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地理複習資料

  七年級地理需要複習的知識點內容很多,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級地理複習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年級地理複習資料***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的人口數量與增長

  1.總數:65億

  2.增長:18世紀以前增長緩慢,18世紀以後增長迅速。

  原因: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壽命延長。

  3.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計算

  二、世界人口的分佈——不均勻

  1.分佈地區:中低緯度地區,原因: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平原和盆地及沿海地區

  2.四大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3.四大稀疏區:乾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

  三、世界的人口問題

  1.人口過多增長過快所帶來的問題

  ***1***給資源和環境造成壓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種汙染和災害

  ***2***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壓力: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

  2.人口增長過慢所帶來的問題:勞動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

  3.對策與出路:人口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4.城市人口比重***P53***

  5.人口遷移:發展中國家: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

  七年級地理複習資料*** 世界的人種***

  1、人種的概念與種類:***P55***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2、 三大人種的比較和分佈

  混血人種:主要分佈在南美洲

  七年級地理複習資料***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語言

  1.總數:2000種

  2.聯合國六大語言及分佈: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鄉村分佈: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佈

  4.鄉村演變成城市的各個階段的外表景觀的變化***P62圖***

  5.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匯處、入海口;沿河沿湖;鐵路或公路的交叉處; 平原和山麓地帶

  6.民居建築特色與自然環境的關係***P63***

  7.溼熱地區——雙層結構、屋頂傾斜***坡形屋***、人住上層 寒冷地區——牆厚窗小、雙層玻璃 炎熱乾旱地區——屋頂平***平頂屋***、窗小

  二、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1.文化遺產的型別:

  2.保護措施:***P54第二段***

  七年級地理複習資料***天氣和氣候***

  一、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能依據天氣與氣候的特點,判斷一些詩詞或成語所表達的天氣或氣候現象。

  二、天氣預報:氣象部門釋出的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主要包括氣溫、陰天或晴天、降水

  的可能性、降水的強度、風力的大小和方向、空氣的能見度等資訊。

  三、衛星雲圖: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雨區,越白表示雲層越厚,下

  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常用天氣符號:會識別晴、陰、降雨、霜凍、雷雨、降雪、霧、颱風、沙塵暴等;

  能根據風向圖,確定風的方向和大小。

  五、區域性地區的天氣預報圖的判讀***P70***。

  六、關注“空氣質量日報”,關注現在的社會熱點“霧霾”天氣。

  七年級地理複習資料***氣溫和降水***

  一、氣溫

  1.概念與單位;氣溫的差異是造成自然景觀和我們生存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

  2.氣溫的測定:一日4次;日均溫***除以4***,月均溫***除以月天數***,年均溫的計算 ***除以12***;一天中,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日出前後。 體感溫度與天氣預報中的最高氣溫或最低氣溫有明顯差異的原因是:人的體感溫度 要受到實際氣溫、大氣溼度和風力等因素的影響。

  3.世界氣溫的分佈***分析P72圖4-9,P73圖4-10,4-11***

  ***1***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佈規律:

  A.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地區遞減;

  B.同緯度地區,海洋與陸地氣溫不同***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夏季,陸 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注:原因是陸地受熱、散熱快,海洋受熱、散熱慢]***;

  C.同緯度陸地上,海拔低處氣溫高,海拔高處氣溫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 降低0.6℃***;

  D.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

  ***2***北半球,一月平均氣溫最低***最冷月***;七月平均氣溫最高***最熱月***

  ***3***全球最熱的地方是非洲大陸;最冷的地方是南極洲。桂林的年平均氣溫約18℃。

  二、降水

  1.降水的概念與單位。

  2.降水的兩個基本條件: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氣溫下降。

  3.降水的型別及其區別:地形雨;對流雨;鋒面雨。

  [注意:三種降雨的共同點: 空氣上升,氣溫下降,水汽凝結,成雲致雨]

  4.降水量的測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累加值***

  [注:通常所說的某地年降水量, 是指該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5.世界降水的分佈***分析P75圖4-14***

  ***1***世界降水的分佈規律:

  A.赤道地區降水多[注:赤道地區終年炎熱,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多對流雨],兩極地區降水少;

  B.中緯度地帶,沿海地區降水多[注:沿海地區,水汽充足],內陸地區降水少;

  C.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注: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溼潤氣流,水汽多], 大陸西岸降水少。

  ***2***世界的“雨極”和“幹極”:乞拉朋齊[注:地處喜馬拉雅山南側,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1960年8月至1961年7月,降雨量高達26461毫米,為世 界之最]、夏威夷群島卡維金尼山;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多年平均降雨量不 到0.1毫米***。桂林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950毫米。

  三、氣候資料的統計方法

  1.表示方法:橫座標表示時間,左側縱座標表示氣溫,右側縱座標表示降水量。

  2.座標圖的繪製過程:先描點,再畫光滑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再畫逐月降水量柱狀圖。

  3.分析方法:

  ①看最高月平均氣溫***最熱月***與最低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及其氣溫年較差***年溫差***。

  ②看降水逐月分佈情況、季節分配情況、總降水量情況。

  4.特殊值:

  熱帶:全年各月氣溫 >20度

  亞熱帶:最冷月氣溫 >0度

  溫帶:最冷月氣溫<0度,最熱月氣溫>16度

  寒帶:最熱月氣溫<5度

  多雨:月降水量>100MM

  降雨適中:月降水量=50MM左右

  少雨:月降水量<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