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習作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開篇以神話形式介紹作品的由來,說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餘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小編在此整理了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習作《紅樓夢》讀後感,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習作《紅樓夢》讀後感篇1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題記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詩句一直被古往今來傳唱著。這句詩出自於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了《紅樓夢》的悲慘結局和它之中蘊含著的作者對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與無奈。

  前幾天,我剛讀完《紅樓夢》。第一次讀時,那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清高,寶釵的大方,鳳姐的見風使舵、心狠手辣……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但當我再一次細細品讀之後,隨著見識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俗氣的故事了,他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回想的黛玉初進榮國府,府中上上下下,都一片歡迎。然而,當她父親死後,那曾經對她噓寒問暖的人,便一點點冷淡下來。而當她在生命最後的時候,又有誰管過她的死活?

  她的一生,正如她當年所吟唱的詩句一樣: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掉陷渠溝。

  玉黛林中柱,金簪雪裡埋。——後記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習作《紅樓夢》讀後感篇2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為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並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著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它垂淚,讓多少人為它感動啊!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習作《紅樓夢》讀後感篇3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有著它無與倫比的魅力,雖然它是一本封建時代寫的書,但書中這些故事一點也不像是那時寫的書,不但清新脫俗,而且散發出一種迷人的香氣,讓人沉醉其中。書中的人物一個個都充滿這感情,不是枯燥無味,沒有吸引力,而是讓人有種喜歡的感覺,像是在看一部真實的電影一樣,愛不釋手,還想看。還有種想去觀察它書中有什麼奧妙的感覺,真是一本好看而又引人注目的好書,怪不得會被中華民族看幾百年還在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