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的費用需要多少

  前往澳洲留學一直受到很多學生的青睞,那麼留學澳洲的費用花費情況如何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澳洲留學費用的資訊吧,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澳洲留學的費用

  1、學校申請費

  去澳洲留學時有一個申請學校的環節,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要繳納一定的學校申請費。目前澳洲八大名校的澳洲留學申請費是100澳幣,其他的四星級學校有個別的需要繳納申請費。關於申請費用學生可以從學校的官網上查到,學生可以採用信用卡或者是匯票的形式交此費用。

  2、簽證費

  澳洲留學費用中,簽證費是每個留學的學生、探親的家長以及所有辦理簽證的人群所必須交的費用,這筆費用是直接交給使館的,一般的繳費方式是提供信用卡資訊。

  本科留學費用

  根據所選學校不同的專業、地理位置不同澳洲本科留學費用有所起伏,具體澳洲本科留學一年的費用在20~35萬元左右!

  學費:地區不同,院校不同,專業不同,收費則不同。

  一般而言,澳洲全日制學位課程每年學費平均1.7萬——2.5萬澳幣;醫科課程較貴,每年學費為3萬以上澳幣。

  去澳洲讀本科,在生活費上,要依據學生所在的城市以及學生本人的生活習慣而定。總體來講,悉尼和墨爾本地區生活費會相對貴,在10萬-12萬之間,昆省8萬左右,南澳和西澳7-8萬左右,塔州6萬左右差不多了。

  中學留學費用

  根據所選學校的性質、地理位置不同澳洲高中留學費用有所起伏,具體澳洲高中留學一年的費用在19~29元左右!

  私立中學學費

  不同私立學校之間學費差距較大,從1.9萬-4萬澳幣/年之間不等。大部分優秀私立學校的學費在2.9萬-3.8萬澳幣/年之間。

  提示:這裡所說的學費都是指單純的學費,不包括其它註冊費、雜費、書本費、制服費、遠足費等費用。一般公立學校的雜費一年在500-1000澳幣左右,私立學校雜費在1000-3000澳幣左右。

  生活費

  澳大利亞移民局規定生活費不低於1.8萬澳幣/年。在悉尼、墨爾本這樣的大型城市,1.8萬澳幣/年也是足夠的不鋪張浪費的前提下,布里斯班、珀斯一年大概需要1.7萬澳幣,如果是阿德萊德則更便宜些,一年準備1.6萬澳幣即可。這裡所說的費用只是在澳洲生活的費用,不包括來回機票費。

  澳洲留學省錢技巧

  1.自己做飯每月可省800澳元

  宋同學2008年4月入讀南澳TAFE學院,學的是汽車修理。據他介紹,澳大利亞的物價雖然不是很高,但在外面吃,一天也需30澳元左右,一個月下來就得近千澳元,這對留學生來講,可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宋同學建議留學生自己買菜做飯吃。“這樣一個星期也就花40澳元左右,一個月大概200澳元”。

  “我以前也並不會做飯,到了澳大利亞,為了省錢,自己買菜做飯,才慢慢學會的。”宋同學笑說,如今買菜都頗有心得了,哪裡的市場菜價便宜他最清楚。據他介紹,在澳大利亞,到food market 買菜會便宜很多,當地的coles、woolwthorths等商店每週二週四會大減價,很多東西用平時價格一半的價錢就可以買到,有時4瓶2升的可樂只 用8澳元就可以買到,相當實惠。

  2.找兼職多留意英文報紙網站

  生活在澳洲,出於減緩經濟壓力或留學體驗的考慮,不少留學生會在課餘出去兼職。宋同學提醒,在澳大利亞找兼職,不能只盯著中文報紙,也應看看英文的報紙,資訊會比較多。另外,也可上一些兼職網站尋找合適的兼職。“澳大利亞是個法治國家,網站上的兼職資訊都是安全可靠的。”宋同學說。

  在澳大利亞兼職,一般試工期會有8-12澳元/小時的工資,過了試工期,時薪還會上漲,“足夠補貼生活費”。但應注意的是,在澳大利亞打工,必須簽證上寫明允許打工,若簽證上沒有寫明,需到當地移民局申請辦理。留學生打工還有時間限制,一週最多隻能打工22小時,否則可能會被當地移民局遣送回國。

  3.合租比住校舍省錢

  在澳洲生活的學生都知道,很多學校不提供宿舍,學生需自己租房住;有提供宿舍的學校,住宿費約300多澳元/周,包水電費、上網費。在澳大利亞租房,離市中心遠一點,房租會相對便宜。而且,apartment租金較貴,house會較為便宜。宋同學與兩個朋友租了一處三房一廳的house,平均下來,每人200多澳元/月。

  在澳大利亞,有些出租的房子是空房,傢俱得自己買。其實也不必全買新的,可以從要回國的留學生那買二手傢俱或上網買。電飯煲等做飯用的廚具則儘量在國內買了帶過去,因為當地的廚具會用不習慣。

  澳大利亞的房子多數會包水電費,但上網費用另計。據宋同學介紹,上網費大概每月30多澳元,但有流量限制。“現在可能有300多G。”他說,使用流量超出規定數,網速就會變得很慢,因此不能無限制地下載。

  4.油價很高買車不划算

  澳洲生活不建議留學生買車,因為澳大利亞的油價很高,還在不斷上漲。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會便宜很多。澳大利亞有3種車票:一種是普通車票,一張票可重複用 10次;一種是bus ticket,學生有優惠,只需十幾澳元,兩個小時內可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另一種是中午票,五六澳元,持中午票在規定時間內乘坐有優惠。

  宋同學建議,坐車到了另一個地方,不妨在當地多買幾張車票,因為車票會定期漲價。“2008年我剛到澳大利亞時,一張車票是十澳元,現在要十五六澳元。”他說。

  持有中國護照的留學生,只要在中國公證過護照,並持有中英雙份公證證明,在澳大利亞出門遊玩還可與朋友合租汽車自駕遊,也是比較實惠的。

  5.省錢Tips

  1.每週二週四當地的coles、woolwthorths等商店會大減價,折扣可低至五折。

  2.買衣服到bigw商店買,低至2-3澳元。Target商店賣中國進口的衣服、日用品,價格也很低。每年6、7月份有一個half year sale,折扣低至四五折,聖誕節期間的Christmas sale也有這樣的折扣。

  3.澳大利亞的油價很貴,要省油錢的話就在週二或週日加油,這兩天的油價會低很多。

  4.提前訂機票享優惠。回家過年的留學生2月就要訂12月的機票,這個時候訂票,可省下四五百澳元。

  澳洲留學校園注意事項

  1、學校和學生的關係

  在澳洲,進入大學後,每個學生必須開始習慣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大學裡所有和自己相關的事務都是學校直接和學生本人聯絡,而不是通過他/她們的父母或監護人。這也是澳洲大學強調學生獨立學習意識與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因為在西方教育觀念中,學生從小就應該學會對自己的一切負責。在澳洲上學,不像平時在國內,只需要在在規定時間去上課被動接受知識那麼簡單,學校裡其他所有和自己相關的事情都必須親自去打理,學生是和學校直接交流對話的。

  2、進行新學期註冊

  澳洲大學管理方認為,新學期註冊或第二學期再註冊是每個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生如果在註冊過程中有疑問或不知道如何操作,可以向其他同學或老師請教。

  新學期註冊有兩種方式:現場註冊和網上註冊。如果是現場註冊,這種情況下通常有人在旁邊指導學生如何操作;有的學校則要求學生自己在網上註冊而且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要求學生在網上完成註冊,學校會發郵件到學生信箱,告知其登入網址以及學生學號之類的登入資訊,此外郵件中還會有註冊指南,考生登入註冊系統後輸入自己的資料,然後按註冊指南操作基本就可以了。

  3、制定記事時間表

  在開學之初就將學期任務規劃一下,制定一張屬於自己的記事時間表,將非常有助於學生建立良好的大學開端。試著將每週、每學期或學年內特別重要的事件和日期單獨標註出來,進行自我提醒和自我督促,這樣,每個學生對自己每週乃至日後整個學期的學習任務和待辦的重要事情都會一目瞭然,不會事到臨頭手忙腳亂,也不至於讓事情越積越多,從而騰出精力去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

  4、關注各種截止日期

  大學裡很多事情的處理都會有其辦理時段,並規定了截止日期due date,學生必須在公佈的截止日期前做這些事情,比如交學費、註冊、調換專業等。通常各個大學都會在其網站上公佈該學期或學年重大事情或重要日期一覽表,學生可以在網上查閱,關注一下有效時限。此外,剛入學的新生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開學時的入學介紹周也會收到學校關於本學期的事件安排表,這樣每個學生都會提前瞭解學校重要事件的時間安排,不用擔心錯過學校裡關乎切身利益的重要日期了。

  澳洲是一個喜歡按章辦事的國度,即使是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會經常面對各種due date,如作業最後提交的截止日期、罰款繳納最後日期等,如果錯過最後的due date,又沒有合理的解釋,往往會面臨更糟的處境。比如錯過了學校交學費的due date,有的學校就會處以一定額度的罰款。

  5、經常檢視學校郵箱

  不管是在學期過程中還是學年結束的假期,學校都會通過E-Mail與每個學生之間保持聯絡,所以要經常檢查或回覆這些郵件。留學生想要得到及時準確的資訊,請務必保證每週至少檢查一次自己的校內信箱。此項服務無需申請,每個學生都自動成為電子郵件的接收物件,因為在入校新生註冊時就會收到學校為每個同學單獨發出的郵箱使用者名稱和密碼。通常學校的一些重要資訊都是通過E-Mail通知學生的,校內E-Mail也是學生與校方、老師及同學之間溝通的橋樑,它能讓對方迅速識別你的身份,確定你真的是這個大學的學生,不至於被當成陌生郵件過濾掉。

  6、登入線上學習系統

  在澳洲很多大學,學生與學生或老師之間的交流都是通過線上系統完成,學校對學生和老師的管理也是線上進行。學校網站上不僅會發布重要的校內公告,同時系統中還會公佈課程資料,並向學生提供線上課程資訊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料等。線上系統是一個讓學生和老師之間線上分享和交流學習經驗的平臺。因此,開學之初一定要對學校線上系統的各項功能做一次徹底的瞭解,確保自己會使用學校的這一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