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複習資料提綱有哪些

  作為新高一的學生,剛上高一許多事情都還沒適應,所以面對學習總有點會疏忽,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複習,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一地理複習資料提綱,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一地理複習資料提綱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體系統的層次

  ***2***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根據資料分析***

  ***3***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命

  ●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的概念以及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簡單闡述***

  ***2***太陽活動的重要標誌是什麼?它們分別出現在太陽大氣的哪一層?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主要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磁暴;極光等

  注意: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的區別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至少掌握三種圖形的閱讀:黃赤交角示意圖;太陽光照圖***側視、俯視***;地球的公轉軌道示意圖

  ***2***主要知識點:

  地球自傳和公轉方向、週期;地球表面不同緯度的線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較;區時的計算***注意北京時間***;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晝夜長短的比較;主要節氣的判讀;季節劃分的依據;晨、昏線的判斷;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1***簡單瞭解地球內部的三大圈層

  ***2***會區別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⑴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1***能根據P31的活動,理解大氣對地球的作用

  ***2***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事例***季風、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等***

  ●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佈、 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1***課本P37的圖,注意圖中每個氣壓帶中心緯度位置

  ***2***能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來讀出氣候型別,並判斷氣候成因***只要求跟風壓帶有關的主要氣候型別: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等***

  ●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1***會根據等壓線讀出冷、暖鋒,高、低壓,並分析它們影響下的天氣特徵

  ***2***會在等壓線圖上畫出風的方向,會判斷風力的大小

  ***3***會根據等壓線和其他知識判斷某地的天氣特徵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會根據有關資料判斷全球氣候的變化趨勢

  ***2***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人為原因及後果

  高一地理複習策略

  一、瞭解考綱考題,把握複習方向

  考綱***考試說明***規定了高考的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範圍,是確定高考命題範圍、難度的基本依據。考綱規定的地理學科的考核目標與要求主要有:獲取和解讀地理資訊、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四個方面。考生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後,要對照四方面要求,看看自己地理學科考核能力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強化和提高。

  二、聯絡區域人文,學會綜合分析

  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結合而成的複雜系統;二是地域性,地理學要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差異、聯絡。高三複習階段,自然地理內容的複習要與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的複習相結合。如人文地理中區位理論的分析,影響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建設、商業等分佈***或佈局***的因素由自然和社會經濟兩方面,而自然因素就要從地形、氣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三、通過專題複習,進行歸類整合

  自然地理知識中,有許多內容是常考的知識點。根據常考知識點的分佈,在高三複習階段對自然地理複習時,可重點選擇進行專題複習,從知識聯絡角度歸類、整合同一主題下的知識內容,以使知識系統化。該部分內容的複習專題主要有:地球運動規律、地質構造及其實踐意義、大氣運動原理、水迴圈與洋流、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等。

  四、梳理教材內容,構建知識體系

  自然地理的複習重是對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成因的分析、理解和掌握。對該部分內容的複習,考生若能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有助於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實現知識內化。高三第一輪複習階段要全面梳理高考考查要求的自然地理內容知識點,熟悉教材;第二輪複習階段要側重於從整體上去把握自然地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因果關係,構建自然地理內容的知識體系。

  五、以圖導思導學,提高學科能力

  地圖***包括圖表***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是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理圖表的閱讀、分析、歸納、概括是培養和發展地理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以圖示材料作為載體提供資訊,突出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圖文資訊的能力,是地理學科試題的特色,也是多年文綜·地理試題的命題形式。

  高一地理學習方法

  1.培養興趣,輕鬆學習

  沒有興趣,學習就會從"享受"變作"忍受",成為負擔。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需求,就學得輕鬆愉快,動力無窮。

  2.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因此,學習高中地理就要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採用理科或文科的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這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絡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3.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它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所以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型別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檢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4.知識聯絡,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複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

猜你喜歡:

1.八年級地理思維導圖

2.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複習知識點

3.湘教版中考地理主要知識點複習

4.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資料

5.初中湘教版地理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