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便祕吃什麼好

  兒便祕,媽媽一定要重視,不及時調理容易傷害寶寶健康。那麼小兒便祕怎麼辦呢?除了多喝水、定時排便,還要多吃潤腸食物。小兒便祕吃什麼好呢?下面向你推薦十道緩解小兒便祕的菜譜,輕輕鬆鬆幫助寶寶趕走便祕!

  小兒便祕吃什麼好

  食譜一:酥蜜粥

  原料: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大米淘淨,煮粥,待熟時調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

  功效:酥蜜粥可幫助寶寶補益氣血,潤腸通便。適用於腸燥便祕、大便乾結難解,而且甜甜的味道也可以吸引小朋友。

  食譜二:香蕉蘋果泥

  原料:香蕉、蘋果。

  做法:將香蕉和蘋果刮成泥。上鍋隔水蒸3分鐘,取出晾涼後,餵食寶寶。

  功效:香蕉、蘋果含有一定的果糖、糖醇和可溶性膳食纖維,這些物質不僅可增加食物對腸道蠕動的刺激,而且還可保持寶寶便中的水分不被腸道過分吸收。因此,是有效的便祕食療品。要適當加熱再給寶寶吃。

  食譜三:紫薯茶幹

  原料:紫薯3個,豆沙泥適量。

  做法:紫薯洗淨,切開,蒸15分鐘;紫薯剝皮,搗爛成泥;取手心適量紫薯泥放保鮮膜上,擀扁,放適量豆沙泥;紫薯泥收口,再將保鮮膜扭緊收口,拆開保鮮膜,完成。

  功效:紫薯富含纖維素,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清理腸腔內滯留的粘液、積氣和腐敗物,排出糞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保持大便暢通,改善消化道環境,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食譜四:牛奶土豆泥

  原料:土豆半斤,奶粉1調羹;精製油、鮮湯、鹽適量。

  做法:土豆水煮,酥熟後去皮,用刀壓制成泥,加入鹽和奶粉攪拌均勻。炒鍋上火,放入精製油適量,放入土豆泥和適量鮮湯,炒至不粘鍋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土豆富含蛋白質、鈣和熱量,富含植物纖維素,通便潤腸。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

  食譜五:胡蘿蔔黃瓜汁

  原料:黃瓜1根,胡蘿蔔1根。

  做法:黃瓜、胡蘿蔔切段,在榨汁機里加入少量礦泉水,然後加入黃瓜、胡蘿蔔榨汁,加少許白糖或兌牛奶都可。給小寶貝喝時,可按1:1來兌水。

  功效:黃瓜和胡蘿蔔除了富含維生素外,胡蘿蔔中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都可以預防和緩解便祕。它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飲用。

  食譜六:胡蘿蔔瘦肉泥粥

  原料:熬好的白粥一小鍋,玉米半個,胡蘿蔔一小段,瘦肉一兩。

  做法:把玉米和胡蘿蔔分別刨成茸玉米心不要,把瘦肉剁成肉泥。把白粥煮開,先放入玉米茸一起煮3分鐘,再加入瘦肉泥和胡蘿蔔泥一起煮熟,就可以了。

  功效:適合9-12月的寶寶。玉米纖維含量高,營養豐富,可防治寶寶便祕。胡蘿蔔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可防止呼吸道感染,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正常。豬肉結締組織較少,纖維較為細軟,適合小寶寶吃。

  食譜七:紅薯粥

  原料:紅薯、大米、白糖。

  做法:將紅薯洗淨切塊,與大米一起置鍋內,加適量水煮成稠狀爛粥,加入白糖,早晚讓小兒溫熱食用。

  功效:紅薯性味甘平、無毒。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的功效。紅薯中的纖維物質在腸內能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體積,解除便祕的效果不亞於藥物。

  食譜八:銀菊粥

  原料:金銀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沙糖適量

  做法:將金銀花、杭菊花擇淨,水煎取汁,納入淘淨的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沙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5天。

  功效:這道銀菊粥可幫助寶寶養血潤燥,適用於熱結便祕的寶寶食用。

  食譜九:果仁橘皮粥

  原料:橘皮、杏仁、松仁、芝麻、粳米。

  做法:將橘皮切絲,杏仁、松仁、芝麻搗碎,與橘皮共煎;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粥調糖,將少量炒熟的果仁末撒在粥上調味即成。

  功效:果仁、橘皮可清肺化痰,潤腸通便。適用於肺燥腸閉、胸腹脹滿而大便祕結的寶寶。

  食譜十:紅薯木耳粥

  原料:紅薯一個、海蔘20克、黑木耳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海蔘、黑木耳分別用溫開水泡軟,洗淨;紅薯去皮切成小塊備用。將海蔘、黑木耳、紅薯一起放入鍋內煮熟,放入白糖即可。

  功效:紅薯經過蒸煮後,部分澱粉發生變化,與生食相比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纖維,能有效刺激腸道的蠕動,促進排便。我們在切紅薯的時候看到紅薯皮下滲出的一種白色液體,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可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