

  乞拉朋齊的地理位置

  乞拉朋齊距離孟加拉灣約300千米處,是一個地勢較低的窪地,在雨季時,河水潰決,這裡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片湖澤。因為洪水較暖,在到達乞拉朋齊之前,西南氣流先吹拂到積水低地之上,所以飽含了大量的水汽,更使乞拉朋齊降雨猛增。海拔1313米,1860年8月—1861年7月一年裡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雨極”的稱號,5~9月雨季中月平均降雨日數為25~28天,均居世界首位。孟加拉灣——印度洋北部一海灣,西臨印度半島,東臨中南半島,北臨緬甸和孟加拉國,南在斯里蘭卡至蘇門達臘島一線與印度洋本體相交,經馬六甲海峽與暹羅灣和南中國海相連。面積217萬平方公里。沿岸國家包括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印度和緬甸的一些主要河流均流入孟加拉灣,著名的大河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克里希納河等等。

  孟加拉灣中著名的島嶼包括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普吉島等。孟加拉灣沿岸貿易發達,主要港口有:印度的加爾各答、馬德拉斯、本地治裡、孟加拉國的吉大港、緬甸的仰光、毛淡棉、泰國的普吉、馬來西亞的檳榔嶼、印度尼西亞的班達亞齊、斯里蘭卡的賈夫納等等。

  自然概況乞拉朋齊位於布拉馬普特拉河南側卡西山地***Khasi Hills***的南坡海拔1370米處,離孟加拉灣約400千米。卡西丘陵為東西走向,長約250千米,海拔約1500米,東端與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幹山和那加山相接,形成了一個寬廣的向南敞開的漏斗狀谷地。

  從3月至10月的八個月的降水量佔了乞拉朋齊每年平均降水量的98%;6月和7月兩個月的降水量就要佔到總降水量的47.7%。在11月至2月的四個月中的降水量很少。

  由於土地貧瘠乾旱,當地也沒有儲存雨水的水庫,氣候變暖、汙染、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因素,乾季時,當地的居民甚至要通過步行從數千米外的地區運水來維持生活。乞拉朋齊的降水主要屬於地形雨。在6月至9月的雨季時,來自印度洋的暖溼西南季風從恆河三角洲一路進入孟加拉國的低地平原,在向北前行300-400千米後,突然受到卡西山地的阻擋,被迫在2至5千米的範圍內上升至1370米的高度。

  氣流被迫抬升時,發生絕熱降溫,使其中的水蒸氣凝結為水滴,在山地的迎風坡乞拉朋齊形成降雨。雨季時河水潰決,恆河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片湖澤。由於洪水較暖,西南季風在到達乞拉朋齊之前,先吹拂到這片低地湖澤上,因此季風氣流飽含了大量的水汽,更使乞拉朋齊的降雨量猛增。10月起,西南季風逐漸消退,乞拉朋齊的降水量開始銳減。

  乞拉朋齊的降水量

  1861年,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梅加拉亞邦的乞拉朋齊,一年裡雨量達到了20447毫米,奪得了世界“雨極”的稱號。以後來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記錄,都遠遠落後於乞拉朋齊,可望而不可及!時隔99年以後,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齊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績,打破了它自己的記錄,蟬聯了世界“雨極”的榮譽。

  26461.2毫米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它比臺灣省火燒寮於1912年創造的我國“雨極”記錄8408.0毫米多18053.2毫米,比北京42年的總降水量還多。多雨的原因因為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的水汽,使這裡的6~9月降雨顯著增多。卡西丘陵,長約250千米,海拔約1500米,東端和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幹山、那加山相接,形成了一個寬廣的漏斗狀谷地,向南敞開。暖溼的西南季風進入這個谷地時,被迫抬升,形成驚人的雨量,直到10月,西南季風消退以後,降雨量銳減。

  而位於卡西丘陵北坡的高哈蒂,由於處在背風坡,受不到西南季風的影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降水原因乞拉朋齊為什麼能下這麼多的雨呢?這是因為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溼的地區,那裡是溼空氣的“倉庫”,當著名的西南季風從孟加拉灣吹向青藏高原時,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不讓它越過,溼潤空氣被逼發生上升運動,凝結成大量雨滴,瓢潑般地降落在乞拉朋齊,使它成為世界“雨極”。

  為什麼乞拉朋齊成為"雨極",邊境卻成為沙漠?在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恆河下游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下游,即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一帶 ,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區之一。這裡由於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的水汽,造成6~9月的顯著多雨時期。乞拉朋齊位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南側喀西山地的南坡海拔1313米處。喀西山地東西走向,長約250公里,高約1500米,東端與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那加山和阿拉幹山相接,形成一個寬廣的向南敞開的漏斗狀谷地。暖溼的西南季風湧入這個谷地時,被迫抬升,造成驚人的雨量,年平均降水量達到10935毫米。

  據記載,在1861年曾達到20447毫米,被稱為世界的“雨極”或“溼極”。乞拉朋齊離孟加拉灣約300公里,其間是一個地勢較為低下的陸地,雨季時這裡因河水潰決,實際上已變為一 片湖澤。由於洪水較暖,西南氣流在到達乞拉朋齊之前,先吹拂於積水低地之上,因之飽 含了大量的水汽,使乞拉朋齊降水猛增。

  而位於喀西山地以北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底上的高哈蒂,由於處在背風側,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

  處在南亞西北部印、巴邊境的塔爾地區,冬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空氣乾燥; 夏季炎熱,形成低壓中心,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其原因從自然因素來說,一是西北來的氣流,先經阿富汗、俾路支的乾旱高原再下降到這裡,則更加乾燥,不易降水;二是沿恆河上溯的氣流,在途中也失去水汽,等到再下降到這裡,也難以致雨;三是本區南海岸盛行西風和西南風,這種氣流是來自俾路支高原上的西北氣流,經海時間短,吸收水汽少,同時由於沙漠乾熱,也不足以興雲致雨;四是這裡上層有來自西方的極幹氣流的存在,上升氣流未達露點,即被幹燥氣流挾走,因此上升冷卻而致雨的機會極少。而使西高止山形成豐沛降水的西南季風氣流,在它的北緣上呈一簿楔,被上面下降的大陸空氣所覆蓋,鋒面不活躍,逆溫現象阻止了對流活動,因此使這裡夏季各月少雨或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