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手抄報有關圖案

  為了培養和激發小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成從小讀書的好習慣,品味閱讀帶來的樂趣,做讀書手抄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讀書手抄報的圖案一

  讀書手抄報的圖案二

  讀書手抄報的圖案三

  讀書手抄報的圖案四

  讀書手抄報的圖案五

  讀書手抄報內容:魯迅少年時代的故事

  童年時代,魯迅常跟母親住到紹興鄉下安橋頭外婆家裡,後來又到皇甫莊大舅父家裡寄居。安橋頭、黃甫莊都在紹興昌安門外水鄉,寬狹縱橫的河流靜靜地流過村邊。魯迅喜歡到鄉下去,他把那裡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嶄新的世界。因為在這裡不僅可以免讀深奧難懂的《四書》、《五經》,還可以同農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網的河上去划船、捉魚、釣蝦,去欣賞帶著點點漁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鵝、牧牛、摘羅漢豆,呼吸清新的空氣……

  每逢村子裡演社戲的時候,魯迅就和小夥伴們一起搖船兒來到半個在岸上、半個在湖裡的戲臺前面,看武功演員翻筋斗。有時,他還和農民的孩子一起學演戲、扮小鬼。他們在臉上塗上幾筆彩畫,手握一杆杆鋼叉躍上臺去,愉快地玩耍著。

  農村,對少年時代的魯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這片自由的天地裡,魯迅不僅學到了許多社會知識和生產知識,還和農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逐漸瞭解了農民勤勞、質樸的性格,同時也看到了舊社會階段壓迫、階級剝削的血淋淋的事實。魯迅和農民的孩子常唸誦的一首漁歌中,就有這樣的悲慘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兩天不下河打漁,餓得發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要哭出聲。”這些對魯迅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魯迅知道農民“是畢生受著壓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鳥並不一樣”。

  讀書手抄報資料:讀書的意義

  你問到了“讀書”對現代人尤其年輕人的意義,這正是我想說的。

  在我看來,閱讀,不僅是一項生活內容,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的知識構成、價值判斷、審美習慣,多來自於閱讀。我是上世紀60年代末生人,我的青春期沒有網際網路,我是在讀書中長大的,它幫我完成了和歷史上那些優秀人生的交往,有了書,你就不孤獨,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領略全人類的精神地理和心靈風光。

  在這個電子媒介時代,我尤其推崇紙質閱讀。撫摸一本好書,目光和手指從紙頁上滑過,你內心會靜下來,這是個儀式,就像品茶,和一個美好的朋友對坐,氤氳嫋嫋,靈魂遊弋,你會浸在一個瀰漫著定力和靜氣的場中。而瀏覽網頁,不會有這感覺,你只想著快速地擄取資訊,一切在急迫中進行,這就不是飲茶了,是咕嘟嘟吞水。紙質閱讀是有附加值的,它會養人。

  讀書不是查字典,不要老想著“有用”,其價值不是速效的,是緩釋的,是一種浸潤和滲透的營養,一個人的心性和氣質哪兒來?就是這樣薰陶出來的。古人說,“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過去不解,後來我懂了。一方水土一方人,“閱讀”即一方水土,水土的效果取決於你的書籍質量和吸收能力。

  有位大學生去遠方支教,一個荒涼空曠之地,來信問帶什麼書好,我想了想,說:若你只帶一部書,那就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吧,它的精神體魄能激勵你變得強壯,它能像體能教練一樣輔導你,讓你美好而自足地面對世界,不再盲目求教或求助於他者。

  就精神的端莊和美感而言,我推崇羅曼·羅蘭和茨威格,我稱之為“人類作家”,亦即前面說的第三類。茨威格,是對我有貼身影響的作家這種影響,某種程度上和“精神體質”有關,或者說,他是我的“過敏源”,我反應大,其文字有一種罕見的高尚紋理,有一種抒情的詩意和溫潤感,他對熱愛的事物有著毫不吝惜的讚美,尤其對女性,極盡體貼與呵護,很紳士、很君子,他是天然貴族,我欣賞他的心性和教養,我高度信任他的文字,這種感覺在別人身上很少獲得。

  讀他們的時機越早越好,一旦你讀了大量流行書和快餐書之後,即很難再領略其美感,因為你的口味被薰得太重了。

  一個人,拿什麼來為自己奠基,拿什麼做“人之初”的精神功課,很重要。

  我對年輕朋友說,趁青春,多讀幾部優秀長篇。據我的體會和觀察,一個人30歲後,很可能無緣長篇小說了,不單少了閒暇,更重要的是沒了心境,沒了與之匹配的動力和好奇心,沒了那種全神貫注、身心並赴、如飢似渴的狀態。讀長篇是大投入,需要一種生活節奏和內心節奏來配合,長篇是一種“慢”、一種“長途”,讀它是一場漫長的精神徒步,要求你不功利、不急躁,體力和心力都充沛,需要你支付一份絕對信任……而30歲後,人似乎不願再把自己交出去了,少了一種對事物的迷戀能力,疑心重,拒召喚,畏懼體積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