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班級管理論文

  高中班級管理是高中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為高中學生的良好學習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與氛圍的重要因素,它在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影響老師教學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經驗淺談

  班級是學校的教育單位,也是學校總體構成的基本組織。一個班級的好壞主要是看班主任工作的態度及能力。那麼,如何做好高中班級管理工作呢?我通過自身實踐,總結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端正工作態度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是思想、心理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這時的班主任,扮演的是個聆聽者、傳遞者與溝通橋樑的角色。他既是學生內心世界的聆聽者,也是學校資訊的傳遞者,更是學生與家長溝通的橋樑。因此,班主任工作時的態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對待學生,要具有“四心”:愛心、恆心、凡心、熱心。

  ***一***愛心

  古人講的“博愛”是以仁愛之心施予他人。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關愛學生。一視同仁是班主任贏得尊敬和信任的前提與基礎,更是師生溝通的堅實紐帶。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名同學,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同時,班主任要善於接近學生,發掘出學生的潛力,並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有時也要親臨宿舍去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

  ***二***恆心

  班務工作繁雜瑣碎,學生教育路途漫漫。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情緒、學習等方面容易出現反覆性,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要有恆心,要有任重道遠的心理準備。特別是面對差生的轉化工作,班主任更應有持之以恆之心。轉化差生,表面上是改變其學業成績和思想行為,實質上是改變其心理意識。差生在轉變過程中時好時壞的表現以及漫長曲折的轉化過程,又時常會動搖師生雙方的信心。這時最需要我們班主任老師要有恆心,能夠堅持不懈地進行糾正和引導。同時,也要號召班內其他同學積極幫助這些差生,使他們能夠感受到班級的溫暖。

  ***三***凡心

  凡心,就是指平凡之心,平常心,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首先要能客觀真實的面對學生,看待學生。但又因為固有的職業特點的作用,對自己的學生往往存在一種美好的期望,希望他們學業有成,品行端正。因為這樣,老師往往很容易將自己的理想情境投射到學生身上,並以高、大、全的標準去要求他們。但是,作為班主任老師必須清醒的明白,學生年齡的限制以及人生經驗的缺乏,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必然要時時表現出一些“出格”的言行舉止,例如像宿舍違紀、上課講話、偷溜出校門等等,這時班主任只能以平凡心待之、導之,不能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出現。

  ***四***熱心

  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更應該比其他任課老師熱心,要用自己的“熱心”去搭建師生融洽關係的橋樑。在學生的眼裡,班主任應該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他們心目中的班主任是要能夠跟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聊天,能夠傾聽同學們心聲的朋友,這就需要老師展現他們的“熱心”,要適當地參與學生活動,融入學生集體當中,有時也要讓自己的心態變得跟他們一樣,充滿青春活力。但是,在這過程中,班主任老師也要把握一個度,不能太過熱心,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的一種依賴心理,對今後班級管理工作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採用恰當的方法

  作為一個新的班級,老師與學生或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並不熟悉,在班級管理上容易出現問題,這時,就需要班主任採用恰當的方法管理班級。在與班主任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高一一班的班主任所採用的班級管理的辦法比較的“新式”,效果明顯。他的做法具體如下。 ***一***採用“粗”的管理方法

  所謂“粗”,指的是在班級管理上,班主任在提出整體要求時,不宜太多、太細,過多的要求會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一種反感的心理,給今後開展班級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這種“粗”一方面指的是班級中的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做到學校的基本要求,它有益於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另一方面也給學生在形成班集體的過程中留有自我創造與發揮的餘地,有利於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

  ***二***運用正面的疏導方法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隨時記住多表揚學生,儘量少在公開場合點名批評學生。一旦學生取得了進步,班主任要給他們適當的鼓勵和讚美,應把握時機對他們說:“你做得很好,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學生經過老師的一番鼓舞,會對自己的行為充滿成就感,以期望下次的進步。如此一來,班主任不僅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而且也讓學生有個更大的進步空間。同時,班主任還應該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差生,當他們有了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老師都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幫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促使學生在良好的發展軌道上邁進。

  ***三***注意運用靈活的工作方法

  班級中的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的心理、生理都存在個性差異,即使是同一個學生,由於所處環境和自身條件的變化,容易產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在工作方法上要靈活變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三、發揮班幹部的作用

  ***一***加強班級的組織紀律教育

  在選舉班幹部之前,班主任應該加強班級的組織紀律教育,讓同學們明確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個人必須服從組織安排。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即將成為班幹部的同學打下一個堅實的思想基礎。同時,也要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班幹部競選活動,讓他們認識到不一定是成績好的或者是能力突出的人才能擔任班幹部,沒有任何特長的同學也可以。

  ***二***明確職責與分工

  選好班幹部後,班主任應該及時明確其職責與分工。一般的班級是這樣分工的:班長協助班主任老師搞好班裡的全部工作,包括抓好班級紀律,做好上傳下達工作,協調班裡同學和任課老師之間、班幹部與其他同學之間的聯絡,他的角色相當於“班主任助理”;學習委員主要是督促各組長收好各科作業,及時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生活委員主要是負責收發班裡的信件,協助班主任做好班級開支;勞動委員負責安排教室值日,抓好班級和宿舍的清潔衛生;宣傳委員負責班級宣傳任務;文藝委員負責班級文藝活動的組織與策劃;而體育委員則負責抓好兩操的出操情況,協助體育老師上好體育課。

  ***三***加強指導作用

  明確職責後,班主任既要大膽放手讓班幹部開展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平時還要加強指導,儘可能使他們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啟發他們學會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各自的工作方式及方法。

  範文二:淺談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

  摘 要:在高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只有結合所帶班級的具體情況,講究班級管理藝術,才能實現對學生科學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高中 班主任 管理藝術

  班級管理不僅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更重要的是運用管理的藝術對班級實施有效的管理。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不僅要講究科學,更應該注重管理藝術,使學生樂於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一、講究情感投入和愛的藝術

  高中班主任要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生,要關注學生個體,因為教育是“直麵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班主任在內心深處應該有著對學生真摯的愛,應該關注學生個體,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快樂。但是,愛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可以想見,今天有許多的家長因為給予子女不恰當的愛而給後代的成長帶來了人為的障礙。所以,對班主任來講愛學生是要講究藝術的。高中學生容易和班主任疏遠關係,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深入學生中去,認真瞭解、研究學生,掌握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例如,我經常深入瞭解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思想情況等。這樣班主任既做學生的導師,又做學生的朋友與助手,能通過各種渠道逐步走入學生的心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管理要“寬嚴”有度、“管放”結合

  工作實踐中,嚴和寬是對立統一的。嚴不是冷麵鐵心,寬也不是遷就縱容,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陶行知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其思想從根本上說,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合”。具體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級的長期目標,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培養一支強而得力的幹部隊伍,並加以指導監督;做好個別學生及全體學生的思想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向心力;協調多方面關係,形成教育合力。學生能幹的,班主任堅決不要幹。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時,班主任要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幹部選換、班規制定等等,這對於高中班級管理來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耐心疏導,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高中班主任做事缺乏耐心,希望對學生的教育能夠立竿見影,殊不知:“人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他的未完成性。”高中學生的成長也是一個逐步的過程,所以做班級工作要以耐心疏導為主。儘管採取“堵”的方式能夠減少學生犯各種錯誤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但僅僅靠“堵”是不行的。在管理心理學中,人們把越是禁止的行為***或東西***越容易被誘發的逆反心理現象,稱為潘多拉效應。班主任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潘多拉效應應有一個正確的估計。例如,對班裡有些常進上網咖的同學通過“禁”、“堵”的方法很容易使他們產生消極的效應,你越禁止他們上網咖他反而會不遺餘力地去做。過多地應用“堵”的方式,有兩點不利:一是容易使學生成為工作的“對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增強學生的抵抗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堵”必須與“導”結合起來,以“導”為主,以“導”為前提,通過引導,讓學生增強明辨是非與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進一步讓學生對上網有個更準確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去網咖的危害,從而讓學生明辨是非、剋制自己。當然,班主任如果一定要禁止某種行為的產生,那麼就必須講明禁止的充分理由,因為潘多拉效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禁止的理由不充分,或沒有說明或未被引起關注。

  四、講究批評藝術,讓學生樂於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作為高中班主任不可放下對學生不良習慣進行批評教育的武器,然而不講場合、不留情面地對高中學生公開批評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會引發師生對立以及學生心服口不服等不良後果。要達到良好的批評效果,的確需要講究批評的藝術。如我班的張某,做值日經常偷懶,拿著掃帚、抹布東逛逛、西走走。經過多次當面教育,他依然我行我素。針對這一情況,我有意走到他的面前,接過他的掃帚,笑著說:“你辛苦了,歇一會兒,我來掃吧。”於是,我就拿起掃帚,用力掃了起來。他站在一邊,沉默不語,自知理虧,就拿起手中的抹布,使勁兒地擦了起來。無聲的教育使張某醒悟了過來,以後每次值日他都很賣力。後來在班隊活動課上,我有意表揚了他,並且推舉他當值日組長,希望他能繼續保持。他從此再也沒有犯那樣的錯誤。高中的學生非常愛面子,如果班主任以巧妙的方式指出其美中不足,應該會有比較好的批評效果。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為了更好地實現對高中班級進行有效管理,我們廣大班主任只有在管理工作中不斷學習、創新,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踐行教育,追求班級管理的藝術之花。

  參考文獻

  [1]楊同銀 班主任工作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魏書生 教學工作漫談[M].桂林:灕江出版社,2005。

  [3]黃葳 教育管理學[M].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