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痙攣綜合徵有什麼症狀

  盆底痙攣綜合症是排便時,盆底肌肉收縮而不鬆弛的功能性疾病,而盆底痙攣綜合症有什麼症狀呢?又該如何治療?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盆底痙攣綜合徵的症狀

  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約為1:2;均有排便困難、不適和疼痛等症狀;排便2~3日1次。可有腹脹、便血和長期便祕,用力排便時,腹內壓增高,使會陰下降,導致盆底肌張力逐漸減弱;會陰部神經可能同時受到損害;也可發生其他繼發性變化***如腸疝、內臟下垂等***,肛門指診有直腸前突,粘膜鬆弛或內痔及外痔等。

  肛管直腸指檢會感到肛管緊張度增高,恥骨直腸肌肥大、質較硬,可以發現患者在做模擬排便動作時,外括約肌、恥骨直腸肌有明顯的反常收縮。肛腸壓力測定顯示肛管靜息壓及最大縮窄壓均較高,模擬排便時壓力明顯上升,括約肌長度可達4~5cm。氣囊排出時間延長或不能排出。

  盆底肌電圖檢查見外括約肌、恥骨直腸肌模擬排便時放電頻率明顯增多,且為干擾相。結腸運輸時間顯示直腸滯留。排便造影有“擱架徵”,可見肛管直腸角在用力排便時不但不增大,反而會縮小。

  盆底痙攣綜合症的飲食注意事項

  1、多吃粗纖維的食物

  因膳食纖維在腸道中吸水,使糞便體積和重量增大,刺激腸蠕動,滑瀉糞便,促進排便。如:韭菜、芹菜、小白菜、香蕉、桔子、冬菇、木耳、蕎麥、燕麥片等都是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

  2、增加飲水量

  每日飲水6~8杯,膳食纖維在腸道吸收水分後膨脹,使糞便軟化,刺激腸蠕動。

  3、多食蜂蜜、芝麻

  不僅營養豐富,也是潤腸通便良藥,早晚各飲蜂蜜水一杯或香油10~15毫升加入蜂蜜5~10毫升調和後空腹服用,對防治便祕極為有效。芝麻宜洗淨,炒熟,研碎再食用,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盆底痙攣綜合症的治療方法

  1、肌電圖***EMG***生物反饋療法

  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用Myotron220肛塞電極測肌張力,通過對數轉換成數值顯示每3s的平均值。在插入電極後患者用力排便9~12s。如果數值增加,表明肌肉收縮,便可明確診斷;如果在收縮期間數值下降,必須放鬆。通過EMG反饋,口才可逐步體會正確收縮時的感覺,並且漸漸學會運用正確的收縮機制。第二階段用燕麥粥刺激排便。如果收縮方式正確,那麼燕麥粥就能排洩出來。這個階段繼續使用EMG反饋進行加強。第三階段,要求口才每餐之後上廁所,用最大的力氣排5次,並且要求患者集中精力正確地收縮舒張,其目的是幫助糞便的形成和增加患者的便意。

  2、氣囊反饋療法

  患者自己放鬆外括約肌,把導管插入直腸內約8cm,然後再向所囊注入約20ml氣體,至少10s之後再把氣囊慢慢地拔出,拔出氣囊的同時用力做排便動作。患者必須學會正確地收縮和舒張才能輕鬆地完成這些動作。在用力的時候拔出氣囊有助於患者形成正確的反饋。

  3、神經調節療法

  在普通麻醉下,確定S2、S3、S4神經根的位置,對雙側S3神經根給予亞慢性刺激。導針必須插入到皮下,因為在麻醉情況下,患者可能會有早期電位遷移。治療所用的電壓是1~10V,頻率20Hz,一般單側的亞慢性刺激持續4~14天,雙側埋入式電極進行的長刺激可持續7~26天。研究表明,會陰傳導到脊髓最痛地區域是盆底,如果刺激與脊神經後根感覺神經纖維的面板分佈區一致,那麼神經調節對盆底痙攣綜合徵的疼痛療效很好,便祕症狀也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