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蓼花的散文

  紅蓼花,水的孤女,神話中隱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

  秋天,田野裡的紅蓼開花了,米粒似的花朵緊緊抱在一起,一串一串的,在秋風裡生出無限嫵媚來。

  以前我一直叫它狗尾巴花,母親叫它麥穗花。

  這種花在家鄉隨處可見,和野草差不多,沒人去種植,更談不上把它當花去養。而它總是春來發芽,秋天開花,結籽。田埂上,牆腳下,到處都是它似桃紅、玫瑰紅、木槿紫的美麗的身影。

  知道它有一個雅緻的名字,是偶然從網上看到的,更沒想到它還是詩人筆下的寵兒。

  “秋波紅蓼水,夕照青蕪岸”。這是白居易筆下古樸清幽的紅蓼;“數枝紅蓼醉清秋”是陸游筆下奔放的紅蓼;“燕子磯頭紅蓼月,烏衣巷口綠楊煙”這是納蘭性德《夢江南》中的輕盈的紅蓼。聽母親講,紅蓼晒乾了可以驅蚊,我們小時候夏天床頭散發出淡淡草木香的滅蚊草就是紅蓼。

  “眾芳開盡獨自賞,不與桃李混鮮妍。”如果說玫瑰的嫵媚、彼岸花的浪漫、蓮花的幽靜、蘭花的素雅、水仙的清幽給人的是一道視覺盛宴的話,那麼紅蓼開在悽悽荒草裡那一束束旗幟一樣的花朵,給人的則是一道精神大餐了。它的不卑不亢,它的無慾無求,它的堅韌,它的隱忍,盡顯生命的璀璨。

  紅蓼讓我想到了身邊好多“人到無求品自高”的人,比如家鄉樸實無華但卻堅強無比的父老鄉親。

  他們一生沒有太多的奢望,土地是他們一生的守望,莊稼是他們一生的溫暖。兒女們生活裡有了苦,有了痛,他們是一劑良藥;兒女們在城裡工作忙了累了,他們會委屈自己移居到城市裡,小聲地說著話,謹慎地走著路,為兒女打理著油鹽醬醋茶,但他們更多時候是回到自己沒有暖氣,沒有空調的家裡,粗茶淡飯的生活著。他們常常被詩人們以母親父親的名義寫進詩裡進行謳歌。但寫進詩裡如何,不寫盡詩裡又如何,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被歌功頌德,他們只需要如紅蓼枝頭的花朵一樣不起眼的日子,瑣碎而幸福。

  很多人在紅蓼面前是卑微的。他們一手高舉著慾望的旗幟在吶喊,一手攥著失意的帳單在呻吟。他們自以為喝了幾年城市裡的自來水,靈魂便比別人高潔了許多,總渴望自己比別人高大起來,欲與天公試比高,所以生活總是很累,很無奈。

  沒有過高的慾望,就沒有過多的落寞;沒有浮華的追求,就沒有焦躁的靈魂。當人亦做紅蓼花,亦草,亦花,平平淡淡地綻放;像紅蓼一樣不媚、不妖,走過平凡瑣碎的日子。其實人生就像紅蓼花一樣,越覺得自己平凡,生活就越踏實,越踏實,就會越幸福。

  ***二***

  記得那次看畫展,朋友在場,朋友的畫也在展覽,於是認認真真地看,談不上欣賞。

  朋友指給我他老師的畫作,我說,你倒是很像他的風格。其實,朋友的筆觸零零碎碎,章法及亂、或者是根本沒有章法。

  我見一幅工筆秋天圖說,這個好,這種我喜歡。因為上面的苞米穗子金黃色,顆粒並不完整,俗稱瞎苞米,授粉時沒有充分得到足夠數量花粉照成的,很真實很細膩。畫的一角還有一簇紅蓼,我說,這是什麼花,朋友說不認識,但是在農村總能看見。說實話,這位朋友不研究我的散文,他不明白,我非常喜歡紅蓼。跟另外一位朋友比,那個會揹我的文章。

  紅蓼花,水國秋,千思百想解萬愁……會背文章的朋友認為我寫的詩句可以吟唱,事實上如此。我會唱自己的詩歌,但是實在不懂得譜曲,去請教行家,他們說合成曲子需要500元一首,我合計合計算了,那東西還不值這麼些錢呢。

  還說紅蓼,這種植物小的時候,看不出來能長成一米多高。它們的葉柄因為像菸斗,我們兒時常拔起秧來,做成菸斗狀銜在嘴角,有時還要做上四五隻。

  那時不懂得鑑賞花卉,包括野生富含古典韻味的草花。只曉得把大把的粉紅花穗盡力揉擦出黑色的籽粒,然後一揚胳膊揮灑出去。來年那裡,指定又是一片蔥蘢的紅蓼。

  只是,我不記得都在哪裡拋撒過紅蓼花籽,不是因為遺忘,而是當時根本不懂得自己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