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會議精神學習心得

  通過這次的領導幹部會議精神學習,對待穩定工作,我們讓群眾走進政府,實行接待群眾“首問責任制”,力求從細微之處體現對群眾人格、權利、地位的尊重,使他們充分享受當家做主的權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8月3日,市局召開全市系統幹部大會,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集中學習省委書記袁純清在全省幹部大會上的講話、省局上半年工作總結省局局長王正喜的講話等會議精神,會議要求,全市質監繫統廣大幹部職工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會議精神,把袁純清書記在全省領導幹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到每一位幹部職工,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袁純清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要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搞好創先爭優暨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和質量提升活動等各項專題活動。

  通過學習,使我對講話感受頗深,要想落實好學習與“爭先創優”這一活動 必須把時時刻刻把學習與“爭先創優”當作日常工作來抓,不能當作一個口號來喊,就必須結合“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的工作思路,這也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要確保我們的工作能圍繞這一工作思路,我們必須把學習與“爭先創優”活動融到實際工作中去。

  一、求真務實創先 營造學習爭優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大家充分認識了這次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在我所掀起了一片創先爭優、爭當先進、創造優秀的熱潮,營造出學先進、趕先進、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風氣,人人記了學習筆記,做到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在全所實現樂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和群眾反映好一支技術過硬的隊伍。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二、圍繞檢驗創先 服務質量爭優

  創先爭優活動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延展和深化,是保持和發揮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加強檢驗質量,是一個檢驗員的基本職責,我們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用,就要體現在保證檢驗質量上。離開檢驗質量搞活動,就會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黨員、幹部不會贊成,群眾也不會響應,就沒有生命力。所以我們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著力在檢驗質量上下功夫,認真開展好創先爭優活動,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三、科學技術創先 穩步推進爭優

  現在我們檢驗任務還很重,壓力還很大,要確保年度檢驗任務完成,我們還要在技術方面狠抓提高,從檢驗技術著手、認真學習先進技術、提升檢驗檢測水平。人人在技術創新方面做先行者,在抓工作推進方面去爭優,確保檢驗任務圓滿完成,給市局黨組和所領導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篇2

  今天下午,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傳達貫徹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精神。全國政協委員、省委、市委書記唐一軍主持會議並講話。市領導裘東耀、王勇、餘紅藝、陳奕君等出席會議。市政協主席楊戌標,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會副主任宋偉分別傳達大會精神。

  唐一軍指出,今年全國兩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全面深化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國深入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學習好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對於我們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紮實推進新發展理念在寧波的生動實踐,奮力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唐一軍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迅速組織傳達學習,深刻領會把握全國兩會精神,切實把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國兩會精神上來。要把學習全國兩會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密結合起來,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決策部署緊密結合起來,與全面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強化“四個意識”,推動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唐一軍強調,要認真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繼續強化“雙底線”管控,精準有效破解經濟執行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全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振興實體經濟、推進“拆治歸”、抓好改革落地、辦好民生實事、維護社會穩定,在確保實現“開門紅”的基礎上實現“全年紅”。

  唐一軍強調,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要煥發幹事創業激情,把重實幹、抓落實作為主旋律,只爭朝夕抓落實、開拓創新抓落實、親力親為抓落實、撲下身子抓落實,努力交出一份讓中央和省委滿意、讓寧波人民認可的答卷,全面展示新班子的新面貌、新氣象、新作為。

  市級領導班子成員,市中級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退職未退休的市級領導同志,擔任過地市領導職務的老同志,區縣市黨政正職,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主要負責人,市直及部省屬駐甬單位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篇3

  9月14日上午,中共河北省委在河北會堂召開全省領導幹部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領導同志對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安排部署近一時期的主要工作,省委書記張慶黎作重要講話,總結了今年以來的工作,分析了當前形勢,並對做好今後的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全力以赴抓發展,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圓滿實現; 二是盡心竭力抓民生,確保向人民群眾的承諾全面兌現;三是毫不鬆懈抓穩定,確保全省社會局勢安定和諧;四是從嚴要求抓黨建,確保黨委換屆和經常工作兩不誤兩促進。這次會議規格高、規模大,內容豐富,是解放思想、振奮精神、轉變作風,加快發展的動員會,鼓勵會。 通過學習,我對講話感受頗深,尤其對各級各級領導幹部提出的提高責任意識的內容很受鼓舞。領導幹部一定要把責任看得很重很重,把時間抓得很緊很緊,進一步增強“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鬆不得”的責任感和“停不得”的使命感。把所有的事都分分類,排排隊,提要求,定時限,一切工作都要按時間運作,一切行動都要按時間執行,一切方面都要按時間規範,一切結果都要按時間檢查,講究科學、拼命工作,往前做、往深裡做、往實裡做,抓緊抓緊再抓緊,具體具體再具體,落實落實再落實,集中奮戰一百天,全力實現全年的各專案標任務,以優異成績向省第八次黨代會獻禮。省書記的講話要求在耳畔迴響不斷,趕超跨越、奮勇爭先的工作精神召喚著每一名百姓的公僕,立足本職,崗位奉獻。要想落實好會議精神,我們就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的工作思路,這也是做好

  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要確保我們的工作能圍繞這一工作思路,把“緊迫感” “危機感”“責任感” “使命感”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去。 當前縣委正在開展機關作風整頓,作為黨員幹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敢於面對面做群眾工作,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進一步把我們黨密切聯絡群眾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第一、要牢記宗旨,心裡裝著群眾。

  “百姓心中有桿秤”。群眾在我們心裡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必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決策、抓工作、辦事情要首先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著眼於廣大群眾的願望和要求,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以民為重、富民為先,既注重增加財政收入,又注重增加農民的收入;既注重提高gdp增長速度,又注重提高社會就業率;既注重發展傳統農業,又注重發展現代農業;既注重發展第二產業,又注重發展適宜就業的第三產業,力爭讓廣大群眾儘快富起來,錢包鼓起來,生活好起來。

  第二,要放下架子,敢於面對群眾。

  放下架子並不意味著威信的喪失。幹部越熟悉基層,體貼民意,在工作中就越有發言權,群眾也就越尊重和信賴幹部。放下架子,要從面對面接待上訪群眾開始,消除黨政機關的神祕感,讓來訪群眾都能直接走進機關,與領導幹部零距離接觸,面對面反映問題。要積極推行黨員旁聽黨委會、支委會,公民旁聽政府、村委會的辦公會等制度,不涉及保密問題的事項全部向群眾公開,使各項決策充分體現群眾意願。同時,要公開回應群眾的諮詢和投訴,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幹部與群眾直接交流的良好平臺。

  第三,要以民為本,充分尊重群眾。

  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群眾賦予的,沒有任何理由輕視群眾。極少數幹部從骨子裡瞧不起群眾,甚至認為基層群眾素質低、“老敗

  興”,不能與“我”為伍。這是極其有害的,實質上是“官本位”意識作祟,是黨性不純的表現。鄭培民同志奉行“萬事民為先”,優秀共產黨員巨粉娥說“老百姓的事比天大”。他們遇事徵求群眾意見,尊重群眾意願,體現了從心底對群眾的尊重。對待穩定工作,我們讓群眾走進政府,實行接待群眾“首問責任制”,力求從細微之處體現對群眾人格、權利、地位的尊重,使他們充分享受當家做主的權利。

  第四,要邁開腳步,經常深入群眾。

  善於深入基層做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黨的領導幹部決不能高高在上,整天置身於酒桌飯局,周旋於老闆、“大款”之間,而要更多地深入基層一線和廣大群眾中間,滿懷熱情地為群眾排憂解難。要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經常邁開腳步,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大的地方去理順情緒,到工作

  推不開、情況複雜的地方去開啟局面。要下大力氣解決文山會海問題,減少應酬接待,減少迎來送往,使領導幹部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基層調查研究。要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有和藹可親的態度,有公道正派的作風,有廣博的知識,增強親和力,使群眾願意說實話、說心裡話,這樣才能縮短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慮,幫民之所需,真正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援。

  第五,要撲下身子,全心全意服務群眾。

  “德莫高於愛民,行莫高於利民。”領導幹部為群眾多送一份溫暖,群眾對幹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幹部多盡一份職責,就為黨多增一份光彩。要堅持以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準,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態度,誠心誠意地為老百姓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使群眾利益得到切實維護和發展。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財力、物力、政策,把工作做深入、做紮實、做細緻,把方便讓給群眾,麻煩留給自己,辦出讓群眾滿意的事情,為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當前,要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把“用水難”、“行路難”、“發展農業產業難”和“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上學貴”等問題解決好,尤其要關注困難群眾,切實把他們的工作生活安排好,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