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演講稿

  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良好的文明習慣要從小抓起。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寒假期間,我讀了《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這本書,書中“小小故事會”為我們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的美好與感人,而“學習好榜樣”中那些鮮活的榜樣事蹟深深地感動了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誠信老爹”吳恆忠爺爺,他在困境面前不退縮,勇於承擔,信守承諾。

  在我們的社會上、生活中一個個誠信的故事正在演繹,一首首誠信的歌謠正在唱響。但是,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也時有發生,就拿我們熟悉的校園來說,雖然考試時老師反覆叮囑我們一定要獨立完成,但是仍有個別同學存在著作弊現象。再拿社會來說,黑心的飯店為了節省成本,牟取暴利,將地溝油作為食用油來用,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另外報紙上報道的房地產開發商拖欠農民工工資……這些都是不誠實、不守信的現象。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力杜絕這一類事情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實事求是,誠信待人,誠信待物,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記得有一次語文考試我考了98分,試卷發下來後,我發現居然有一處填空中字寫錯了,老師沒改出來,“到底是告訴老師還是不告訴老師呢?”我心裡七上八下,猶豫不決。於是,我將這個“祕密”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做人要誠實,這比什麼都重要。”第二天早上,我便拿著試卷去了老師辦公室,王老師表揚我:“你很誠實,很棒!”記得還有一次,同學邀請我星期天下午去他奶奶家做客,我高興地答應了,後來想起來那天下午是要上興趣班的,考慮到已經和同學約定好了,於是便讓媽媽提前給老師打電話請假,因為一旦承諾的事情,不論有多忙,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做到誠信,這樣才不會失掉信用。

  雖然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待“誠信”二字,但在我眼裡這兩個字是美好的,它像小鳥,為我們銜來誠信的種子,播種在心田;它像陽光和雨露,滋潤這顆種子,這顆種子就會在我們的心裡紮根發芽,茁壯成長,開滿芳香的花朵,結著香甜的果實,因為我堅信“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所講的題目是《明禮知恥,崇德向善》。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美德世代傳承。明五禮、知五恥對個人是品德修養;融入到社會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具體體現,是維繫社會正常生活和良好風氣的豐厚滋養;上升到國家是興旺發達的有力保障。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主要講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求學的故事。楊時幼時聰明好學,人稱神童,可他一生潛心攻讀,因在一個問題上與學友的看法不一致,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就去找著名的程頤老師請教。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的在門外等候著先生醒來。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進屋。後來,楊時成為“程學正宗”。“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一同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與關羽、張飛冒著大風大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外出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

  不在家,就催著要趕快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劉備第三次去請諸葛亮。到那裡後,見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在門外等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來談話。 “三顧茅廬”成了恭敬的典範。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在他四歲時的一天,適逢他祖父的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酢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他把它分了。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把大的分給別人,唯獨給自己留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低,人有老少,尊敬老人敬重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孔融讓梨的故事,便成為了尊長的典型。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足智多謀的上大夫藺相如,還有一位英勇善戰的大將軍廉頗。因澠池相會藺相如被封為上大夫,廉頗很不服氣,就對他人說:“我出生入死,立下了許多戰功,而藺相如只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官居我之上。倘若讓我遇見,我一定要當面羞辱他。”藺相如聽說以後處處忍讓他。身邊的人都說他太膽小了,藺相如一笑,問大家:“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厲害?”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啦。”藺相如又道:“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我想到,秦國不敢攻打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我們兩人要是爭鬥起來,敵人就要來鑽空子。所以,我不能忘掉國家的安危啊!”這話傳到廉頗的耳朵裡,廉頗很慚愧,於是光著脊背,揹著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負荊請罪就成了謙讓團結的象徵。

  我們學校,同學們對尊師、尊長、恭敬、謙讓團結的踐行,已經成了一道明禮的獨特風景線。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以一顆明禮的心對待我們身邊所有的人,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作為精神引領,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學習,樹艱苦奮鬥之風,做勤勞節儉的人;講健康,樹崇文尚潔之風,做健康開朗的人;講誠信,樹誠實守信之風,做正義坦蕩的人;講秩序,樹禮讓和諧之風,做遵紀守法之人;講奉獻,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願服務的人。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希望同學們都積極努力,為樹立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作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結束了!

 篇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愛祖國,愛家鄉”,是仁人志士永恆的話題,一個黃毛小丫頭似乎不該在這裡誇誇其談;“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是哲人聖賢不變的追求,一個乳臭未乾的小丫頭豈能在這裡巧舌如簧。

  我就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我想說:明禮知恥不僅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也是我們中學生德立人生、自我發展的標杆。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明禮知恥,對個人是品德修養,融入到社會生活,是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是維繫社會正常生活和良好風氣的豐厚滋養。

  “忠孝仁義,德之順也;悖傲無禮,德之逆也。順者福之門,逆者禍之府。”

  同學們,我們是新一代的中學生,我們的道德素養直接關係到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面對“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時代潮流,我認為,我們必須德立人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積善成德,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道德的人。

  一個沒有忠孝仁義的人,絕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忠孝兩全、仁至義盡的人。

  也許有人會說,“忠孝”是“老古董”,其實不然,時代不同,“忠孝”的涵義不同。在今天,中學生的“忠”,既是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和敬仰,更多的是對自己職責的擔當——忠於中學生的職守——做人成才。實現“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中學生的職責就是努力學習、刻苦拼搏,德立人生、學以致用,以優異的成績和真才實學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我就是這樣踐行的。在學習中,我擁護黨的領導,自覺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以積極、樂觀、嚴謹、刻苦的心態對待學習,以良好的行為表現和成績體現對黨、對祖國的忠誠和敬愛。因此,我上學期統考統評語數英全班第一、全科總分第二,並被學校評為“進步之星”,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一個終於職守的人,是懂得孝道的人。我是個13歲的小女孩,我家是一個四口之家的和諧家庭。爸爸媽媽是很孝敬老人的人,他們給我的耳濡目染,我受益匪淺。作為孩子,我們對父母和老人的孝敬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是理解心、敬愛心。我家世代隸耕,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淳樸善良的農民,我們的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一絲一縷也物力維艱。我年紀雖小,但我懂得父母的艱難。因此,我珍惜父母給我的一切,在家裡,我是個小乖乖,從小就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生活簡樸,在生活上從不給父母提無理的要求;在社會、在學校,我遵守社會公德,文明有禮;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勤奮學習,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不打架鬧事,更不私自外出上網或結交不良少年,從來不給父母添亂或製造麻煩。

  同學們,這就是我的孝心,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也是可以做到的。百善孝為先,我相信,擁有了這樣的孝心,我們就是善良仁愛的孩子。

  那麼,什麼是“仁”呢?

  “仁者,愛人”,孔聖先師的告誡如雷貫耳。我爸爸媽媽相敬如賓,和和睦睦,孝敬老人,友愛鄰里,扶危濟困,給我們兩兄妹樹立了仁者愛人的榜樣。從他們那裡,我體悟了“仁”的深刻內涵:仁者,要自尊自愛,要孝敬父母老人,要關心愛護鄰里,要關愛朋友,團結同學。我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當班幹部,始終對自己的職責和榮譽特別的珍惜,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而且對學困同學給予學習幫助和精神鼓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同學和老師的信任,因此,直到小學畢業,每年都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或“優秀班幹”。

  無愛心的人,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愛惜的人,是不可能愛他人的,愛黨、愛祖國、愛人民更是一句空話。

  我們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的一代新人,沒有經歷過艱難困苦的磨練,更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很多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們的物質生活富裕了,但是,我們的精神生活缺失了。我們享受著“兩免一補”和“營養餐”,可是,不少人不懂得知恩圖報,不懂得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懂得擔當,“懶、貪、奢、浮、愚”不以為恥而反以為榮。

  學習上吊兒郎當、得過且過、懶裡懶散,遲到、早退、曠課習以為常;課堂或呼呼大睡,或嬉戲打鬧;作業馬虎,抄襲成風;考試作弊,弄虛作假。生活上浮躁虛榮,追求吃喝玩樂、奇裝異服,一個個奇形怪狀;營養餐白花花的大米飯隨處亂倒,不知珍惜,更不懂得感恩黨和政府的關懷。

  同學們,道德的榜樣就在身邊,恥辱也在身邊,明禮才能知恥,讓我們共同攜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文明有禮、有德有才的人。


看完“”的人

1.明禮知恥國旗下講話

2.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演講稿

3.中學生崇德向善演講稿

4.崇德向善演講稿範文

5.小學生崇德向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