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融資有什麼特點

  民間融資是指出資人與受資人之間,在國家法定金融機構之外,以取得高額利息與取得資金使用權並支付約定利息為目的而採用民間借貸、民間票據融資、民間有價證券融資和社會集資等形式暫時改變資金使用權的金融行為。

  民間融資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主要有:

  1、融資活動半公開化。商業銀行個人委託貸款業務的推出和巨集觀調控後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的緊張,使得民間融資更為活躍,用於生產投資、商貿活動的大額民間融資時有發生。該行為逐漸為公眾所認同,並轉向半公開化或公開化;

  2、融資行為漸趨理性。由於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對民間融資的需求日益旺盛,並能提供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從而拓寬了民間融資理性選擇的範圍。同時,民間融資相關主體的風險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對信譽要求很高,形成了特定的民間融資市場準入制度,因此違約現象很少;另外,生產性融資比重不斷上升,而利率水平也明顯上升。

  發展現狀:

  民間借貸方式多樣化

  從調查情況看,過去參與民間借貸的人大多數生活較貧困,而參與民間借貸的卻多數為生活比較富裕的生意人和企業經營者;借貸款項用途在農業鄉鎮偏重生活消費和臨時性的資金需求,在個體私營經濟發達地區多是投資辦企業和經商。民間借貸形式主要有“企業之間融資”、“企業向個人融資”、“工商戶之間融資”等四大類。

  注重社會關係的傳統價值觀

  民間借貸主體體現了社會關係的“資訊對稱”性,利用民間借貸雙方多數通過“血緣”、“親緣”、“地緣”、“業緣”等社會關係媒介實現資金融通,形成了信用保證替代正規金融風險評價體系的現象。為民間借貸長盛不衰提供了特有的載體。

  特有的優勢

  民間借貸能滿足民營“短、快、靈”的要求。當農戶出現婚喪嫁娶、蓋房、醫療和教育等支出時,民間借貸就會以其特有的優勢而成為農戶此類融資需求的優先選擇。因為多數農戶缺乏有效的抵押,從而很難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借貸。沒有活躍的農村民間借貸,農村信用社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經營實體。

  民間借貸市場的利率

  從調查情況看,民間借貸的利率價格整體水平高,且不斷攀升,年利率一般處在7.2%~15%。2006年受商業銀行擴大借貸利率上浮空間和基層借貸規模萎縮因素影響,加上中國又試行了利率市場化,民間借貸利率水平較去年同期平均高出了2~5個百分點。有的個體工商戶由於借貸期限較短、風險較大,利率水平相對較高一些,利率一般在15%~30%不等。

  從被調研戶中看,因是“親緣”、“業緣”“地緣”等關係,只發生民間借貸融資本金,而免收借貸利率的佔被調研戶總金額在2006年三季度與四季度分別為50.38%,46.50%。據瞭解,除了親朋好友的借貸外,民間融資市場利率越來越高,大多數高於國家銀行同期基準利率的借貸利率。

  5、在原民間調研監測點基礎上,選擇調查了多家民間融資企業與個體戶。其融資方式為:通過親朋好友、員工、各行業借貸融資。因融資期限不同,利率一般在7.2%~30%不等,用於流動資金週轉。融資戶反映利用民間融資,及時、方便,只是擔心民間借貸融資沒有金融法律法規保護,存在多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