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六年級日記

  日記可以些人可以狀物,還可以記述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201X年X月X日 X天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 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篇2

  201X年X月X日 X天

  小熊在山村中開了家水果店。蘋果1粒0.8元,西瓜一顆3.2元。

  山村中的小雞、小貓、小狗等都往小熊店裡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小貓說:“我買蘋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給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說:“我買西瓜3顆,3.2×3=9.6元。”小熊忙得亂七八糟,只好連聲說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陣子,終於可以安靜安靜了。

  不料,狐狸來了,說:“我買20粒蘋果,20顆西瓜。為了方便,我們就算蘋果和西瓜平均數2元。合起來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還拿來計算機算一下,應該是80元,少了40元呀!

  小學生數學日記小熊開水果店:小熊和狐狸不停地爭論,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倆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們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羊伯伯。只見山羊伯伯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你們都上了平均數的當了。”後來,山羊伯伯便一點一點地告訴小熊和狐狸怎麼算。

  原來,應該用乘法分配律,將蘋果的單價加上西瓜的單價再乘以它們總數量:***0.8+3.2***×20=40***元***。

  小熊和狐狸這才恍然大悟,數學在生活中有這麼大的用處,以後應該好好學習數學了。

  篇3

  201X年X月X日 X天

  表姐和我是一對天生的好夥伴,我倆今年同讀四年級,經常在一起生活,學習。

  今天是星期天,我們倆做完了作業,她出了一張口算試卷,說要考考我的口算能力。我接過卷子,一看,試卷上寫著幾十道口算試題。第一行:12×2×515×16180÷4÷5360÷15心想:這有啥難,不過10分鐘我準能搞定它!於是,滿懷自信的我,動起筆來了。不用幾分鐘,我就完成了大部分的題目。還有2道題:3000÷24,3200÷25÷4,這些題把平時挺聰明的我給困住,我絞盡腦汁,想了想,可還是想不出來。想著自己剛才信心十足的樣子,有些沮喪了,於是,只要請教玉玲表姐。表姐見我那麼垂頭喪氣的樣子,就對我說:“來,我來教你。”她拉著我在她旁邊坐下,耐心的給我講解“3000÷24,把它改成3000÷3÷8,不就行了。3200÷25÷4也不難,先用25×4,再25×4的積去除3000,即3200÷***24×4***,不就可以了。課本上不是說:有時一個數連續除以2個一位數,改成除以這個2個一位的積,計算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