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語文素質能直接地影響著學生學習其它學科的能力和水平。做語文手抄報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的圖片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圖一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圖二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圖三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圖四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圖五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圖六

  關於初一語文的手抄報的資料

  一、歇後語積累

  1 紙糊房子 —— 不容人

  2 紙糊洋娃娃 —— 肚裡空

  3 蜘蛛走路 —— 私絲連私絲

  4 芝麻地裡打鑼 —— 敲到點子上

  5 芝麻地裡的爛西瓜 —— 數你大

  6 賣瓦盆的 —— 要一套有一套

  7 賣瓦盆的摔跟頭 —— 亂了套

  8 賣蝦的不拿秤 —— 抓瞎蝦

  9 賣鹽的喝開水 —— 沒味道

  10 賣棺材的咬牙 —— 恨人不死

  二、猜字謎

  人稱大王牛在旁打一字 —— 謎底: 牷

  東風有信無人見打一字 —— 謎底: 諷

  七十乘六打一字 —— 謎底: 較

  永恆的太陽打一字 —— 謎底: 昶

  先硬後軟打一字 —— 謎底: 砍

  有帽子不要圍巾打一字 —— 謎底: 冒

  立嫡以長不以賢 打一字 —— 謎底: 競

  頭頂雲天,腳踏大地打一字 —— 謎底: 工

  三、成語典故

  【成語】: 董狐之筆

  【拼音】: dǒng hú zhī bǐ

  【解釋】: 後人對那些公正不偏,不因為各人的好惡或利害關係,而捏造不實言論的人的稱呼。

  【成語故事】:

  董狐是春秋時晉國晉靈公在位時的一個史官。

  晉靈公年紀很輕就繼位為國君,不但幼稚,而且十分驕橫。例如他在高臺上用彈弓射擊行人,以此取樂;他的廚子因為煮熊掌煮得不合口味,一生氣竟把廚子殺了。國相趙盾,屢次勸諫,只是不聽。起初他還嘴上承認錯誤,表示願意改正,不過說完也就算了;到後來,非但毫不認錯,反而懷恨在心。他幾次三番設計謀殺趙盾,沒有成功。趙盾看看形勢很危險,只得逃出都城,暫時躲避到外地去。這時,趙盾的堂兄弟趙穿,趁晉靈公在桃園裡喝得大醉的當兒,密派心腹甲兵,發動突然襲擊,把晉靈公殺死了。趙盾得到這個訊息,立刻趕回都城,另立晉成公為國君,繼續擔任國相,主持國政。

  這一件事,史官董狐把它記入史冊時,寫道:“趙盾弒其君。”在封建時代,殺死帝王或尊長叫“弒”,是一種大逆不道的罪行趙盾見了,大驚,立即向董狐解釋,宣告自己並無“弒君之罪”。董狐說:“你身居相位,出走既沒有走出國境,回來也沒有懲辦凶手,這弒君的罪名,你不負該由誰負!”《左傳·宣公二年》,載有這段故事,並且說,孔子對於董狐曾稱讚道:“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直書事件的實質而不加隱諱。”不過,孔子也稱讚趙盾,說道:“趙宣子即趙盾,古之良大夫也,無法受惡冤枉得了個惡罪名;惜也,越境乃免可惜啊,他要是離開了本國,他就沒有責任了。”

  孔子的這段評論是否正確,姑且不說它。但後來稱讚良史公正的史官,就因此叫做“董狐”。唐朝人吳兢,撰《武后實錄》,其中有指責張說的述評。後來張說官至“中書令”,位同宰相,請吳兢刪改原書中的有關述評,他不肯。當時人們因此稱他為“今董狐”。

  不隱諱任何人的錯誤、缺點,有什麼說什麼,毫無顧忌,把真實的情況大膽公正地直寫出來,這樣的文筆,就被稱為“董狐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