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融資有什麼特點

  中間融資***Mezzanine Finance***指,企業融資結構中處於債權和股權間,兼具兩者現金流及風險特徵等的附屬條件的無擔保契約安排。那麼?相對於純粹的債權融資和純粹的股權融資來說,中間融資有如下特點:

  中間融資特點:兼具債權和股權兩方面特徵

  中間融資同時具有債權和股權兩方面特徵,並在兩者間取得風險與收益平衡。

  從債權特徵來說,它具有其他債權融資的所有特徵,其還本付息和擔保品處置在債權清償後、股權清償前,保障程度相對較高;它有固定收益特徵,要求利息和本金償還,並對企業財務槓桿有一定要求。從股權特徵來說,它對債權融資的超額收益主要以附加認股權等形式為貸款人提供更高的風險溢價,期限長達10年,價值至少等於股票市價與面值之差,而面值通常遠低於市價。

  當資產負債率低於85%時,它們通常被稱為次級債權或第二索取權債權,並附加擔保甚至更嚴格的合同條款,更像是債權融資;而當資產負債率高於85%時,它通常被稱為優先股或缺口性股權融資,參與超額利潤分享,更像傳統的股權投資。

  通過選擇股權轉換或認購新股決定是否持有企業股票,也可通過在企業承諾的特定日期賣出股票、改變企業控制權、進行資本調整或返還認股權給企業等,以分享企業利潤和獲得股權回報,而非總是要求股息回報或取得控股權地位。

  中間融資特點:融資活動更具靈活性

  中間融資結構各異、無統一標準,利率、相關附加權、融資期限等都通過雙方私下談判產生,能較充分反映資金供求雙方偏好,並根據其意願量體裁衣,構造滿足其特定狀況、特定需求的任何投資結構,完全體現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各種結構化組合。當企業面臨某些增長機會時,中間融資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可使企業融資量由2-3倍現金流量增長到4—5倍,將業主與長期投資者的利益更好地結合起來,並使得中間融資的貸款人能保留部分可用資金,以便投資到更多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

  相對於商業銀行融資,典型的中間融資長達5—10年,要求最恰當的還本付息期限分佈結構。甚至無需定期償還債務,只需暫時支付少量利息,將可得現金流用於企業未來發展,並在到期日獲得更多回報。

  此外,中間基金還有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創投基金及保險公司等功能,完全適合中小企業的高風險特徵及併購的複雜性。

  中間融資特點:更有利於投資者保護

  相對於普通債權,中間資本在某種程度上是以股權投資者的標準嚴格要求借款人,如財務、經營、管理、公司治理、競爭力等,它們通常堅持風險投資者所要求的諸多保護性條款,從而有權干預企業。這些約束雖未直接增加企業融資成本,但卻促使企業改善以保證債權收益最低程度實現,並在特定的情況下更有利於吸收額外的股本。

  從技術特徵來說,其波動範圍有限,一般大於債權投資但小於股權投資,西方國家中間融資***5—7年***收益約18—20%,這將取決於相應企業價值的比重及其基礎資產內在風險。

  從投資領域來說,它主要集中在市場規模較小而又具有持續性競爭優勢的製造業、物流業、服務業等,這些行業一般不會出現迅速的技術變遷,也不會出現交易量和利潤等的週期性劇烈波動,收益相對較為穩定。

  從退出渠道來說,它能通過收購兼併、資產重組、新股發行、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轉出本金或賣出認股權以順利退出,因為其目的並非是控制企業,而只是獲取目標收益。在西方,中間融資完成了15—30%的管理層收購,併成為進行成功的結構化交易的關鍵要素。

  中間融資特點:有利於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引入中間融資時,債權人便可降低其融資比例、採用更穩健的策略,而借款企業也可以更少的股份獲得更高的潛在收益;中間融資使得債權人減小融資金額、降低財務槓桿,但卻能增加債權融資總量。這種靈活的結構化操作能更完全地反映雙方特定的風險收益偏好,使其利益更能滿足,更準確地對每種投資定價,使資金總成本更接近邊際成本曲線下的面積。

  若進一步細分,每種新增資本都有助於市場完善,形成更連續的風險收益區間和更準確的資金定價,更能反映其實際的風險收益,市場結構就更有效率。若將市場無限細分,資金邊際價格等於其相應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從而獲得完全效率的資本結構。當然,每個層面的資本都有相應的成本,市場細分也是有成本的,無限細分實際上不可能。

  儘管從表面來看,相對於債權融資,中間融資成本較高,同時其股權特徵又涉及較高的、難以數量化的額外成本。但它卻能有效地降低企業財務槓桿,增加融資總量和利潤總額,因而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實際綜合資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