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引數設定

  在攝影過程中,相機的設定相當重要。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相機引數設定的資料,歡迎大家參閱。

  人像攝影中的曝光引數調節

  人像是最容易拍的,不過拍好就很難了。由於男女老少每個人的高矮、胖瘦、長相、表情各不相同,人物在畫面中可以安排的位置也有多種,因此不能用同一種方法去拍不同的人。

  在拍攝之前首先要設定數碼相機的ISO與白平衡。通常在光線亮度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將ISO設得低一點比如:ISO 100,這樣在拍人像時可以使人的面板顯得細膩一些,特別是在拍PLMM時要注意使用較低的ISO設定。在拍攝人像時,如果光線亮度不夠的話,寧可使用三腳架或閃光燈也儘量少用高的ISO設定。在白平衡設定上,可以設定成“自動”,也可以根據光照條件來設定。

  如果在日光燈或者白熾燈下拍攝人像的話,根據我們中國人的面板特點,也可以用一張淡青色的紙放在鏡頭前作為標準調整白平衡,這樣拍出的照片上,人的面板特別是臉部會略帶紅潤色,看上去顯得很有精神。在確定曝光值方面,如果拍攝現場光線分佈比較平均,而且人物與背景的亮度相差不大時,可以使用自動曝光偏重中央平均測光。如果在拍攝現場光線分佈不平均時,想取得比自動曝光更加精確的曝光值,可以使用以下三種方法:一、使用分割槽測光。二、使用點測光。三、使用18%的灰板。

  使用分割槽測光

  數碼相機將拍攝畫面按一定的規則劃分為N個分割槽,分別測量出這些分割槽的曝光值,然後數碼相機根據這些曝光值綜合計算出一個合適的曝光值,這個曝光值其實也是一種自動曝光,但是比平均測光更加精確。

  使用點測光

  對拍攝畫面中心約2%左右的部分進行測光,有些數碼相機沒有點測光,也可以用區域性測光代替。區域性測光是對拍攝畫面中心約10%左右的部分進行測光,對於我們攝影愛好者來說也能應付絕大多數的拍攝內容了。用點測光或區域性測光時要對準人物的臉部測光,才能得到正確的曝光值。如果你的數碼相機沒有分割槽測光、點測光、區域性測光,也可以靠近被攝人物,用數碼相機對準被攝人物的臉部測光並鎖定曝光值,然後退回原地進行拍攝。

  Rokas Darulis作品

  使用18%的灰板

  前提是我們的照相機提供了鎖定曝光讀數的能力,那麼可以進行如下操作:首先,近距離讀取灰板資料,並按下曝光鎖。然後,在將這一曝光量鎖定在適當位置的同時,把照相機對準想要拍攝的場景並拍攝下畫面。如果照亮場景的光線與從灰板上讀取的光線相同,那麼曝光就是正確的。

  如何設定快門和光圈

  在攝影過程中,相機的光圈值和快門速度設定相當重要。光圈值主要用來控制光線穿過孔的大小,而快門速度則是控制光線投射到膠捲上的時間。只有將二者都設定得恰到好處,才能達到最令人滿意的曝光效果。遺憾的是許多攝影者在這方面都因為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而變得苦惱不堪。其實原因非常簡單:他們總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來設定光圈值和快門速度,結果當然就不能讓人滿意了。

  還是讓我們一起先來看看如何選擇合適的光圈值。選擇不同的光圈值,允許光線穿過鏡頭的孔徑就會有所不同。孔徑越大,穿過的光線就越多,反之則越少。當你將光圈值設定為最大時,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數值為最小。而當你逐漸關閉鏡頭或縮小光圈值時,對應的數值就會越來越大。而這恰恰會讓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為什麼孔徑越大,數值越小;數值越小,孔徑反而越大呢?其實F值的大小並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實際上要比8大一些。其實只要接受這個觀點,這一現象還是比較容易記憶的:數值越大,孔徑越小;數值越小,孔徑越大。

  光圈和快門的最佳組合

  關於快門速度的控制和選擇,說得通俗一點,快門就相當於遮擋在膠捲前面的一張簾子,根據門簾開啟的大小來決定投射到膠捲上的光線強弱,將這個大小控制用時間來控制就是所謂的快門速度。快門速度和光圈F值一樣只能表示部分引數,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則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應的,60代表1/60秒。在較慢的快門速度下,第一簾幕數值表示快門的開啟速度,而第二簾幕使之則表示快門的關閉速度。但在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兩個簾幕一起移動,只讓一道狹小的光線從膠捲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門速度越快,允許光線進入的裂縫就越窄,投射到膠捲上的光線就越少。在有些相機上,快門簾幕為垂直移動設計,不過原理也是一樣的。

  可能有很多讀者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既然我們可以單獨使用光圈或快門速度來控制投射到膠捲上的光線,為什麼我們在每次拍攝時都要考慮到兩方面的情況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對於一個希望能拍攝出更高質量圖象的攝影師而言,不會僅僅滿足於合適的曝光,還希望能夠拍攝出更高效果的圖象。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門總是一起工作的,兩者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在不改變外部光線的條件下,鏡頭所捕捉到的光線強度誰也無法改變,投射到膠捲上的光線也是如此。而如果需要得到最合適的曝光效果,就必須很好的將兩種調節結合起來,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變小,就要將快門速度設定得更慢。反之,如果光圈值變得更大,快門速度就要設定更快一些,我們可以將這種調節叫做“互惠”。

  光圈值設定為f4、快門速度為1/500秒時曝光效果和光圈值為f5.6、快門速度為1/250秒的效果一樣。這時可能又有讀者出來認為“我的相機為自動設定,可以自動找到光圈值和快門速度的最佳結合點,所以不需要對它們進行設定”。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儘管你的相機為自動設定,但你能保證它每次使用不會出現差錯嗎?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動相機時,每次使用時都得注意相機的光圈值和快門速度。如果你能做到這點,相信你的攝影技術一定會有很大提高,即使見了專業攝影師,也不用低聲下氣的討教攝影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