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優美的現代散文欣賞

  散文,是美的文學。美的思,美的情,美的景,美的色彩、音響,美的動與靜。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篇一:千年宋詞,歲月留香

  細談華夏文化,歷數千載傳承,登峰造極於世人者,其必始於趙宋之詞。宋詞之美,始於音律合樂,伎町歌舞,勢必彈唱詞曲。

  由此可見,宋詞是基於音律曲調的演變,經過幾載的傳承於革新,以其不可或缺的高姿態留香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閬苑之中。像是一個充滿了迷人芳香氣息的花圃,用她那奼紫嫣紅的嬌豔以及千姿百態的神韻來與唐詩爭奇、元曲鬥豔,楚辭不及她的優柔,明清小說又太過庸俗。華夏千載,文化傳承。在千年風雅的歷史長廊中,始終不渝的填充著中華文字的美妙絕倫。

  寥寥詞句,盡染秋意之美

  所謂宋詞之妙,言簡意賅,寫盡秋意之時,只需片片詞句。秋風過耳,落葉紛飛。金色的大地迎來了秋的禮讚,是喜是悲,是樂是憂?李清照只需幾組疊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可謂算是對秋天發出了最深切的嘆息。三杯兩盞淡酒過後,正傷心,卻是梧桐更兼細雨。複雜的心思、卻又在這苦悶心傷之秋,又豈能用一個愁字來概括呢?

  然而柳三變卻聽到了寒蟬悽切,冷落傷情。傍晚時分的長亭送別,理應暢飲幽情,不了卻是驟雨初歇,蘭舟催發。親人朋友還沒離去卻有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這將會是何種的悽慘與悲涼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也許、在柳永看來空有良辰美酒,珍饈萬千也不過爾爾。此去經年、或許在這世上終究不會再有那麼一個和自己訴說的人了。

  秋天氣爽,碧海雲天,黃葉落地,秋色連波。範希文心懷天下,憂國憂民,這種人世間少有的家國情懷讓一代文豪也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羈旅思念,面對著此情此景,借酒消愁,同樣是懷舊傷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傷感情懷。宋人寫景,懷揣著各自不同的心情,只需寥寥數句,卻言簡意深,使人為之嘆服,稱奇連連。

  千年風雅,彰顯帝都繁華

  一個時代的風雅,離不開文化的傳承,作為趙宋文化之文學精髓,其勢必會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帝國的首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宋朝自五代十國開始到元帝國的建立,經歷過十八個皇帝以及南宋、北宋兩個歷史階段,共計三百一十九個年頭。期間,不少著名的詞曲流傳千古,印象深遠,像《浣溪沙》、《水調歌頭》、《清平樂》等。這些文學作品在中國歷史文化之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文字優美,意味深長,讀起來膾炙人口,又便於傳播繼承。

  不僅如此,有著千年神韻之稱的宋詞在這些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的影響下,又在民間高手的大力創作和演繹下,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使得宋詞這種文學載體達到了一種空前的繁榮昌盛,無論何時何地,千年風雅之宋詞對於後世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她的耀眼光環以及引人注目絕不是徒有虛名。

  建國初期,宋王朝將不再是一片散沙的局面,農業開始逐漸恢復,生產得以穩定,工商業漸漸發達,經濟日益昌盛繁榮,帝國的首都也不再變得沉寂。宋室鼎盛,帝都繁華。宋詞優雅,爭相傳誦。文人赴京,商賈雲集。藝妓高歌,皇室若狂。無論是從時代前進的腳步,還是放眼整個大宋重文輕武的策略方針,帝國的文明與繁華絕對不是瞎編亂造,隨意修飾。

  燈宵月夕,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天街,寶馬爭馳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宇之異味,悉在庖廚。《東京夢華錄》中的這種惟妙惟肖的描寫將趙宋文學之宋詞發揮的淋漓盡致。它猶如一個美麗而又善良的女子,擁有著絕代的姿容、曠世的才情、冰潔風雅的舉止贏得了人們的好贊。不僅如此,在她的影響下宋帝國之帝都文明浩浩然立於世界東方大地,其繁華與富庶也早已遙遙領先,使之成為當之無愧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一代詞女,誤入溪亭迷途

  宋代詞者,不乏名人。然而作為一代女流之輩的李清照著實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女才人,她的聰慧以及才氣能傲視群芳,令她周圍的男人們都頂禮膜拜。

  李清照的《如夢令·溪亭日暮》裡寫道;嘗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盡興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詞中所記的是作者年輕時在濟南大明湖溪亭遊船時迷路時的情景。然而,這位天資聰慧的才女出生濟南,長於大明湖畔,又怎麼會在溪亭裡的藕花深處迷路呢?

  且不看這首,李清照還寫過另外一首《點絳脣》;“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詞美意切,曲盡情棕。但若仔細將這兩首詞串聯起來,結合李清照和趙明誠恩愛相投的故事就不難發現,其實《點絳脣》是李清照遇見趙明誠時的情景,而《如夢令》則是李清照偷偷看到心愛的人時候,以及對於愛情朦朧憧憬時漫無目的划船遊玩時的情景,以至於日暮返回的時候盡然不知道去時的溪亭了。

  李清照少時才華橫溢,天資聰慧,和趙明誠結婚後,志趣相投,生活美滿,在京城開封寫下了不少歡快明朗的著名詞篇。然而連年戰亂使得她在失去丈夫之痛之後選擇了南渡,這期間一改往日的風格,又作了好多膾炙人口的詞曲,《如夢令·溪亭日暮》便是其中的一首,看似簡單的一首迷途,其實是在真正切切的回憶少年時一次美麗的遇見。

  一代詞女李清照就這樣在無奈的南渡中孤獨的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光,她的詞語言清麗,自成一派,為宋代詞壇上贏回了該有的美譽。千古才女,千年宋詞,在歲月中處處留香,在時光中永放光芒。

  篇二:夜色輕盈

  寧靜的夜晚,一輪清冷的朗月,幽幽懸掛在黛色的夜幕上,泛著如水的冷光。輕紗般的夜幕掩了上來,增添了幾許朦朧和憂鬱。這樣的暗夜,月色爬上來,敲打著我孤獨的窗,落地成青霜一片。

  初秋的夜,因為一份難釋的情懷,浸透著莫名的思緒,讓冷清的夜變得如此靈動……

  月色清亮,透著淡淡的安靜;放一曲音樂,釋放著淺淺的浪漫;心情朦朧,纏著深深的沉醉。坐在書房,手握一杯溫熱的茗茶,沉浸在婉轉而悠揚的旋律包圍中。沿著時間的階梯緩緩而上,用音符輕觸那心靈隱隱的角落,有一點點落寞。也有一點點孤獨。讓心在這喧囂的塵世與寂寞獨舞。當都市漸漸入睡後,方才緩緩開啟心靈的窗,任思緒隨記憶飄零,找不到落腳的地方。我不怕黑夜的孤冷,只怕淹沒記憶中你那溫暖的身影。

  初秋的夜,寂靜包圍了四周,一切都安靜了,沉睡了,只有心是醒著的,思念穿透心房的片片剪影;是消瘦的日曆挽留記憶的過程。

  阡陌紅塵中,生命總是以不同的方式行走,歡笑、悲傷、欣喜或者哭泣,花開花謝,春去冬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就這樣在這座水泥森林裡不知疲倦的穿行,感受著自己,感受著周圍的事物;偶而有一點寂寞,偶而有一點憂傷,而這些也只不過是成長的過程中一次次痛楚的蛻變和憂傷。

  今夜的月光啊,你是無眠時紛飛的思緒;是心底蘊藏的一抹清愁;是心中遙寄的深深祝福,讓豐盈的思念在這冬夜裡沉迷……。

  篇三:慢時光

  作者:芸心

  慢時光,一說到這個詞,心也彷彿柔化成一汪水,涓涓細流,悠悠地逶迤向遠方。我在想,是什麼人能把如此快節奏的生活,慢下來,然後過成詩一首,畫一幅,花一朵啊,想想心都酥成了一團。

  燈紅酒綠的喧囂裡,功名利祿的誘惑下,有多少人留戀其中而流連忘返?步履匆匆,行走在夜幕降臨裡,天空剛露出魚肚白,我們就開始踏上功名的旅途。還有幾個人,一片冰心,將時光慢下來,將步伐慢下來,聆聽晨露滴落花瓣聲,輕嗅花開芳香,靜享生活的安逸和美好?

  學會將時光慢下來,將時光過成詩一首。最安心的時刻,便是聞著淡淡的墨香,撫摸著泛黃的唐詩宋詞,感受著那個時代的繁榮和淒涼,“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你會驚訝於唐朝的繁榮昌盛,體會到開元盛世的治國之道。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讀到這裡,你的情緒跌落到了谷底,那是一種怎樣的亡國之恨?抽刀斷水,舉杯消愁都難以將這千思萬緒消除。你行走在字裡行間,靈魂也隨著文人墨客的相伴而行。你可以採擷到最美好的花開月圓,也會見證曲終人散的悲涼。所以,你的心境也開始明亮,不再會為了功利與人斤斤計較,不再會為了一己私利與人爭得面紅耳赤。因為,你已經懂得,將生活過成詩,生活同樣會以詩意般的美好回饋你。

  慢下時光,不僅是過成了詩,也是形成了畫一幅。你是願意將你的生活過成濃淡相宜的中國畫,還是色彩鮮明的油畫,亦是蕭疏簡淡的版畫?紛紛擾擾的塵世,你我所追求的也不盡相同,當我們把眼光從功利移到大自然上,把心從緊繃的追逐放縱在山水間,你的生活也許就成了一幅畫。顏料需要你自己尋覓,可以將花碾磨成汁,可以汲清泉作墨,可以將斜臥的巨石作宣紙,一切準備就緒時,便可以隨心所欲的作畫。或許無人欣賞,無人點評,但是那份將心安放的靜謐裡,是多麼的難得可貴,並且,你會慢慢地上癮,最終無法自拔其間的美妙無比。

  慢下時光,於是成了詩和畫,成了花開一朵。曾經的你,或許是千千萬萬的行色匆匆的一員,但是,如今的你,將時光綻放成了花一朵。你瀰漫在花香四溢的花叢裡,你卸下曾經的濃妝豔抹,花兒輕吻著你的雙頰,小草輕曳身姿為你歌唱,你聽到了啾啾的鳥鳴,看到了藍天裡飄動的浮雲,觸碰到了來自大自然深處的聲音。你笑靨如花,彷彿是個孩子般,張開明亮的雙眸,貪婪著欣賞這一切,似乎被遺忘但是慶幸未被丟棄的一切。

  你光著小腳丫,奔跑在軟軟的沙灘上,浪花一朵接一朵,拍打著岸邊,你情不自禁,跑到淺灘處,任浪花淘氣地穿梭在你的腳邊,腳心,一陣清涼。

  匆匆那段歲月,來不及細賞,就只剩下一地花殤。那麼,從現在開始,就把時光慢下來,將記憶深刻,將你的生活過成詩一首,畫一幅,花一朵,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