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課前預習導學案

  金色花主要學習什麼內容?同學們又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點?教師不妨做好教案引導孩子們做好課前預習。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指 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理解詩句中限制、修飾性詞語的表達作用。3、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

  學習重點:體味詩歌思想感情,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學習難點:聯絡生活,細緻深入地體味親情之愛。

  學生自學

  一、朗讀課文,注意標畫、識記文章中的重要字詞。

  二、讀熟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注意語速平緩、口齒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語氣語調。

  三、再 讀課文,能夠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自學檢測

  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匿 笑 沐 浴 祈 禱 花 瓣 菡 萏 欹斜

  1、 合語境,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我暗暗地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2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

  3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

  二、每個小組兩名學生範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圈畫錯誤並積極發表意見。

  第二課時

  【合作探究】

  1、閱讀《金色花》,討論

  1 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讓媽媽知道?

  3為什麼媽媽說 “ 你這壞孩子”?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2、閱讀《荷葉 母親》,討論

  1文章寫蓮,先作平平淡淡的敘述,“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園裡蓮花有很多,只擇其中兩朵來寫,這裡作者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這樣有什麼作用?

  3“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 ”如何理解? 在文章結構中有何作用?

  4作者在風雨中幾次看紅蓮,當時的環境是怎樣的? 紅蓮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精讀精煉】

  閱讀《金色花》 ,回答下 列問題。

  1. 小孩子領受著母愛,那麼他想著怎樣回報母親?

  2、作者為什麼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3、“我不告訴你,媽媽。”回報媽媽的愛,為什麼又不告訴媽媽?

  4、媽媽稱他“壞孩子”,“壞”是什麼意思?

  5、這首詩用童稚的想象,細膩地刻畫了孩子什麼樣的心理,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主題閱讀】

  紙船印象

  ⑴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有的熱鐵烙膚,記 憶長存。有的像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而有一些事,卻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 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似不見。童年的許多細碎事物,大體如此,不去想,什麼都沒有,一旦思想起來 ,便歷歷如繪。

  ⑵紙船是其中之一,我曾經有過許多紙船,在童年的無三尺浪 的簷下水道航行,使我幼年時的雨天時光,顯得特別地亮麗充實,讓人眷戀。

  ⑶那時,我們住的是簡陋的農舍,簷下無排水溝,庭院未鋪柏油,一下雨,便泥濘不堪。屋頂上的雨水滴落下來,卻理直氣壯地在簷下匯成一道水流,水流因勢而定,或急或緩,或大或小。我們在水道上放紙船遊戲,花色斑斕者,形體怪異者,色派儼然者,甫徑下水卻遭沉沒者,各色各樣的紙船或列隊而出,或千里單騎,或比肩齊步,形形色色,蔚為壯觀。我們所得到的,是真正的快樂。

  ⑷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因為它們大都出自母親們的巧思和那雙粗糙不堪,結著厚繭的手。母親折船給孩子,讓孩子在雨裡也有笑聲,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淹死的可能,母親們心裡正掛記這些事,煩亂憂愁不堪,但她們仍然很平靜和氣地為孩子折船,折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

  ⑸童年舊事,歷歷在目,而今早已年過而立,自然不再是涎著臉要求母親折船的年紀,只盼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折出一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往風雨的船,如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

  1.從文段內容上看,文章表現了哪些愛

  A.母親對子女的愛 B.子女對母親的熱 愛 C.孩子對雨天的喜愛

  D.母親對紙船的喜愛 E.孩子對紙船的喜愛

  2.“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句中“這種美麗的感情”指代什麼?

  3.“母親們心裡正掛記這些事”句中“這些事”指什麼?

  4.文中劃線句子的深刻含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