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教師演講稿件精選

  像大海一樣澎湃的是教師的內心,像天空一樣高遠的是教師的胸懷,像高山一樣深重的是教師的恩情。你知道多少四有教師演講稿件?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四有教師演講稿件,希望對你有幫助。

  四有教師演講稿件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講話,做四有好老師》。

  20XX年9月9日,第30個教師節到來前1天,在北京師範大學同師生代表進行了親切的會談。會談期間,習對廣大教師表達了節日的問候,對廣大教師的辛勤工作致以真誠的謝意。習指出,作為一名好老師,應當具備四大特質,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習對廣大教師寄予厚望,希望大家“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

  在學習了習的講話後,作為一名教師的我感慨萬千,從中受到了極大的教育和啟發。我深刻意識到,自己身上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距離四有好老師的標準還相差甚遠。習的講話恰如指路明燈,為我的教師生涯確立了明確的奮鬥目標,使我能夠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拼搏、不斷進取,避免出現迷茫無助、徘徊不前等不良情況。正所謂,當頭棒喝使人警首先,我意識到,好老師一定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作為老師,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傳道,我們教育學生的目的是要教育他們追求真、善、美。我們要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我們要胸懷祖國和民族,要“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教育無國界,但教育者有他自己的祖國!只有真正愛國的人才配談教育!

  其次,好老師一定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條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不僅是學生的楷模,而且還是學生道德的引導人。作為老師,我們要無私奉獻,要以身作則,要成為遵守社會主義道德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模範,成為學生學習和崇拜的榜樣,在金錢、名利、物慾的誘惑面前把握住自己,堅守住自己的人格底線。我們要以桃李滿天下為自豪,要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為約束,盡心盡責地教育學生,培養這些祖國的花朵。作為園丁,對我們最好的回報就是“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一笑解千愁,作為老師,夫復何求?!

  第三,好老師一定要有紮實的學識。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處在特殊的資訊化時代,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要求和挑戰。我們一定要從容面對、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和水平,做到既能授人以魚,又能授人以漁。我們可以嚴厲刻板,但不能學識淺薄。我們不一定能成為無所不知的百事通,但一定要成為學生心目中知識淵博的好老師!

  最後,我意識到,好老師一定要有仁慈憐愛之心。沒有愛的教育,宛如無水池塘,終將枯竭。愛是世界最美麗的語言,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我們一定要有一顆仁慈憐愛之心,一定要熱愛崗位、熱愛學生,熱愛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們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我們要通過欣賞來增強學生的信心,通過信任來樹立學生的自尊。我們要用愛來感化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身心健康、茁壯成長。有愛就有力量,用真愛武裝起來的老師們是戰無不勝的!

  總而言之,我深刻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一定要具備崇高的理想和正確的信念,一定要以身作則、學高身正,一定要充滿愛心、善待學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只有奉獻自己,才能造福社會;只有犧牲自己,才能照亮他人!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歷史不一定會記住我們的名字,但學生必將記住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

  四有教師演講稿件二

  從20XX年9月踏上這三尺講臺,我已經從教12年了。剛開始工作時,心裡就有這樣一個信念:我要把我的每一個學生教好,讓他們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要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自從有了這樣的信念,我不斷地向身邊優秀的同事學習,學習他們對待學生的那份循循善誘,學習他們對教學工作的一絲不苟,學習他們對教育事業的那份執著。

  在一切建設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今天,怎麼做才是一個好老師呢?在第三十個教師節來臨時,主席給我們作出了明確指示:一位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通過認真學的講話內容,結合自己對好老師的理解和追求,我認為:有愛就有好老師。

  愛是一切行動的動力源泉。我信奉著這樣一句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做為一名好老師就是要給學生一些愛心,要關愛每一個孩子。關心他們的冷暖,照顧他們的吃住,優生要愛,差生更要愛,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而不縱,嚴而不凶,愛在細微中,嚴在當嚴處。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麼,你就收穫什麼。對於學生的成長來說,教師的愛心如同陽光、雨露,時時滋潤學生的心田。“愛心”是消除師生之間情感障礙的保證,“愛心”是培養老師與學生的感情,使師生成為“知心朋友”的橋樑。“愛心”是轉變後進學生,使他們良好發展的靈丹妙藥。學生能夠對教師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正是教師無私地向學生奉獻“愛心”的回報。愛心教育強化了孩子們的好行為,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可靠保證。點燃希望之火,揚起生活之帆,讓他們產生積極向上的願望,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一種自尊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出追求新的目標和新的成功的慾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教師就要熱愛學生,而這種愛是艱難的,是無保留的。

  這個學期,從XX教學點轉入一批新同學進入了我們三年級。在第一節語文課上,我發現有一個剛轉入的小男孩,身子瘦弱,單眼皮,一節課他總是低著頭,偶爾抬頭,目光與我相對,也是怯怯地躲開,眼神裡有些畏懼和憂傷。後來我一打聽,這孩子叫吳XX,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條件貧寒,學習成績落後,膽小,不愛說話。從此,我開始留心這孩子。課間找他談話,問問他的家庭情況,和他談談在學校裡的寄宿生活。剛開始他顯得很膽怯,從不敢看我的眼睛,即便這樣,每次我總是用關切的目光注視著他,微笑著和他說話。課堂上,經常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開始他回答的聲音,就像一隻蚊子在嗡嗡,但我從不催促他、批評他。而是耐心地等待,用鼓勵的、期待的眼神看著他,每當他回答正確,我就會表揚他,用肯定的眼神鼓勵他。漸漸的,我發現他上課的時候,那雙小眼睛敢追隨著我,回答問題時聲音變得響亮了。當我們在課堂上講到歡笑之處時,他也會露出羞澀的笑容,我彷彿從這孩子的臉上看到了陽光明媚的春天。當我們看著一個孩子在自己的關懷和鼓勵下,變得自信,那是一件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啊!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的天職,是一種具有大意義的情感活動,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這種愛比父母愛子之心,更集中地反映了社會要求,蘊含著更深刻的社會意義。心理學研究表明:強烈的模仿性是學生的重要特徵,愛則能夠促進模仿意向的產生。當老師真心誠意愛學生,他就能借助情感的觸動與催化,把教師的要求轉化為學生本身的要求,而學生也會因此把老師的要求當作真正的愛護與幫助,不僅聽從教導,而且激起一種感激之情,產生出對教師的信任感。

  作為教師,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用“真情、真心、真誠”去關愛每個學生。用平等和愛來教育學生。一名教師事業上的成就,源於一個“愛”字,愛專業、愛崗位、愛學生,而其中愛學生又是支撐一名教師精神大廈的原動力。因為有了這份愛,荒蕪的土地上才會生長出一片片美麗的園林;有了這份愛,校園裡才會傳播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有了這份愛,我們才會無怨無悔地把青春播種在講臺上,讓豐實的桃李在祖國的大地上散發著芳香;有了這份愛,學生們才會在心頭豎起一座座永恆的豐碑。

  讓我們拿出真心,以真摯的愛,化解頑童之愚頑;以真情的愛,撫平受傷的心靈;以平等的愛,溫暖每一個學生。相信這樣的愛,會讓你贏得學生的愛。只要你願“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你就能演繹出教育路上最絢麗的風采。

  好老師,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心中永遠藏著一份對學生的愛!

  四有教師演講稿件三

  愛,綻放在陽光下

  陽光,一個多麼美好的形象代表!他對每個人都很厚愛而且公平,你看他靜靜地普照大地,人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溫暖。可你知道嗎?陽光,不僅是溫暖源源不斷的傳遞者,更是愛無私奉獻的播撒者。當許多人在幸福地享受陽光般愛的沐浴時,一些人卻在默默地做著陽光的事業。

  xxxx年5月13日22時12分,當搜救人員從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那坍塌了的教學樓廢墟中,搬走壓在一個人身上的最後一塊水泥板時,所有的搶險人員都被震撼、落淚了:那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啊!只見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趴在課桌上。頭上、背上、手上墜滿了磚瓦灰塵和樹木。儘管熱血早已凝固,可依然看得出他曾經拼命地咬著牙,就像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那樣,張開他天使的翅膀。在他的身下,我們找到了四個倖免於難的學生!一時間,譚千秋老師,這個51歲響亮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我們在想那是怎樣的一雙手臂啊?當大災到來時,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把死留給了自己。這是怎樣的一種愛啊?!就讓我們用心來記住,這個用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吧。

  王政明,這個大山裡的代課教師。他把教書當做了生命的一部分。兩個兒子上大學,妻子一個人頂著全家的勞動力,日子過得異常艱辛。但他從不覺得後悔,他認為這一生的堅持是對的。因為是他親手從大山裡帶出了76個大學生!76個,多麼不容易!又多麼自豪啊!

  可當學生一撥撥地長大,我們的王老師卻漸漸地變老了。這個一臉皺紋,背也駝了,憨厚得像個老農民的代課教師,用枯瘦的身軀默默地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著山溝溝裡的教育。他所呈現的愛是艱辛卻執著的愛!

  徐本禹,大家不陌生吧?一個22歲的華中農業大學的高材生,一個本可以有著美好前程的學業,一個被央視“感動中國”人物提名的鄉村支教老師。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說是“小事”,但正是這些有“愛”進駐的凡人小事,卻讓他獲得了“感動中國”這個至高榮譽的提名。他說:“我願意做一滴水,雖然微小,但當愛的陽光照射在我身上的時候,我願意毫無保留的反射給別人。”這位自詡為平凡微小的支教老師就這樣讓我們莫名地感動著。感受他那平凡卻並不微小的愛,讓自己的靈魂經歷一次洗禮,讓愛喚醒沉睡的人性光輝。

  親愛的朋友們,用什麼語言能定義譚千秋老師的價值?用哪些禮物能回報王政明的付出?又能用多少金錢來衡量徐本禹的貢獻?如果不是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愛,對祖國的愛,還有什麼可以讓他們抱守終生?在物慾橫流,利比義重的今天,這些響亮的名字,還有更多我身邊默默耕耘的名字,他們用青春和生命來捍衛職業的聖潔;他們用樸實無華的行動,踐行了做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榮辱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師者之愛,那是這世界上最凝重、最崇高的愛了。像清風,似細雨,像朝露,似晚霞。

  最後,我想用一位哲學家說過的一段話做為今天我演講的結束語: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頭頂上金燦燦的太陽,另一樣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愛!當一個教師終生以愛為行動準則時,他就能與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並肩齊高!我願意做這樣的人!因為只有站在愛的高度,我們才會讓愛的情操,永遠綻放在陽光之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