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器材下肢有哪些方法

  現在社會上很多慢性疾病非常多。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醫療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一些急病,突發病,急救措施十分健全,病人能夠得到很好的醫治。另一方面,慢性病的病因比較複雜,病人身體虛弱,醫院沒辦法加大治療量。慢性病人缺乏鍛鍊,很容易出現下肢的萎縮。下肢的訓練儀器就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康復器材下肢訓練器,歡迎閱讀。

  康復器材下肢訓練器

  我國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心腦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人數也急劇增加,其中由脊髓損傷、腦血管意外、腦外傷、腦卒中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人數在逐年上升。另外,運動、車禍、骨科疾病、肌肉萎縮等也導致大量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

  肌電生物反饋與綜合康復訓練結合法

  在運動療法基礎上增加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患側下肢脛前肌的肌力,抑制小腿三頭肌的牽張反射,降低其肌張力,糾正異常的運動模式,促使患側下肢分離運動的產生,從而促進患側下肢運動功能的恢復。

  肢體的功能綜合康復訓練對大腦的功能改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功能康復訓練可加速大腦組織中側支迴圈的建立,促進病灶周圍的腦細胞的重組和代償,有利於發揮腦組織的“可塑性”。

  康復訓練設計的站立、步態、上下樓梯訓練能促進步行能力的恢復,建立正確的步態姿勢,鍛鍊了協調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活動質量。這種結合療法可改善腦卒中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減輕日常生活能力障礙程度,促進肢體肌力的恢復。

  鍼灸聯合康復訓練法

  鍼灸治療具有調和經脈疏通氣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腦血管意外患者腦部血液迴圈,可增強腦皮質的電活動。

  此外,區域性不同鍼灸方法還可以增強或減弱肌張力,啟用腦卒中偏癱患肢感覺和運動能力,促進患肢恢復,配合臨床康復治療可利用機體反射功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一定程度上實現皮質功能重建,促進患肢產生主動活動,增強患肢的協調控制能力,最終恢復患肢運動功能。

  電刺激療法

  20 世紀 60 年代,Liberson 首次利用電刺激腓神經成功地矯正了偏癱患者足下垂的步態。研究表明,FES 通過電流脈衝序列來刺激肢體運動肌群及其外周神經,能夠有效地恢復或重建截癱患者的部分運動功能,是重要的康復治療手段。

  步態康復訓練法

  根據下肢康復程度的不同,臨床遵循由減重 -常規 -負重的步行訓練過程。減重訓練可以很好的實現下肢障礙程度比較嚴重的患者的康復; 常規訓練一般是針對患者下肢障礙程度比較輕的; 負重訓練是針對下肢障礙程度較輕或者快要康復的患者。而減重下被動步態訓練是目前患者早期介入治療的有效的方法。

  負重步態康復訓練

  有臨床研究表明,常規平衡訓練法與患側下肢為主的適度負重訓練均可改善腦卒中患者等的平衡與步行功能

  常規步態康復訓練

  常規步態訓練一般在對某種新訓練方法探索的時候而作為對照組,以此作為比較。常規步態訓練法能提高肢體肌力,促進運動模式的再學習及多方向的反應能力,增加下肢負重能力。它可以是在下肢康復早期作為對照組,也可以在早期的減重步態訓練下得到康復後,做常規的步態訓練。

  減重步態康復訓練

  減重下被動康復訓練是目前患者早期介入治療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源於 1982 年 Rossignol 等人用脊髓損傷的貓所進行的步行訓練實驗。目前應用於下肢康復訓練的機器人是在減重步態訓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智慧訓練系,系統既可以模擬正常人的行走姿態,又可以承擔一部分的人體重量,可用以對下肢有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