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趣味樂園手抄報

  以我一生最好的時光追尋那個目標……書已經寫成了。現代人讀或後代讀都無關緊要,也許要等一百年才有一個讀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如果3只貓在3分鐘內捉住了3只老鼠,那麼多少隻貓將在100分鐘內捉住100只老鼠?

  這是一個古老的趣題,常見的答案是這樣的:如果3只貓用3分鐘捉住了3只老鼠,那麼它們必須用1分鐘捉住1只老鼠。於是,如果捉1只老鼠要花去它們1分鐘時間,那麼同樣的3只貓在l00分鐘內將會捉住100只老鼠。

  遺憾的是,問題並不那麼簡單。剛才的解答實際上利用了某個假定,它無疑是題目中所沒有談到的。這個假定認為這3只貓把注意力全部集中於同一只老鼠身上,它們通過合作在1分鐘內把它捉住,然後再聯合把注意力轉向另—只老鼠。

  但是,假設3只貓換一個做法,每隻貓各追捕1只老鼠,各花3分鐘把它們捉住。按照這種設想,3只貓還是用3分鐘捉住3只老鼠。於是,它們要花6分鐘去捉住6只老鼠,花9分鐘捉住9只老鼠,花99分鐘捉住99只老鼠。現在我們面臨著一個計算上的困難,同樣的3只貓究竟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捉住第100只老鼠呢?如果它們還是要足足花上3分鐘去捉住這隻老鼠,那麼這3只貓得花l02分鐘捉住102只老鼠。要在100分鐘內捉住100只老鼠──這是題目關於貓捉老鼠的效率指標,我們肯定需要多於3只而少於4只的貓,因此答案只能是需要4只貓,雖然這有點浪費。

  顯然,對於3只貓是怎樣準確地計算貓捉老鼠這種行動的時間,這個趣題沒做任何交代。因此,如果允許答案不唯一,那麼,答案可以是豐富多彩的,3只、4只、甚至更多。如果要求答案唯一的話,這個問題的唯一正確答案是:這是一個意義不明確的問題,由於沒有更多關於貓是怎樣捕捉老鼠的資訊,因此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簡單的趣題啟示我們,在解答一個數學問題***也包括其他問題***前,一定要仔細領會題目所給出的全部資訊,既不要曲解題義,也不要人為新增條件以迎合所謂的標準答案。當然這個趣題也給了我們一個有益的人生啟示──只有合作才能產生最佳的工作效益。

  圖一

  圖二

  2:

  當高斯還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想借上課的時間處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難題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

  1+2+3+4+5+6+7+8+9+10=?

  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機會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閒閒地坐在那裡。老師,很生氣地訓斥高斯。

  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因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這麼算出來了。”老師同學聽了以後,都對高斯豎起了大拇指。後來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