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課文講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幫助鄉親們挖水井,解決了吃水困難。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課文原文

  瑞金城外有個村子叫沙洲壩。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那兒住過。

  一天,毛主席看見一個老鄉挑著渾濁的水往家裡走,就問:“老鄉,這水挑來做什麼用呀?”老鄉回答說:“吃呀!”毛主席疑惑地問:“水這麼髒,能吃嗎?”老鄉苦笑著說:“沒法子,再髒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問:“是從哪裡挑的?”老鄉回答:“從塘裡挑的。”毛主席請老鄉帶他去看看。走了一陣,只見一個不大的水塘,雜草叢生,池水汙濁。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這裡。毛主席關切地問:“能不能到別處挑水吃?”老鄉搖搖頭,說:“我們沙洲壩就是缺水呀!挑擔水要走好幾里路。”毛主席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主席找來村裡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選擇井位。當井位確定後,毛主席挽起衣袖,捲起褲腿,帶頭挖了起來。於是,大夥挖的挖,鏟的鏟,幹得熱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裡,毛主席和臨時中央政府的其他領導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參加勞動。經過十幾天的奮戰,水井挖成了,沙洲壩的人民終於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眾激動地說:“我們從來沒有喝過這麼甜的水,毛主席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哪!”

  解放以後,沙洲壩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課文教學

  一、識字寫字

  1、課前準備:

  學生按下面的兒歌自學生字,畫出容易讀錯的字:

  拼拼音節,讀準音,

  看看結構,認清形,

  連成詞語,理解義,

  自己學習,記得清。

  學生蒐集有關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及小故事。

  教師製作介紹毛主席革命歷程的課件。

  2、出示生字:

  方式一:揭示課題,出示生字“忘”、“挖”、“井”。

  方式二:談話法引入,出示生字“席”、“導”、“革命”、“解”。

  挖井人指誰?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樣的一個人嗎?***領導人民革命,解放了全中國***

  方式三:講故事,隨機出示生字“戰士”、“刻”、“念”。

  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時,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解放後,鄉親們為了紀念毛主席,在井邊立了一塊石碑。

  3、指導認字:

  ⑴給機會嘗試,體驗識字快樂。

  出示“我會認”提示卡,學生主動拼讀生字,並提醒大家容易讀錯的字。***“井”、“念”***

  出示“我會記”提示卡,學生主動介紹識記的方法,供同學參考。

  教師及時點撥、評價,學生體驗自學成功的快樂。

  ⑵給出提示,引導發現識字方法。

  歸類比較記字。同偏旁:忘、念;同結構:挖、刻。

  形近字比較記字:開—井;土—士。

  ⑶通過遊戲活動鞏固識字,積累詞彙。

  遊戲一:聽老師讀生字,學生取字卡帶讀並擴詞;

  遊戲二:先把字卡分發給學生,學生聽老師讀字音,拿相應卡片的學生上臺讀字、組詞、說句子。

  遊戲三: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老師讀生字,學生讀生詞。再分組進行擴詞比賽,哪組括詞多,哪組獲勝。

  4、指導寫字:

  ⑴老師板書生字,學生仔細觀察,看看能發現每個字的什麼特點。

  ⑵學生分析發現書寫特點,並上臺試寫。

  老師重點指導:本課“忘、想、念”三個字是上下結構的字。可以聯絡第十課“意、總”兩個字的教學,引導學生回憶、複習“心字底”的寫法:關鍵是不要把“臥鉤”寫成“豎彎鉤”;第一點是左點,不要寫成撇。

  ⑶出示“我會寫”提示卡,學生描紅、臨寫,養成邊寫邊記的好習慣。

  二、朗讀感悟

  1、帶著問題通讀全文,瞭解課文大意:

  讀課題質疑:“挖井人”是誰?“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誰?帶著問題通讀全文。

  2、逐句細讀課文,讀正確每句話:

  可以採取“朗讀接力賽”的方法:開火車一人讀一句,做到四不***不錯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複字***,讀對了,下一位接著讀下一句;讀錯了,下一位重複讀前一句。老師指導正音、斷句。

  3、自由朗讀,理解感悟:

  學生在讀中感悟毛主席的偉大,從而讀出崇敬之情。

  三、實踐活動

  通過閱讀或向別人請教,瞭解有關毛主席的故事。

  【資料袋】

  〖紅井〗

  1933年4月,毛澤東和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從葉坪來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壩後,他看到村子裡的人總是挑著渾濁的水往家裡去,就問:“老表,這水挑來作什麼用?”老表回答說:“吃呀!”毛澤東又問:“水這麼髒,能吃嗎?”老表苦笑著說:“沒法子,再髒的水也得吃呀。”毛澤東又問:“是從哪裡挑的?”老表回答:“塘裡挑來的。”毛澤東要老表帶他去看看。走了一陣,只見一口不大的池塘,雜草叢生,水混濁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這裡。毛澤東皺了皺眉,關切地問:“能不能到別處去挑水吃?”老表搖搖頭,說:“我們沙洲壩就是缺水呀!河又遠,挑擔水要走好幾里路。”毛澤東又問:“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嗎?”老表苦笑著搖了搖頭。毛澤東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澤東找來村子裡的人一起商量挖井,勘察水源,選擇井位。當井位確定後,毛澤東捲起衣袖、褲腿,帶頭挖了起來。於是,大夥挖的挖,鏟的鏟,幹得熱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裡,毛澤東和臨時中央政府的其他領導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參加勞動。經過十幾天的奮戰,水井挖成了,沙洲壩的人民終於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眾激動地說:“我們從來沒有喝過這麼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麼事情都為我們想到了!”

  紅軍長征轉移後,國民黨反動派捲土重來,他們要把這口井填掉。沙洲壩人民聽了怒火滿腔,決心拼死保住水井。敵人白天來填,群眾就晚上挖開;敵人填了五次,群眾也挖了五次。敵人無可奈何,只得罷手。沙洲壩人民終於把毛主席親手挖的水井保住了。

  建國後,沙洲壩人民把這口井稱作“紅井”,並在井旁立了一塊木牌。後來又把木牌改為石碑,碑上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課文解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這是一句多麼熟悉、多麼親切,又是多麼讓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話。多少年來,當我們沐浴著太陽的光輝,當我們放聲歌唱幸福的時候,就會想起毛主席這位傑出的領袖,就會想起他披肝瀝膽、嘔心瀝血、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的不朽功勳。他一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他是中國人民深深熱愛的偉大領袖,中國人民將永遠懷念他。今天,讓未曾目睹炮火硝煙,未曾品嚐貧窮落後的新時代兒童學習這篇課文,就是讓他們瞭解這位為人民翻身得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的毛主席;就是讓他們感悟毛主席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品質,感悟鄉親們飲水思源的好行為,從而增進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識字、朗讀是重點,感悟是難點。

  1、認識“忘、挖”等12個生字。會寫“井、鄉”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