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一手抄報圖片大全

  製作手抄報,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它能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關於初一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關於初一手抄報參考圖片***1***

  關於初一手抄報參考圖片***2***

  關於初一手抄報參考圖片***3***

  關於初一手抄報參考圖片***4***

  關於初一手抄報參考圖片***5***

  關於初一手抄報參考圖片***6***

  關於初一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寓言故事

  晉獻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國,首先必須經過虞國,但是他擔心虞國不肯答應借路。這時,晉國大臣荀息對獻公說:“您如果肯將垂棘***地名***所產的名貴玉石與屈產***地名,均屬晉國領土***所出的良馬奉送給虞國的國君,然後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會答應的。”

  晉獻公有些猶豫地說:“垂棘玉石是我祖傳的寶貝,屈產寶馬是我心愛的坐騎啊。如果虞國國君收下了我的這兩件珍貴禮物,卻仍然不肯借路給我,那怎麼辦?”

  荀息於是對獻公分析道:“虞國的國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隨便收下我們的禮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寶馬,就一定會借路給我們。至於這兩件寶貝,您有些捨不得,這也不要緊,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裡罷了,遲早還是要歸還給您的。打個比方,我們將垂棘玉石放在虞國,就好比從內室移到了外室;而將屈產寶馬放到虞國,也就好比是從內馬圈牽到了外馬圈一樣。到時候,您如果要把這兩件寶貝取回來,那還不容易嗎?”

  一番話說得晉獻公如釋重負,於是決定按荀息的計謀行事。

  虞國的國君見到這兩件稀世寶物後,有些動心,打算給晉國借路。這時,虞國大夫宮之奇出面勸阻說:“國君可不能這樣做呀!虢國是我們的鄰邦,他們與我國恰似一種脣齒相依的親密關係,如果嘴脣沒有了,牙齒是會挨凍的呀!長期以來,我們兩國在危難之際互相救助,這並不是什麼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戰略上的互相需要啊。而今,您同意給晉國借路,讓其攻打虢國。如果晉國在今天消滅了虢國,我們虞國在明天就會被晉國吃掉,這該是多麼危險的事啊。”

  可是,虞國國君一心貪戀晉國的寶玉和良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阻,給晉國軍隊讓出了一條攻打虢國的必經之路。

  晉國憑藉自己的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很快就消滅了弱小的虢國。在班師回朝之際,又順便剿滅了毫無準備的虞國。為此,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

  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結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後人深思的。

  二、成語故事

  【成語】: 未能免俗

  【拼音】: wèi néng miǎn sú

  【解釋】: 沒能夠擺脫開自己不以為然的風俗習慣。

  【成語故事】:

  魏晉時期有七位名士,他們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向秀、王戎和劉劍。這七人常在嵇康家附近的一大片竹林裡遊玩飲酒,所以人稱竹林七賢。這七賢在生活上都有一些怪脾氣:放任隨便,毫不注意儀容和身份。就拿其中的阮籍來說吧.他喝醉了酒就往地上一躺,也不管那地上乾淨不乾淨,往往好幾天不醒。他聽說步兵校尉衙門能夠釀造美酒,就請求到那裡去任職,以便痛痛快快地喝酒。所以人們根據他的官街,也稱他阮步兵。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叔侄也還都愛好音樂。際籍既能彈琴又能唱歌,阮咸琵琶彈得很好,又精通音律。他特別喜愛一種形似月琴的拔絃樂器,這種樂器據說是他發明的,所以後來被稱為阮咸,簡稱阮。阮氏家族住在同一條街上。阮籍、阮咸叔侄倆在街的南面,阮氏其它兄弟住在街的北面。叔侄倆家境清貧,而街北面的阮氏兄弟卻大都是富貴人。但是,阮籍和阮咸並不因人窮而志短。根據當地的習俗,每年七月六月,家家戶戶都要翻箱倒筐,把所有的衣物都拿出來晒一晒,以防止發黴蟲蛀。街北的那些阮氏兄弟富有,穿的是綾羅綢緞,因此晒出來的衣服光彩奪目,看得人們眼花繚亂。阮咸看到對面庭院裡掛滿了衣服,便對叔叔說:我們也拿些衣服去晒晒吧!可是,他倆找來找去找不到什麼衣服可晒,就把一條粗布的牛鼻褲子用竹竿串起來,高高地掛在庭院中。鄰居見了,對阮咸說:你還是不晒算了,這樣的衣服晒出去太寒酸了!阮咸回答說:這是一種習俗,我們也不能不這樣做呀!就讓它這樣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