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寺傳奇的故事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歷史上知名的人物,事件發生有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有的還涉及國家民族的重大事件。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

  在廣州,提起西關小姐和東山少爺,無人不知。這裡放下西關小姐不提,單說東山。東山所在地最開始只是一片荒草地,叫東山崗,傳說是因明成化年間一個很有權勢的太監韋眷建了一座寺才得名的。這寺最初叫永泰寺,後來改叫東山寺。

  韋眷進宮後就巴結皇上的寵妃萬貴妃,最終如願當上了廣州的市舶使,專門管理進出國門的船隻。這個職位是個肥差,為了留個好聲名,富得流油的韋眷信起佛來,他在荒坡地東山崗起了一座寺廟,說要拜佛行善,普濟眾生。

  到了弘治年間,韋眷想把東山寺擴大,孝宗皇帝恩准了,派新科狀元倫文敘監寺,管理修建事宜。倫文敘不待見韋眷,聽他說要將龜崗、煙墩崗、竹絲崗、馬棚崗一帶方圓三四里地都劃歸到東山寺,他說什麼也不肯答應。

  韋眷拿出了一塊價值不菲的青玉石去賄賂倫文敘。不出所料,倫文敘不吃他這一套,甚至說:“你以為我是當年的萬貴妃?”韋眷諂媚地說:“倫大人,且聽我講一個故事,你就會對這塊玉石感興趣了!”倫文敘同意了。

  韋眷的口才好,三言兩語就讓倫文敘入迷了。原來,此石來歷非凡。廣州一向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說法,因為光孝寺是“嶺南第一古剎”。這個古剎後園裡有空房,租給一位書生住,書童去水池洗一方端硯時,硯臺滑落,下水撈硯時,撈到一方青綠石板。由於石板晶瑩可愛,書生把它放到博古架上,不料一外國客商無意中看見,執意要買。書生不捨,就只賣了中間的部分給他。客商付款後,請來玉工切開驗看,發現是一幅天然的《山河浴日圖》。外商喜不自禁,帶著這幅石畫回國,還沒出廣州的珠江,就遇上了巨浪,船翻了,全船人無一生還。

  倫文敘聽愣了,問道:“你手上拿的是《山河浴日圖》?”韋眷神祕地說:“如果我沒看走眼,比那幅圖還要稀罕!”倫文敘的好奇心被勾上來了,當即招來廣州最有名的玉石工洪夫子現場切開看下究竟。

  洪夫子圍著青玉石轉了幾圈,說:“倫大人,這玉石切開以後,恐怕禍福難料啊!”倫文敘說:“你只管切開,此石系天然形成,禍福自有天定。”

  洪夫子凝神瞄了一會兒玉石,鄭重其事地燃了香拜了三拜,說如果沒看錯,這幅圖當是天下第一圖!他一邊說,一邊把玉石表面掀掉了一個角,竟是幾縷霞光。本來三人是關在一間小客廳裡切割的,光線不是特別亮,但現在石中的霞光照射出來,屋裡籠罩在一層柔和的紅光裡。等到整個面畫露出來,只見主景龍飛鳳舞,一把龍椅精雕細刻,富麗堂皇。畫面遠處的霞光下面,隱隱是金碧輝煌的宮殿。說也奇怪,這幅圖,叫人心中湧上來的全是青雲直上、坐享天下的念頭。

  倫文敘努力剋制住心頭湧動的強烈慾念,順手扯過一塊紅布將畫面蓋住,說:“確是奇圖,不要外傳!”韋眷知道,這表示倫文敘收下他的大禮了,也就放了心。

  第二天,寺廟裡重塑菩薩,韋眷異想天開,授意工匠把自己的形象也雕進去。倫文敘一門心思放在寺外的擴建上,沒有發現韋眷歹毒的心思,等他發現時已晚了,想把韋眷的塑像拆下來吧,但牽一髮而動全身,太費工時和材料,只好算了。韋眷看他好說話,又跟他重提擴建的事。

  倫文敘只答應擴建到寺外二十丈,韋眷很不高興,拿出聖旨,尖著嗓子說:“狀元爺!皇上說要建一座大寺給我養老,如果方圓沒有三四里路,怎麼說得上大呢?”倫文敘說:“最多給你方圓三十丈!”兩人不歡而散。

  韋眷心想,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於是派了快馬,去找他在宮內的師傅樑芳,直接告御狀,想置倫文敘於死地。添油加醋說倫文敘偷了建寺用的玉石,私下刻制龍椅圖,大有犯上謀反之心。

  孝宗皇帝派了欽差大臣來辦龍椅圖一案。見了欽差,倫文敘辯解道:“大人,這《龍椅圖》是韋眷送給我的!”韋眷冷笑道:“誰能證明是我送給你的?我有這個好寶貝,為什麼不直接獻給皇上呢?”倫文敘說洪夫子可以證明。

  洪夫子早已被韋眷派人幹掉了!他正在得意,不料倫文敘一擊掌,進來一個玉石工人打扮的人,說:“我就是洪夫子,我可以給倫大人作證,那幅《龍椅圖》確實是韋大人親手送給倫大人,叫小的上門來切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