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手抄報圖畫

  還在為做數學手抄報煩惱嗎?不知道該寫什麼內容,不知道該畫什麼?那麼,現在小編就來解救你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數學家陳省身的求學故事

  陳省身9歲考入秀州中學預科一年級。這時他已能做相當複雜的數學題,並且讀完了《封神榜》、《說岳全傳》等書。1922年秋,父親到天津法院任職,陳省身全家遷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馬路宙緯路。第二年,他進入離家較近的扶輪中學***今天津鐵路一中***。陳省身在班上年紀雖小,卻充分顯露出他在數學方面的才華。陳省身考入南開大學理科那一年還不滿15歲。他是全校聞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學遇到問題都要向他請教,他也非常樂於幫助別人。一年級時有國文課,老師出題做作文,陳省身寫得很快,一個題目往往能寫出好幾篇內容不同的文章。同學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餘的都送人。到發作文時他才發現,給別人的那些得的分數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愛運動,喜歡打橋牌,且牌技極佳。圖書館是陳省身最愛去的地方,常常在書庫裡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看書的門類很雜,歷史、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他都一一涉獵,無所不讀。入學時,陳省身和他父親都認為物理比較切實,所以打算到二年級分系時選物理系。但由於陳省身不喜歡做實驗,既不能讀化學系,也不能讀物理系,只有一條路——進數學系。

  數學系主任姜立夫,對陳省身的影響很大。數學系1926級學生只有5名,陳省身和吳大任是全班最優秀的。吳大任是廣東人,畢業於南開中學,被保送到南開大學。他原先進物理系,後來因為姜立夫,轉到了數學系,和陳省身非常要好,成為終生知己。姜立夫為擁有兩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興,開了許多門在當時看來是很高深的課,如線性代數、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等。二年級時,姜立夫讓陳省身給自己當助手,任務是幫老師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級的,後來連二年級的都讓他改,另一位數學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報酬10元。第一次拿到錢時,陳省身不無得意,這是他第一次的勞動報酬啊!

  考入南開後,陳省身住進八里臺校舍。每逢星期日,他從學校回家都要經過海光寺,那裡是日本軍營。看到荷槍實彈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揚威的模樣,他心裡很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開。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令他萬分厭惡。從家返回學校時,又要經過南市、海光寺,直到走進八里臺校園,他才感到鬆了口氣。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數學故事:箱子裝了什麼

  三個箱子,裡面裝有水果:一個裝50個蘋果,一個裝50個梨,一個裝25個蘋果和25個梨。三個箱子上各貼了一個標籤,分別寫有“50個蘋果”、“50個梨”、“25個蘋果+25個梨”。現在知道這三個箱子上面貼的標籤都是錯的***標籤與裡面裝的真實水果不符合***。問題是,你最少可以取幾個水果,判斷出3個箱子各裝了什麼?

  答案

  一個就可以解決了。

  先拿“25個蘋果+25個梨”的那個箱子,如果拿出來的是蘋果的話,那麼這個箱子應該是蘋果的。那麼貼蘋果的箱子裡裝的應該是梨,貼梨的箱子應該就是“25個蘋果+25個梨”。

  如果貼“25個蘋果+25個梨”的箱子裡面拿出來的是梨的話,那麼貼梨的箱子就應該是蘋果,蘋果的箱子就應該是“25個蘋果+25個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