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春季的育兒知識

  春季使小兒一年中最容易得病的季節,家長應針對孩子的體質狀況,有放矢地做好預防工作。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春季育兒知識,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幼兒春季育兒知識:幼兒保健

  春季使小兒一年中最容易得病的季節,家長應針對孩子的體質狀況,有放矢地做好預防工作。春季疾病大致可分以下三類:

  一:呼吸道傳染病:常見的如麻疹、風疹、水痘、上感、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等。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由空氣傳播,預防此類疾病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加強幼兒體育鍛煉,提高幼兒抗病能力;

  2、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一定溼度;

  3、 傳染病流行期間,儘量少帶孩子出入人多空氣汙濁的公共場所;

  4、 給孩子預防接種,防患於未然。

  二: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接觸性皮炎、溼疹、以及過敏性紫癜等。這類疾病一方面與小兒自身的體質有關,另一方面與春季彌散與空氣中的易引起過敏的粉如花粉有關。對花粉過敏者,最好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此外,春季蟎蟲比較活躍,蟎蟲叮咬人後除導致區域性搔癢外,也易造成少數人對蟎蟲蛋白過敏而引起哮喘、溼疹或紫癜。所以,對於那些保管了一冬的衣物,在穿用之前務必在日光下暴晒,以減少蟎蟲叮咬及蟎蟲過敏。

  三:維生素B、C、D缺乏症:春季水果蔬菜品種較少,易使正在生長髮育的孩子出現維生素B、C缺乏症。其中缺乏維生素B族易引起消化不良、口角炎、舌炎等症狀;缺乏維生素C可致下肢阿腫脹疼痛及齒齦出血。另外春季也是小兒維生素D缺乏症——佝僂病的多發時期。家長要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儘可能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並鼓勵小兒適當外出活動,多晒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幼兒春季育兒知識:春天,吃水果嘍

  春天多吃什麼才好呢:

  冬春之交,一些人口乾舌燥,認為多吃水果可降火。但瓜果均有一個寒涼的特性,由於老年人大都體虛胃寒,若以瓜果去“敗火”,必然適得其反。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天氣比較乾燥,春天也是養肝的最好時機,應該多吃一些綠葉蔬菜,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多吃水果,最好每天吃一個蘋果.

  什麼是“火”呢?按中醫的說法“火”乃六淫之一,是一種病因,它分為心火、肝火、胃火、肺火、腎火等等。一個“火”字千變萬化,不是吃個瓜果就能包治“百火”,這裡面有講究。

  一般人認為敗火以食香蕉為最好,中醫認為香蕉性味甘寒微澀、無毒,具有清熱止渴、清胃涼血、潤腸通便、降壓利尿等作用。對於口渴、便祕等陰虛腸燥或血熱氣滯者尤佳。若脾胃素虛、陽氣不足的人食香蕉就會適得其反,反會使虛火更旺。

  再以荔枝為例,妊娠、出血及溼熱性患者過食荔枝,反而會出現煩熱、口渴、噁心乏力的上火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血及昏迷。如蘋果、橘子和梨均有這樣的情況。

  西瓜是敗火的寵物,素有“吃上兩塊瓜,藥物不用抓”的說法,其除煩止渴、養心安神作用頗大,但對脾胃虛寒、寒積冷痛、便溏尿清的人卻不宜食用。

  幼兒春季育兒知識:預防麻疹

  麻疹是人類所知的最具傳染性的疾病之一。一旦接觸了麻疹病毒,幾乎所有未曾接受免疫的兒童都會感染麻疹。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殺傷力”頗大的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患者是唯一傳染源

  作為一種呼吸道疾病,麻疹病毒通常在咽喉後部細胞以及肺細胞中生長。麻疹病人是麻疹唯一的傳染源,急性期的麻疹患兒,其鼻咽部、眼結膜、呼吸道分泌物、血和小便中均可含有麻疹病毒,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當患兒咳嗽、打噴嚏、說話或哭吵時,病毒可隨飛沫直接傳播給他人;密切接觸者也會經汙染的雙手而染上麻疹。得過麻疹的人則可獲得終身免疫。

  感染了麻疹,第一個徵兆就是在受染後的10天至12天間發高燒,高燒可持續1天至7天。在這個初期階段,病人會發生鼻炎、流涕、咳嗽、眼睛發紅、流淚等症狀,並在兩頰內口腔處出現小白斑。3天到4天后,患者通常會在臉部和脖頸上部出現紅色斑丘疹,斑丘疹向下發展,最後會達及手腳。斑丘疹持續存在4天至5天后退去,紅色疹子隨即轉為棕褐色及細小脫皮,同時,體溫下降至正常水平。

  麻疹危害:主要源於併發症

  麻疹大多表現為輕度或中度感染,重度麻疹特別容易發生在營養不良或有基礎疾病的兒童中,維生素A攝取不足,免疫系統削弱,也是導致重度麻疹原因之一。

  兒童通常不會直接死於麻疹,而是死於它的併發症。麻疹併發症在5歲以下兒童和20歲以上成年人中最為常見。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嬰兒還會發生喉炎;而最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失明、腦炎、嚴重腹瀉、嚴重呼吸道感染。資料顯示,麻疹引發腦炎的發病率約為千分之一,中耳炎約佔5%至15%,肺炎約佔5%至10%。麻疹致死率在發展中國家一般為1%至5%,但是在營養高度不良和衛生保健設施匱乏的人群中,該比例可高達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