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引導孩子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引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引導孩子學習方法

  1、客觀評價孩子的能力,時時告戒自己孩子他能行。

  2、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機會,讓他接觸新鮮事物。

  3、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

  4、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鼓勵孩子努力試一試,然後再給予最低限度的幫助。

  5、詳細講解孩子專注的事物或活動,配合他但不干涉他。

  6、多請教孩子簡單的問題,啟發他去主動思考。

  7、及時且具體形象地解答孩子的疑問,幫助他去理解。

  8、隨時鼓勵孩子的探索衝動和點滴進步,給他以繼續努力的動力。

  父母引導孩子學習方法

  1、佈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家中應該有書、雜誌、報紙。孩子在書香環境中成長,自然會喜歡接近書,喜歡看書。但是,這個環境還必須是簡化了的,不能太嘈雜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學習刺激,以免孩子無法專心地學習,避免孩子注意力的過度分散。

  2、 用正面的語言和親自示範的方式來教導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學習一種好的行為,那麼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語言,明確地告訴他所要做的行為,例如告訴他“我們應該……做”,而不只是批評他、責備他做得不對。然後再親自示範正確的動作來教導他。如果孩子說會,那麼就讓他做給你看,再指導他正確的方式。

  3、不要打擾他的專心。

  孩子專心在做某一件事時,不要去打擾他。第一件事還沒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讓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則,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養成放棄的習慣,怎會有始有終呢?

  4、孩子一起遊戲。

  從遊戲中可以訓練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時也可以將複雜的學習活動分成幾個簡單的步驟,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 多鼓勵孩子。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為,有一丁點的進步,哪怕他的表現和進步還不如我們的理想,我們也要鼓勵、讚賞他,使他保有學習的原動力

  引導孩子學習4點建議

  一、向孩子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己

  關於學習問題家長常會“有意”地給孩子講“我過去沒學好,結果現在很不成功,在單位不順”等等。其實,對於家長的狀態,孩子自然會看在眼裡。如果你現在不如意,你把它歸結到自己的過去,那麼孩子也自然可以把自己現在學習不好歸結到“幼兒園”或孃胎裡去,認為自己“天生”不愛學習,自己“天生”馬虎等,這樣的歸因能產生積極的效果嗎?

  另外,有些家長也會向孩子提起自己當年成績如何突出。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時代變了,“過去”無論如何已經過去了。

  家長對孩子的最好教育就是讓孩子瞭解自己。家長在孩子面前,要自然、真實地展現自己當前的生活,不要美化,也不要醜化。這樣,孩子面前至少有一條生活的真實道路:如果你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紮實的知識基礎,那麼借用一個古老的說法,“有智吃智”;如果你沒有充分的知識儲備,那麼“無智吃力”。這一切,不用家長講,孩子都會看在眼裡。

  二、瞭解孩子,因勢利導

  瞭解孩子包括瞭解孩子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孩子行為的動機,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這一條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複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愛看童話的孩子,可以從對童話的分析入手,提高孩子對社會生活、人際關係的認識;從對同一童話不同版本的比較入手,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創作童話。當孩子從新的角度去看童話時,他會迅速地成熟起來,自然地走出對童話的沉溺。 對於喜歡飛機的孩子,完全可以通過對各種飛機效能的認識,引導孩子進入數學和物理的大門;通過對於飛機發展歷史的認識,引導孩子進入科學的大門。由於孩子以最基本的興趣作為動力,相關的書籍和資料,都會成為孩子知識的源泉。

  三、不過分介入

  家長要控制自己,不要過分介入孩子學習的事。因為學習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學好學不好關鍵在於自己。正像孩子的身體發育,家長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儘量把食物做得可口但是不能替孩子吃下去,更不能替孩子長高。家長的過分介入不僅沒有用,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為他們的學習是父母的事。

  四、創造學習條件

  良好的學習條件包括:

  ***1***安靜的環境,這可能要求家長自己也少看電視、少打牌;

  ***2***讀書的氣氛,即家長自己也多讀書、看報,多討論讀書心得和相關問題;

  ***3***對探索“怪”問題的支援,如欣賞孩子提出的某些問題的獨到之處,幫助孩子利用圖書館或網際網路查詢相關資料,為孩子要進行的某些探索性實驗提供材料及安全監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