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教師演講稿

  四有教師都是哪“四有”呢: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這是對老師的新標準,新要求。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有關四有教師的演講稿,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去年的九月份,我終於如願考進教師隊伍,心裡充滿了無限的欣喜,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三尺講臺一展身手。然而,角色的驟然變換,陌生的工作環境,師生間的彼此磨合,讓我一度茫然無措。我很矛盾,作為一個新老師,我該如何快速投入教學?

  那一天,是一位同期進來的新老師的公開課。抱著看一看的學習態度,我隨同大夥來聽課。講臺上的女老師聲音甜潤溫和,姿態美麗大方。活潑精彩的課堂,竟引得聽課老師們全體進入情境,一起朗誦、思考、學習。從此讓我記住了出手不凡,一鳴驚人的柯傑蓮老師。我恍然大悟:我缺失的,不正是年輕人該有的活力嗎?我該學習的,不就是這份對工作的熱忱嗎?我要努力的,不也是這種和諧融洽的師生互動嗎?

  當我面對一個個鮮活可愛的面孔和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時,我總是一次次默默的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好老師呢?就在教師節前夕,到北師大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理想信念,是好老師的人格基石。只有一個抱有理想信念的老師,才有可能在孩子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夢想要以夢想去點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喚醒。教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才會燦爛,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

  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正如指出的:“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試想,一個品德惡劣的老師如何去教導學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正如烏申斯基所言:“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作為“人之模範”的教師,你的一言一行帶有強烈的示範性。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就必須處處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標尺。

  在我讀大學時,老師跟我們說過這麼一句話,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所以身為一名老師應該要有紮實學識。這種知識不僅包括自己的本專業的知識,同樣包括其他科目的知識,要做到“博學”。面對當前的資訊化時代,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日益多元、各種新知識不斷湧現,做一名好老師,必須具備紮實的學識,努力提升自身的學識魅力,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綿延不絕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和自身的專業成長。

  陶行知先生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愛是教育的靈魂。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還記得2013年9月1日,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顯得那麼的侷促和緊張。但講臺下那七十多雙眼睛所傳遞的好奇、信任與敬佩,讓我暗暗地鬆了口氣。然而他們很快發現了我的友善,對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戲。

  對此,我怒不可遏,將他們狠狠地訓斥一頓。從此以後,課堂紀律明顯好轉,但我也發現,孩子們眼中的光芒在漸漸消失。我的心不禁顫動起來,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時一位老教師及時解開了我心中的困惑,熟知孩子心理的他告訴我,其實孩子們並不是真的想搗亂,而是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引起老師對他的注意。他還給了我一劑“靈丹妙藥”——“愛心”,只有用無私的愛教育每一個學生,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一年多以來,我時時刻刻都在用心詮釋這兩個字的真諦,用我的愛心感化、教育每一位學生。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是一群學習者。“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牢記的囑託,不負人民的厚望,讓我們一起為開創國家和民族的美好未來築牢希望之基。讓我們在“四有”的路上努力追尋,成長自己,收穫快樂,成就教育夢想!

  篇2

  在演講開始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嗎?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從事教育吧;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從事教育吧。”當時的我,聽得雲裡霧裡。如今,從教兩年多,再次回味這句話,我幡然醒悟。原來,在教育的世界裡,也有冰火兩重天。

  有人說,教師是單調乏味的。每天上課下課、批改作業、輔導後進生,直線型的工作軌跡永遠一成不變;也有人說,教師缺乏快樂。每天和那些什麼也不懂的孩子一塊兒,看著他們把作業本弄得一團糟,聽著耳邊刺耳的喧鬧,你永遠也別想找到片刻的寧靜;還有人說,教師是清貧的,你無法天天坐到優雅的西餐廳喝下午茶,不能穿著流行色讓心靈縱情放飛於清風車影中……

  這些說法似乎不無道理。然而,這真的是教師的全部嗎?真正的好教師不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不會以消極的情緒影響學生,更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灰暗枯燥。

  到底怎樣才算好教師,習給了我們答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教師有理想信念,就是要全心全意,堅持信仰;有道德情操,就是要不偏不私,公平公正;有紮實學識,就是要精博併兼,達觀至善;有仁愛之心,就是要大愛無悔,深仁厚澤。

  做一個好教師,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撲在廢墟中,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有生命體徵,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早已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他的手臂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他的妻子鄧霞和唯一的3歲兒子也在地震中遇難。“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在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有一位開國少將甘祖昌。他的夫人龔全珍,隨將軍紮根山村幾十年,把大半輩子獻給了教育事業,生活簡樸卻格外熱心助人,年屆九旬仍不忘弘揚正氣,被譽為“永葆本色的將軍夫人”。她說:“屬於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更要珍惜寶貴的時間,多做些對教育、對群眾有益的事。”她說:“祖昌走了,但他把寶貴的精神留給了我們。只要還能動、還能講,我就要把他為黨為民的事業繼續下去!”為了崇高的信仰,龔全珍老人始終堅守在教育的道路上。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教師。2013至2014學年,我校評選出了十位首屆最美教師。有“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趙海亮老師,也有“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的文慶紅老師;有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科研、強化教學質量管理的李鵬老師,也有已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25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蘭玉仙老師;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在用行動踐行“四有”。

  當一個好老師不容易,雖只在教育行業工作兩年多,我也看到了許多感人的事蹟:有的老師家裡孩子小,孩子生病顧不上,卻不忍耽誤學生一節課;有的老師白天上班、批改作業,晚上還得繼續備課、修改導學案,直至深夜;有的老師長年堅持帶畢業班,經常不能準時下班;有的老師放棄休息時間值日巡邏,只為學生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三尺講臺融進的是辛勞,是陶醉;融進的是師德,是師魂!正如在座談中所言:“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老師們!時代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科學發展觀為我們拓開了一條教改之路,呼喚著我們去探索、去創造。讓我們團結一心,攜手並進,凝聚你我的真心,用這顆飽含著理想、道德、學識的仁愛之心,去迎接學生的信心、勇氣和力量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感謝大家聆聽!

  篇3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用愛撐起孩子的一片天。

  教師這一職業極為普通,普通得猶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然而平凡而普通的教師卻用愛鋪就了孩子的成功之路。中國近代教育家夏XX在《愛的教育》一書中曾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能讓我們感受到教育中的愛極為重要,也只有在愛中,教育才能發揮它積極的作用,才能創造孩子的幸福。

  汶川地震那天,XX鎮中心小學的張XX老師。正跪撲在教學樓一角的廢墟上,用雙手緊緊抱住兩名孩子,背影如同一隻展翅護雛的雄鷹,但是他的手臂僵硬了,救援人員不得不含淚將她的雙臂鋸掉,保全兩個孩子的生命。還有譚XX老師,教學樓頃刻間坍塌,毫無防範的瞬間,正在上課的他本能地撲向一張課桌,張開雙臂護住身下的四個學生,當譚老師的遺體被發現時,他仍然保持著生前雙臂張開的姿勢。48歲的代課女老師杜XX,地震時,她趴在瓦礫中,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各拉著一個孩子,胸前還守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是什麼讓他們在生與死之間,毅然為了孩子的生而置自己的生死於不顧呢?對,是他們對學生的那種無私的愛。危難時刻,見證了師魂的偉大;生死關頭,彰顯著人性的力量。

  記得,我還在XX中學任教時。有一個初二的學生,家裡僅有一個年邁的父親陪伴,一到開學報名時,父親總會拄著柺棍,行走很遠的路程陪孩子到學校報名,看到他從一個原本白色的黑熟料袋中掏出幾百塊錢時,發抖的手讓我們看得如此的心酸。然而更為心痛的卻是他的班主任,她是中途才接班的,或許是之前早已任課的緣故,所以這位老師對孩子十分的瞭解,也十分的同情。

  老師決定每星期給他20元錢,作為生活費,但是幾個月過去了,孩子與老師交心時,告訴老師,她給的錢一分沒花,一直存著,他還對老師說:“老師,我知道了,不是有錢才能讓自己抬頭做人;沒有錢,我們同樣也能快樂的生活、也能快樂的學習。”老師很欣慰。因為他的愛,學生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努力,成績也在不斷的提升。XX中學是一所鄉村中學,所以學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疼愛,加之家庭的貧困,讓大多數孩子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或許我們不能對每一個孩子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但是我們也會盡力的去幫助最需要幫助的孩子。

  愛,是讓人幸福的一種最完美的體現。教育中,我們更需要尋找這份特殊的幸福感。托爾斯泰認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麼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對於學生,愛就是一種親近,就如父母的愛,只有讓學生真正的感受了那份愛,他們才會安心的學習,才能喚醒那些“沉醉”在自卑中的人。又像巴特爾說的:“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教師給予學生的愛,就如溫度讓冰融化一樣,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他們享受愛的過程。

  我們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愛的傳播者。我們只有在教育中付出愛、傳播愛、激發愛,讓學生享受愛,我們就算是成功了一半。或許我們不能讓整個大地灑滿陽光,但是我們卻能用這微薄的力量拯救一棵無力的小草:或許我們不能讓每一株幼苗都長成參天大樹,但是我們卻能讓他們茁壯成長。也許我們不能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鋪就一層鮮豔的紅地毯,但是我們卻能見證他們生命中的每一次優越感,就像天鵝展翅奔向它幸福而美麗的人生。

  老師們,請付出我們的愛,讓我們用愛撐起孩子的那一片廣闊的天空!

  看完“”的人

1.關於四有三者好老師的演講稿

2.四有幼兒教師演講稿3篇

3.做四有好老師演講稿

4.做四有好教師優秀演講稿3篇

5.四有好教師演講稿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