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手抄報設計圖大全

  這是一個可靠的規律,當數學或哲學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奧的話寫作時,他是在胡說八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

  數學手抄報資料:懷爾斯10歲就被“費馬猜想”

  我永遠不會放棄它,我必須解決它”安德魯·懷爾斯1953年出生在英國劍橋,他的父親是一位研究工程學的教授。懷爾斯在少年時代就對數學很著迷。後來他在回憶中寫到:“在學校裡我喜歡做題目,我把它們帶回家,編寫成我自己的新題目。不過我以前找到的最好的題目是在我們社群的圖書館裡發現的。”

  一天,小懷爾斯在彌爾頓街上的圖書館看見了一本書,就是E·T·貝爾撰寫的《大問題》那本書。貝爾在書中寫到,“文明世界也許在費馬大定理得以解決之前就已走到了盡頭。證明費馬大定理成為數論中最值得為之奮鬥的事。”

  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數學手抄報設計圖一

  數學手抄報設計圖二

  講述了數學史上人們衝擊“費馬大定理”這個難題一段故事,從300年前數學家費馬是如何留下了這個難解的問題,到之後有那麼多數學家都在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人都以失敗告終,當然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一定的進展,但是至今仍未解決。

  懷爾斯一下子被這本書講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吸引他的是“那個書中唯一還沒有被解決的問題” 。10歲的懷爾斯就像是著了魔似的,被費馬大定理所吸引,並深深地愛上了數學。

  30多年後懷爾斯在回憶起被引向費馬大定理時的感覺:“它看上去如此簡單,但歷史上所有的大數學家都未能解決它。這裡正擺著我——一個10歲的孩子——能理解的問題,從那個時刻起,我知道我永遠不會放棄它。我必須解決它。”

  懷爾斯1974年從牛津大學的Merton學院獲得數學學士學位,之後進入劍橋大學Clare學院做博士。在研究生階段,懷爾斯並沒有從事費馬大定理的研究。他說:“研究費馬可能帶來的問題是:你花費了多年的時間而最終一事無成。我的導師約翰·科茨***John Coates***正在研究橢圓曲線的Iwasawa理論,我開始跟隨他工作。”

  科茨說:“我記得一位同事告訴我,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剛完成數學學士榮譽學位第三部考試的學生,他催促我收其為學生。我非常榮幸有安德魯這樣的學生。即使從對研究生的要求來看,他也有很深刻的思想,非常清楚他將是一個做大事情的數學家。當然,任何研究生在那個階段直接開始研究費馬大定理是不可能的,即使對資歷很深的數學家來說,它也太困難了。”

  導師科茨的責任是要為懷爾斯找到一個比較適當的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導師科茨看來是有一定價值的,他還要能使學生有興趣去研究它,同時這個問題還要在三年時間裡完成。

  科茨說:“我認為研究生導師能為學生做的一切就是設法把他推向一個富有成果的方向。當然,不能保證它一定是一個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但是也許年長的數學家在這個過程中能做的一件事是使用他的常識、他對好領域的直覺,幫助學生選擇一個合適方向和問題。而學生在這個方向能走多遠,作出怎樣的成績那就是學生自己的事了。”

  科茨認為懷爾斯應該研究橢圓曲線這方面的內容,這是一個發展前景很好,同時又能用來解決很多問題的數學研究領域。這個決定成為懷爾斯職業生涯中的一個轉折點,橢圓方程的研究後來成為他實現夢想的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

  就像神話故事那樣,懷爾斯在準備攻克這個世界難題的第一步,他學習研究的內容,就如同是他找到的一把神奇的寶劍。

  20世紀初,有人問偉大的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為什麼不去嘗試證明費馬大定理,他回答說:“在開始著手之前,我必須用3年的時間作深入的研究,而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浪費在一件可能會失敗的事情上。”懷爾斯知道,為了找到證明,他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問題中,但是與希爾伯特不一樣,他願意冒這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