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堅守共產黨人信仰信念宗旨發言稿

  共產黨人的信仰信念和宗旨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我對系列講話進行了系統學習。做為一名組工幹部就學習習講話進行了深學、細照、篤行。

  一要增強黨性意識,補足基礎“功課”。“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思想是行動的“前沿”,抓好組工幹部思想理論建設,是強化組工幹部黨性修養的基礎,作為組工幹部必須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夯實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培養高尚情操;必須不斷加強黨的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深入領會馬克思理論的精神實質;必須學習建黨、建國以來,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光輝成就,更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切實增強黨性意識、宗旨意識、看齊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

  二要增強服務意識,攝足服務“本領”。作為一名組工幹部是黨員之友、幹部之友、人才之友,尤其作為一名基層組工幹部更是處在服務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第一線,更應該在如何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上,想的多一些,抓的實一些。因此,組工幹部要多率先到基層一線,注重從基層一線全面掌握實地資料,在基層實踐中找準服務群眾的重點,挖掘破解工作難題的良策,提高組織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和群眾對組織工作的滿意度。切實把組工幹部“下基層示範抓引領”活動真正融入到組工幹部黨性修養當中,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瞭解基層的真實情況和迫切訴求,培養同群眾的深厚感情,紮紮實實地為基層做一些實事,在為民服務最前沿,著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

  三要加強擔當意識,練足工作“本領”。組織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千頭萬緒、任務繁重,組工幹部要具有擔當的意識,更要具有擔當的勇氣、底氣和正氣。在工作中會有很多的矛盾和困難,需要解決、克服,這必然要求組工幹部要敢作敢為、勇於擔當,對待工作雷厲風行地抓、理直氣壯地管,看不準不下手,看準了不放手,抓不好不鬆手。在踐行信仰的過程中,要漸漸地練就了“看家本領”,成為熟悉組織政策的“業務通”、 熟悉組織人事的“活字典”、熟悉組織工作的“多面手”,從而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平凡的崗位上創出不平凡的業績,實現人生價值。

  四要增強清廉意識,加足正風“後勁”。抓好組工幹部黨性教育,是強化組工幹部黨性修養的助力,要以史為教,深入學習黨的優良傳統,在工作中堅持“對已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在生活中堅持“自潔、自律、自重、自勵”,時刻繃緊清正廉潔這根“弦”,切實增強履行“十嚴禁”的自覺性,甘為他人 “做嫁衣”,做人梯,為各類人才成長鋪路搭橋;在踐行信仰中自築“防火牆”,自設“高壓線”,淨化思想,清醒頭腦,真正在實踐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人。

  篇2

  從走出大學校園,踏上工作崗位至今已有十個春秋。駐足回眸我的成長經歷,是讀書讓我在事業發展的道路上,腳步邁得更加堅實有力,頭腦變得更加清晰明智,目光放得更加深長久遠,信仰變得更加堅定執著。在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之際,我認真閱讀了《中國共產黨黨史》,再次回顧了黨的發展歷程。雖然對於黨的歷史,我並不陌生,但每一次的學習和回顧,帶給我的總會有新的體會與收穫。

  這本書是一幅展示中國共產黨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而努力奮鬥的立體式畫卷:它記錄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過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它記錄了我們黨領導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它記錄了我們黨歷經無數坎坷曲折,最終打破了錯誤思想的禁錮,實行改革開放,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領中國走進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時代。

  從嘉興南湖的鏗鏘誓言到“八一”南昌起義的第一聲槍響,從遵義會議的力挽狂瀾到陝北窯洞的運籌帷幄,從太行山下的抗日烽火到微山湖畔的凱歌嘹亮,從天安門城樓的莊嚴宣告到改革開放的波瀾壯闊,這一步步跨越穿過時空的隧道,在歷史的長河中定格,猶如一座座不朽的豐碑。從1921到2011,九十年的風雨兼程,充滿了坎坷滄桑,九十載的風雲鉅變,鑄就了的輝煌偉業。中國共產黨這90年曆史,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告別屈辱落後的歲月、迎著民族復興的曙光奮勇前行的90年;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昂首闊步地走向現代化夢想的90年;是我們黨積極應對各種艱難險阻、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的90年。

  作為一名跨世紀的年輕人,我出生於改革開放後,成長於80後,工作在00後。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黨領導中國人民翻身鬧革命的血雨腥風和槍林彈雨,也不曾親眼目睹黨是如何帶領中華民族戰勝三年自然災害和粉碎“四人幫”,結束十年,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但我卻親眼見證著我們黨推行改革開放偉大決策以來,中國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蹟與神話,親身感受著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所帶給每一箇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公平正義與民族尊嚴。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鏡子,也是一本飽含哲理的教科書。通過這次黨史學習,讓我從思想到靈魂再一次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先進的思想、偉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事業的洗禮。我不僅受到了深刻的啟迪和寶貴的教益,而且從中汲取了前行的智慧和力量。細細品讀我們黨28年的革命歷程、30年的建設歲月和32年的改革開放,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是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憶往昔崢嶸歲月,望未來任重道遠。身為環衛戰線上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對我而言,重溫黨史,就是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潔”的職業精神,全心全意奉獻社會,服務為民。重溫黨史,就是要努力提高黨員自身素質,切實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修養,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立足環衛崗位,增強服務本領,努力成為環衛戰線上的一名排頭兵;重溫黨史,就是要積極樹立黨員自身形象,始終發揚“肯吃苦、講奉獻、勇創新”的新安環衛精神,做優環境促發展,創先爭優做表率;重溫黨史,就是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豁得出去,真正做到一名黨員服務一崗、影響一片、帶動一群。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經革命戰爭的嚴峻考驗,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和改革開放的創新實踐。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歷史的目光正注視著我們,時代的重任在召喚著我們,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讓我們在鮮紅的黨旗下宣誓:堅守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堅持共產主義的偉大信仰,堅定中華民族崛起的信心!用青春、智慧和生命抒寫下一個中國傳奇!

  篇3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排在首位,足見其重要性。為官先修身,對於黨員幹部來講,嚴以修身既是立身之本,也是幹事創業之基。那麼,我們又如何做到嚴以修身?我想從“信仰、信念、信心”三個角度出發,圍繞“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來談一下自己關於“嚴以修身”的學習體會:

  一、堅守信仰,常修為政之德

  一何為信仰?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決定著人生髮展的方向。人一旦樹立了信仰,也就樹立了價值羅盤和人生航標。那我們共產黨人的信仰是什麼呢?曾明確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有句話說得好,“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仰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一個共產黨員,信仰缺失,理想缺位,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變質、貪婪、墮落和腐化。回看那些落馬黨員幹部的腐敗軌跡,腐敗行為的發生,無一不是把共產黨人的信仰拋到了九霄雲外,“骨頭”變軟了,最後滑向犯罪的深淵。因此,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必須堅守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政治靈魂,才能永葆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標。

  二如何信仰?

  將共產黨人的信仰,形象地稱為“總開關”。趕考路上,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我們又該如何扭住“總開關”,堅守崇高信仰,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一是要補精神之鈣。堅定的理想信念從來不會自發產生。修煉“金剛不壞之身”,首先要學好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切實以理論上清醒保證信仰上堅定。當前,要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並與讀經典學哲學結合起來,切實掌握認識和分析問題的銳利武器,提高明辨是非美醜的實際能力,始終保持不可動搖的政治立場和不可撼動的政治定力。

  二是要樹黨員之魂。現在,我們有些黨員幹部忘記了共產黨員的特殊身份,黨齡往上漲、黨性往下滑。黨員意識淡薄,是黨員思想上的“水土流失”、精神上的“麻痺頹廢”,任其發展、危害甚大。我們每位同志都要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不能忘了入黨誓言、不能忘了黨員標準、不能忘了黨員義務,要經常想一想當初入黨為什麼、現在為黨做了什麼、將來給黨留下什麼,真正以實際行動為黨員這一稱號增光添彩。

  三是要立道德之本。德是百行之首、立身之基。毛主席講,“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可見,黨員幹部講道德,既是立身做人的需要,也是黨的事業的需要。然而道德塑造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長期積澱,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把道德修養作為終身課題,用德給言行上把鎖、加道崗,以德律己、以德礪行、以德服人,切實當好全體幹部職工的精神嚮導和道德模範。

  二、堅持信念,常立奮進之志

  哲學家康德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個是頭頂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對共產黨人來說,頭頂的星空,是信仰;而心中的道德,便是信念。

  我認為,信念是信仰的外在保障,是意志行為的基礎。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就會堅持追求、永不言倦;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就會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救死扶傷是醫生堅持的信念,傳道授業是教師堅持的信念,保家衛國是軍人堅持的信念。正是信念的支撐,進一步推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持續發展。要做到堅持信念、常立奮進之志,從你我而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要為黨盡忠。忠誠不是空洞口號,為黨盡忠不是虛幻的、縹渺的、遙遠的,而是現實、直接的、具體的,它體現在“四個全面”的重任上,體現在對崗位職責的敬業奉獻上。我們要在風險考驗面前敢衝鋒、重大任務關頭敢擔當,以奮進狀態狠抓各項工作求實落實。二要為民盡心。為民服務是黨員幹部的第一追求。能否心繫群眾、服務人民,是衡量黨員幹部是否合格的試金石。“德莫高於愛民,行莫高於利民”,時刻謹記我們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三要為職盡責。“在其位,謀其政”,作為黨員幹部,要時時刻刻把自己的職責銘記於腦、牢記於心。我們要牢固樹立“無功就是過,不進就是退,平庸就是錯”的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既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又當好推進建設發展的“拓荒牛”。

  三、堅定信心,常存為先之念

  信心是對信仰、信念的自覺體認與堅守。明代哲學家王守仁曾經說過,“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向所底乎。”信心是激發幹勁、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動力所在。而我們的信心是從何而來?

  黨的報告深刻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並鮮明提出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三個自信的科學內涵及其內在邏輯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與之相對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這“三個自信”也是有機聯絡的整體,歸結起來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這種自信建立在活生生的實踐之上,展示了中國人的底氣、志氣和勇氣。我們要自覺增強“三個自信”所傳遞的志氣、底氣和勇氣,更要將其當作一種真理性的認識,真正轉化為更加堅定的政治信仰,更加積極的精神狀態,更加主動的工作實踐。

  其次,讓我們從自身思考,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應該如何堅定信心,增強自信,率先垂範,發揮表率作用。第一,精神狀態要好於人。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沒有一點精神什麼事情都無從談起。尤其是領導幹部,應該要幹出點名堂來,創出點業績來,吃得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堅韌之苦,吃得了“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勉之苦,始終保持那麼一股衝勁、闖勁、拼勁、韌勁。第二,能力素質要高於人。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就要做到對上當好參謀,對下做好服務,對外搞好協調,對內帶好隊伍。“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心”。黨員幹部只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才能起到重要的示範和導向作用。第三,自身要求要嚴於人。20歲時,曾國藩立志修身,改名“滌生”,意謂洗滌改過重生。為了“滌生”,曾國藩一生都在用幾近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我時常也會反省,這幾年做官為政的要求有沒有鬆懈、幹事創業的標準有沒有降低。“打鐵還需自身硬”,我想,只有用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更有信心做好分內事、當好領路人。

  四、信仰、信念、信心是安身立命的“壓艙石”

  人不能沒有信仰,有信仰才會有信念,有了信念,才會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有了信仰、信念、信心,才會不為富貴所淫、不為貧賤所移、不為威武所屈。模範的事蹟感人肺腑,榜樣的精神催人奮進。這些先進“嚴以修身”的表率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程序中,信仰、信念、信心是安身立命的“壓艙石”,是人生航程的“校正儀”。

  不過,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沒有實踐,信仰會淪為思想的“空中樓閣”;沒有堅守,信念成為務虛的“紙上談兵”。堅守信仰、堅持信念、堅定信心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向,前提是“知”,關鍵是“做”,我們必須知行合一、躬身實踐,決不能只嚴在嘴上、修在面上。我們每名黨員幹部都要自覺加強主觀世界改造,錘鍊堅強黨性,端正價值追求,純潔道德操守,不斷打牢模範踐行“三嚴三實”的思想政治基礎。

  信仰是一種方向,信念是一種執著,信心是底氣。希望大家能夠堅守正確的方向,堅持前行的執著,堅定為政的底氣,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