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經驗交流演講稿

  演講稿應該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要做到這點,除了觀點、道理要能為聽眾接受以外,演講稿還要寫得充滿感情,用情來打動聽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和辛苦的汗水是不會收穫的。當然想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使每個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是每個班主任的願望,也是所有科任教師的願望。

  一、為人師表,率先垂範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級織單位,而班主任和科任則是這個單位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學生素質,陶治學生的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裡和學生接觸的時間長,在學生面前自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範學生的行為,首先規範自己的行為,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教育他們熱愛勞動,耐心幫助別人。

  二、建立班級制度。我一直認為,一個班級應有健全的制度,這有利於良好班風的形成。在建立各項制度的同時,我也建立了相應的獎勵機制。在班級中設立了進步獎、優秀獎及監督臺。每月評選一次,通過一次次班會的說教,讓學生清楚自己和同學的差距是多少,老師可以給予小結和鼓勵,以此來激勵學生。

  三、正班風,樹威信。良好的班級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班風。因此在每學期開始,我就適時地召開家長會,學生、家長、班主任三者統一思想,達成共識,使班級的班風積極向上,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教師的教育教學目的明確;家長的協助目的明確。在家長面前全班同學便紛紛制定個人目標和階段目標。大家齊心協力,刻苦學習,互幫互助,班上形成了一股濃郁的學習氛圍。家長們看到這樣的班集體,作為班主任的我自然而然就在家長們的心目有了一定的威信。

  四、關愛學生。在物質上給予幫助。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和愛護。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支援。在學習中那些學習差的;退步的;考試發揮不好的;有困難的;無母愛的等等。我常常用語言開導、鼓勵、教育他們,不斷與他們談心,這樣即掌握了他們的心理活動,又消除了他們的精神壓力,還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在學習上不偏袒、不歧視、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從談話中關愛學生,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談話要找準時機,要在適當的氛圍中進行。在學生遭到變故惶恐不安時、在學生百無聊賴不思學業時,

  五、發揚民主精神,保持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班主任是學生的偶像,學生對班主任有著苛刻的要求與標準。因而,要真正讓學生聽從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作為班主任必須發揚民主精神,保持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表現為: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向學生全面而深刻地展示自己,讓學生佩服你,信賴你。在活動時,適當地投學生所好,與學生談論他們感興趣的人和事,與學生尋找共同語言。比如,有的同學喜歡打乒乓球,我就利用課外時間和學生們地起玩,在彼此的活動交往中加深理解與信任。充分發揚民主精神。我每月搞一次匿名摸底調查,讓學生把想說的話和班裡面發生的事情的看法、對老師的意見和風議都寫下來。然後經過認真認真整理及時處理和糾正。並對提出好的見議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一來,在班上形成了一股“給老師投紙條”熱,大都是些對班級管理中的意見以及對老師的一些看法,而且有的學生還能主動反映班級中的違紀事件。這些都給我管理班級提供了幫助。

  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尚需不斷地磨練提高。我希望能吸取到更多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1000字

  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其行為首先表現出的特點是:有理想,愛學生,能為學生的成長奉獻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級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麼,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採取怎樣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為模式呢?綜合班主任工作的過程、方式及職業性質等特點,我以為班主任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勤於深入學生的生活。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實質,就是按照預定的目的,依據一定的原則、程式、方法、手段,對班級中的人、事、物進行計劃和調控。而有效的計劃和調控,必須建立在對班級及學生的瞭解和研究的基礎之上。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的那樣,要想從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須從一切方面瞭解人。實踐證明,班主任走進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全面瞭解學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狀況、健康狀況、生活經歷、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及生活環境等,有利於掌握班級總貌、特點及基本傾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

  同時,在與學生日常的實際接觸中,能及時地把握班級的動態,對班級新出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隨時予以具體的引導和控制。目前,我國不少學校在實施班主任管理的過程中,提出班主任參與學生活動的多種不同的“到位”要求,並以此作為班主任工作評估考核的重要內容,其意義正在於督促班主任變間接、簡單的“遙控式”管理為直接、具體的“走動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觀性和盲目性。

  當然,班主任的“走動式”管理決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與學生情感交流、對學生循循善誘的過程。當今的青少年學生與過去的學生相比,心理上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們打成一片,參與他們的各種活動,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點。班主任如果能抓住這一契機,深入學生,對他們充滿熱情,那麼學生便會對他***她***產生心理認同,“親其師,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勤於觀察。

  要獲得關於學生的第一手資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時時注意、處處發現,比如,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注意狀況、情緒表現、答題的正誤和角度、作業的質量和速度,在課外活動中觀察學生的活動能力、意志品質、個性傾向、人際關係和集體觀念;在家訪中觀察學生的家庭表現、家長對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全國優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師從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露出的一絲怪笑,訪到了該生與社會後進青年的祕密交往。姚亞平老師從家長為孩子繫鞋帶的極普通的小事,發現了獨生子女教育的嚴重問題。可見優秀班主任總是一位優秀的觀察家,他們不僅勤於觀察,而且目光敏銳,能從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或是極微小的情緒變化上,感知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把握偶發事件的蔭芽,及時採取針對性教育和防範措施。

  勤於觀察有助於班主任從觀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對學生質的認識,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而複雜的個體,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現不盡相同,班主任只有經常地、有目的地反覆觀察學生相同與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從外部的種種表象中洞悉學生內心世界的本質,也才能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進行“長善救失”的教育。

  三、勤於捕捉與學生交談的機會。

  班主任整天和學生打交道。一方面,在瞭解學生的過程中,交談可彌補眼觀之不足,拓寬獲得學生資訊的渠道,避免瞭解學生過程中的“暈輪效應”;另一方面,交談在說服、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能收到鞏固和強化學生知行的效果。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從曉理、動情到導行的過程,理的闡發、情的表達、行的引導,往往要藉助於語言“媒介”來實現。稱職的班主任無不與學生有大量的語言交流。他們或及時向學生傳遞國內外的最新資訊,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或提出敏感的人生問題供學生思考,給學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對學生所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讚賞,對偶發事件進行藝術處理和巧妙的引導……這些在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生活等諸方面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言傳”而非空洞的說教,其薰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切不可等閒視之。

  四、勤於用自己的雙手給學生做出示範。

  在學校,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是班主任,學生受班主任的影響也最大。學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聽其言,還會觀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動做出榜樣,使學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產生影響學生的巨大效能。有一位班主任接了一個差班,學生大多有隨手扔紙團、紙片的不良習慣,這位班主任既不批評,也不言語,而是躬身--撿起印有泥跡的廢紙,送到教室後面的“衛生角”。

  從此後,教室地面開始清潔起來。在以後學校教室衛生隨機檢查中,該班積分總居榜首。正所謂“話說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學生工作面廣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須抓住每一個“用手說話”的機會,做到手勤。比如,清除衛生死角時,首先扒開又爛又臭的陳年垃圾;放學了,隨手關上一扇門窗;走進學生宿舍,調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主題班***隊***會上,主動寫幾個瀟灑的美術字;體育比賽中,及時為學生遞上一條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為學生裝上一塊檔風的窗玻璃;學生髮燒了,用手測一下學生的額溫……諸如此類的細節 和動作,都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進而產生“無聲勝有聲”的獨到效果。

  五、勤于思考。

  班主任要將班內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處於不斷髮展變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會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創造性和高度複雜性的勞動。因此,開動機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靈魂。

  範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晚上好!

  說句實在話,此時的我坐在這裡既感到惶恐又感到緊張。惶恐的是我到目前還沒有取得非常優秀的成績,距離領導和學生的要求還很遠;緊張的是在坐的老師和領導都是班級管理的行家裡手,我的發言無疑是班門弄斧。本著學習的原則,我願意借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再把所做的事情加以體味,用來求教方家。眾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蕪雜,我覺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輿論引導,樹立良好班風。

  在集體中,健康的輿論能扶正壓邪,鼓舞人心,成為形成和鞏固班集體的強大力量。特別是在剛開學,必須迅速地在班級樹立和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這樣就能讓班級一開始就保持一種精神飽滿、積極向上、人人爭當先進的積極態勢。由於是新同學、新老師、新班級、新環境,因此班主任必須針對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恰當而又靈活地採取有效途徑培養正確、健康的輿論,必要時可通過“強行推動、強行入軌”來抵消和壓制不健康輿論的消極作用,引導學生向著老師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老師首先要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多觀察,多談心,學科老師要多交流,這樣就能夠給學生恰如其分地評價,從而讓他們在一開學就能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品德目標。其次,及時組建優良的班委會,讓那些品學兼優、集體榮譽感強、做事認真負責的學生當班幹,為學生起模範帶頭作用,有機地協調師生關係,並切實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上學期我嘗試著在班級裡實行“一塊牌子,三套班子”管理模式,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即班級裡面有三個班長,由他們自己再選擇同學參加班委會,這樣班級裡面實際上有三個班委會,讓他們輪流值周,每三週讓全班同學對他們的“執政水平”進行評比,第一名的班委會成員將受到老師的表揚並優先參評各類先進。這樣既擴大了班幹部的任職面,又調動了班委會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再次,建立激勵機制,班級出臺了《小組考評細則》、《學生作業檢查登記》、《班級先進評選辦法》等規章制度,從而讓值周班幹能夠做到賞罰分明,獎懲有度,從各個方面去引導鼓勵學生,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時間一長便可形成事事有人做,個個都爭先的良好局面。

  二、學習輔導,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學生在校主要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一個班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學習成績的影響。初中學生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求知慾強,但由於學習基礎、家庭環境、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的成績會相對落後或不平衡,從而會產生一種失敗者的心態,這時如果他們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鼓勵,便會無所適從或自拋自棄,要改變這種狀況,除了給他們指出人人都能成為成功者,都有成功的希望之外,還必須加強輔導,具體幫助。我在班級裡面提出“班級無差生”的概念,就是讓學生知道本身的學習不存在差別,差別的僅是學習態度,我又提出了“態度決定一切”的口號,我對學生說我看你們的 進步是過程重於結果,只要你態度端正,努力學習,我就會承認你是我的最好學生。在每一次的月考和週週練之後,我都會幫助學生分析他們的成績變化,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愛護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同時做好學生學習的“排程師”,協調各科作業情況,合理安排時間,並及時帶著學生的意見要求與科任老師共商改進辦法等。

  三、心理疏導,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身心正處於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在心理上表現出半幼稚、半成熟狀態,懷文中學的學生家庭多半很優越,很容易受到家庭的過分溺愛,社會的不良影響,往往使他們好逸惡勞,自我意識過重,承受能力極小,心理素質較差等。面對著學校的種種要求,沉重的書包,飽和的時間安排,有些學生往往會走向極端,一種是過份服從和依賴,唯恐做得不夠,整天只是機械式地埋頭苦學;另一種是認為自己無法成才,成功無望,而對老師的教育反抗仇視,為所欲為,大有“唯恐天下不亂”之勢,學習上只是敷衍,這些都是學生不良心理品質的表現。班主任應及時順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髮展規律,採取個別談心,開展集體活動等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調適,在上學期我採取了電話談話的方式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就是利用星期天給一些學生打電話,和他們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在談話中瞭解他們的心理困惑,然後再適當地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以上僅是我的一點做法和嘗試。最後我想借著這樣的機會,向上學期給予初一13班無私幫助和指導的領導表示真誠的感謝,13班所取得的成績更凝聚著13班全體老師的心血和汗水,我想代表那一班學生向這些老師表示最真摯的感謝。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