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課本的一些技巧方法

  複習,就是把已學的知識再學習,再溫習,使知識鞏固下來的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有關複習的相關方法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溫習課本、做練習題、看參考資料,看錯題,總結歸納筆記等等都是複習要看的資料,但是其中課本是根本。考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概念都以教材為藍本,所以打好基礎尤為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那麼,複習時應該怎樣利用課本呢?具體可分為三步:

  一、整體複習法

  這種複習法,是將課本的內容從頭至尾仔細閱讀、複習,直到理解和牢記為止。因為教科書中寫的是需要記住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礎的知識,必須認真閱讀,再一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閱讀時要注意:

  1、閱讀時要把握節奏。對已經理解和記住的部分,不用再花許多時間,要把時間花在回憶時想不起來或記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2、閱讀時要注意知識的連線,注意過渡的段落。比如每章的開頭,會講到這一章的整體內容,這部分要好好仔細看,對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課後的小結內容等,也要認真閱讀。

  二、重點複習法

  重視課本不等於複習時對課本知識只簡單的重複,而是應對教材上的知識加以概括、提煉和歸納,把該重點記憶的知識點梳理出來,在此基礎上,再重點記憶這些知識點。比如,課文中的生字詞、古詩、要背誦的課文段落、數字中的基本定義、基本概念、歷史中的重大事件等等,一定要背的滾瓜爛熟。

  三、做題複習法

  最後,最好再做一做課後重點的練習題,再鞏固所學的基本知識。練習題是所學知識的試金石,通過做題來看基礎知識掌握的是否牢固,是否還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然後再“對症下藥”,對自己薄弱環節,可以多找些課外的題目加強訓練。

  比較法,就是依據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通過對相近或相反內容的比較,找出共性與個性,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複習中,恰當地運用比較法,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一門課程的複習,都可以採用比較複習法,在這裡僅以地理為例。

  許多考進北大清華的考生在中學學習時,就經常採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地理學科的複習。

  一位同學這樣舉例:

  “如複習各大洲的地形特徵時,比較北美洲地形與南美洲地形,發現兩者具有共同的特點:地勢上都是東西兩則高,中間低;地形上都是西部為高大的山系***地***,東部為高原和山地,中間為平原。又如亞洲氣候和北美洲氣候都具有氣候複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的共同特徵。”

  這兩位同學的複習方法,是不是要比機械地記憶好得多?比較複習法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能起到或加強直觀作用,便於記憶。因此,在複習的時候,你可以嘗試採用這種比較的方法進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