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知識點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推理文章。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知識點,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課文知識點

  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講述的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觀察了天上飛的一隻大雁後,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來。原來這是一隻受過箭傷、孤單失群的雁,一聽到弦響就嚇得從天上掉下來了。

  “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因此得名,比喻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兒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這則成語故事語言生動、形象鮮明。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按照先果後因的順序展開敘述,先寫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然後寫更羸試了一下,大雁果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最後以環環相扣的說理,分析推斷虛發雁落的原因,是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推理文章。

  更羸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正確分析和判斷,是因為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並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從更羸善於觀察、善於分析中受到啟發,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樂於觀察、勤于思考的興趣和習慣。教學的重點是聯絡上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要把著眼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詞句知識點

  【詞】

  【驚弓之鳥】

  比喻受到過驚嚇的人遇到類似情況會驚恐不安。

  【能手】

  具有某種技能對某項工作、運動特別熟練的人。

  【本事】

  本領。

  【癒合】

  傷口長好。

  【作痛】

  作:發作。指發痛。

  【悲慘】

  處境或遭遇十分痛苦,令人傷心。

  【孤單】

  單身無靠,感到寂寞。

  【句】

  1、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綜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這句話是分析大雁“飛得慢”“叫得悲慘”的原因。“飛得慢”是能看到的,“叫得悲慘”是能聽到的。但“受過箭傷”、“離開同伴”是聽不到也看不到的,那麼更贏是怎麼知道的呢?這是因為他平時常留心觀察受過箭傷或失群的雁,觀察多了,也就知道受過箭傷和失群雁的規律,所以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2、更羸仔細看,指著大雁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

  更羸的話中用了“只要……就……”,表達出更羸的胸有成竹,讀時語氣要肯定。

  3、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更羸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根據的,正確的,更羸的本事不在於能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而是他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更羸比一般人高出一籌的是善於觀察、善於分析,並且果斷地作出判斷。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課《驚弓之鳥》知識點測試題

  1、直在字典裡面有下面幾種解釋:***1*** 不彎曲、筆直***2***一個勁兒、拼命***3***把彎曲的伸開請你選出文中兩個“直”的意思,填序號。直往上飛*** *** 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 ***

  2、“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這句話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是隻受傷的大雁?並說說你的推測。

  答:我從“一隻”、“慢慢地”“邊飛邊鳴” 這些詞語看出這隻大雁受傷。大雁是群居動物,“一隻”說明大雁受傷掉隊了,孤單失群;“慢慢地”指的是大雁飛的速度很慢,從中能猜測出大雁受過傷,飛不快; “邊飛邊鳴”,“鳴”就是叫的意思,聯絡上文知道大雁鳴聲很悲慘,由此能看出大雁的傷還沒好,需要幫助。

  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1、因為***大雁受過箭傷,聽到弓箭的聲音感到害怕 ***,所以它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又因為*** 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所以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

  2、因為*** 這隻大雁曾經受過箭傷,現在它一聽到弓箭的聲音,就害怕地掉了下來 ***,所以這隻大雁被稱為驚弓之鳥。

  3、“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 受過驚嚇,受到一點動靜就恐懼、害怕 ***的人。

  4、造句

  ***1***用“驚弓之鳥”造個句子。例如:小明曾經被狗咬過,現在成了驚弓之鳥,一看到狗就飛快地逃跑。

  ***2***照樣子,用關聯詞造句。我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