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經法規知識重點

  為了有效地提高全域性人員的財經法規知識,以下是由小編整理,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財經法規知識重點——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考點一 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誰來管理

  我國會計工作管理體制的總原則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單選

  《會計法》第七條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考點二 會計制度的制定許可權——怎麼來管理

  《會計法》第八條規定,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佈。單選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考點三 會計人員的管理

  1.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判斷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從事會計工作3年以上經歷。任職條件:或者的關係多選

  2.財政部門負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管理、會計人員評優表彰獎懲,以及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等。

  考點四 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一《會計法》規定單選

  1.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2.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3.應當保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二單位負責人判斷

  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

  單位負責人主要包括兩類人員:

  一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也稱法人代表:是指依法代表法人單位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如國有工業企業的廠長經理、公司制企業的董事長、國有機關的最高行政官員等;

  二是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代表單位形式職權的負責人:即是指依法代表非法人單位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如代表合夥企業執行合夥子企業事務的合夥人、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等。

  單位負責人並不是指具體經營管理實務的負責人。

  財經法規知識重點——會計檔案管理

  一、會計檔案的範圍和種類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各單位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檔案屬於文書檔案,不屬於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一般分為:

  1.會計憑證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彙總憑證,其他會計憑證。

  2.會計賬簿類: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輔助賬簿,其他會計賬簿。

  3.財務報告類:月度、季度、年度財務報告,包括會計報表、附表、附註及文字說明,其他財務報告。

  4.其他類: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其他應當儲存的會計核算專業資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燬清冊等。

  二、會計檔案的歸檔

  1.各單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應當由會計機構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裝訂成冊,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2.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暫由會計機構保管一年,期滿之後,應當由會計機構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保管。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3.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檔案機構應當會同會計機構和經辦人員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4.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閱或者複製,並辦理登記手續。查閱或者複製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塗畫、拆封和抽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