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綱要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正式頒佈了,這標誌著我國的幼兒教育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學習新《綱要》心得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有些教師往往會忽視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形式,將個人主觀意見強加於幼兒;沒有做到真正傾聽幼兒每一句話,分析他們的想法等。通過今天聽周叢笑老師對新《綱要》的基本結構和指導思想的講解後,新《綱要》則較多的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語,這既突出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興趣等方面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理念,這樣一來使我更加明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這一準則。也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教育教學與幼兒之間真正的關係。在接下來的教學管理中,我還將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以幼兒學習興趣為目標,正確引導幼兒學習。

  常言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就是指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幼兒期是人生學習的最初階段,這個時期的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應該在一種輕鬆、愉快,並且適合他們的環境中積累知識經驗、發展智力,而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這時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可以使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因為幼兒只有充滿興趣,才可能做到堅持不懈地去探索某一件事。

  二、善於觀察,做好幼兒的支持者。

  幼兒存在個體差異,教師不該只進行橫向比較,在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堅持鼓勵幼兒,努力瞭解孩子,給能力較弱的幼兒投去更多關愛和鼓勵的目光,會使他們更有自信。並與家長做好交流配合工作,使家長理解幼兒園教育的理念和要求,通過家園共育,使幼兒得到提高和發展。

  三、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幼兒的合作者。

  這個問題值得教師們注意!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重視所學內容是否學會,畫得像不像、算術題是否作對,注重了幼兒學習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是:要麼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幼兒卻被動壓抑、失去了學習的快樂和學習的主動性;要麼幼兒無法完成學習任務,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厭倦、消極甚至放棄。兩者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人格成長都非常不利。教師不要用自己的態度思考和要求孩子,因為幼兒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他們成長的規律和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儘量做到輕鬆、愉快,創設幼兒喜歡的學習方式,如:遊戲、講有意義的故事來吸引幼兒,並在活動中做好幼兒的合作伙伴,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共同完成,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幫助能力較強的幼兒更有所提高。培養幼兒自主探索的慾望,學會如何學習及對學習產生興趣。

  篇二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也不落於人後,深入的學習了《新綱要》精神。以下就我所學習的《新綱要》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

  在以前的教學理念中,教師通常被公認為是主動的,幼兒是被動的,教師以灌輸為主,以幼兒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為主,往往弄得教師教得很累,幼兒學得也很累。隨著教育質量的逐步提高,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2001年教育部頒佈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進一步明確了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教育內容與要求,組織實施以及教育評價等多個問題。新《綱要》充分肯定了幼兒教師在教育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師應提高自己的素質,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自從學習新《綱要》以來,我堅持貫徹它的精神,階段性地總結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經驗。

  同時,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和實踐者,因此評價教師的工作必然成為教育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傳統的教育評價是以管理者為主的教育評價,管理者往往以權威的身份評價教師的工作,用統一的標準來評價教師的工作,並簡單地把評價結果與教師的利益掛購,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懲。人為地惡化了幼兒園管理人員與教師的關係,使大多數教師對評價工作產生了反感,喪失了工作的積極性。而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它反映了現代教育評價在重視各類人員參與評價的同時,更注重評價者——教師的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並且把被評價者——教師的自我評價與評價者的評價意見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不僅有利於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及時進行監督和評價,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在評價活動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評價工作得到教師的支援,並始終在一種友好和信任的氣氛中進行,這樣評價十分有利於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自覺進行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

  另外,《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老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所以,我們更要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發展。與此同時,《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的確,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們要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援。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教育工作。以上是我對新《綱要》的一些心得體會,我是一名年輕的教師,在許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之處,但我有信心在《新綱要》的指引下,在領導同志的指導幫助下,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兒教師。

  篇三

  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個性和業務方面的獨到優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於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並善於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著創造力。

  教師對學生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並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說,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並善於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範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為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裡得到學生的認同。

  除此之外,學校必須花大氣力,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學習,不斷提升知識層次;學校必須開齊開足各門課程,平等對待,並配齊配足專任教師;學校必須積極開展各類教育教研活動,鼓勵教師大膽探索教育教學藝術,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經驗;學校必須制定一整套實施素質教育的規章細則,導引教師,指導學生,素質教育的質量才能真正提高。

  總之,通過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使自己的思想不斷進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