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藝的散文

  生活是一切文藝的源泉,假如我們沒能做好文藝,或者在這個過程中磕磕絆絆不得要旨,那就是我們脫離了生活或者缺少生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1:文藝的心

  愚昧的少年,妄想用一顆文藝的心留住一切。筆落花謝,人比花瘦。想用詩歌留住美好;想用散文停住時間;想用小語挽住夢想。脆弱美好的心,禁不住重壓,片刻間灰飛煙沒。現實又豈是夢想所能比擬的,止不住的時間捲走了一個又一個夢想,將美好泯滅於最初……

  淚水洗不盡的苦;哭喊嚇不跑的痛,黑白的意境只剩下回憶,無論過去多麼的璀璨,現在無非是一抹黑色的影子,一觸即碎,隨風而去,留下那白色的輓歌,譏諷著少年的天真愚昧……

  事與願違才是最真實的,想用自己的心和筆來豐富世界,到頭來卻是不停地描繪著一份份虛幻來填補自己的心。不是少年足夠堅強,只是傻傻的為了一個輕巧的許諾……

  “無論如何,請保持一顆文藝的心”少女的話語、一個隨意的請求,卻是少年苟活的l理由。一步步邁入深淵,不曾害怕,只因為自己保持了一顆文藝的心……

  誰家的琉璃映紅了一片情愫,一雙小手把五彩的石子放入杯中,想就此讓世界變得美好,明知不過是片刻,可不曾放棄,因為年幼的孩子想有顆文藝的心,不管多麼艱難,都渴望擁有,只為了那份笑顏……

  2:文藝與生活

  生活是一切文藝的源泉,假如我們沒能做好文藝,或者在這個過程中磕磕絆絆不得要旨,那就是我們脫離了生活或者缺少生活。不管多麼高深的學問和理論都是來自生活又走向生活的,一旦脫離生活而大談理論,那就永遠擺脫不了紙上談兵的空泛論調,也就永遠沒有發言權。

  莫言作為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其文學造詣不必多說而勝於多說,據他自己所說,曾經有一段時間才思枯竭,江郎才盡,絞盡腦汁搜肝挖膽也寫不出好的文章,無奈回到家鄉的小山村。在這落後貧窮的地方,他感到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輕鬆愉悅,他看到鄉親們不言累不言苦不認輸的生生不息的頑強精神與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也是在鄉村他看到了閒雲野鶴炊煙,一瞬間點燃了他整個文藝的生命,從此才思泉湧下筆如有神助,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讀賈平凹也能有同樣的感覺。他的文章質樸優美,朗朗然有上古之風,細細品讀就會發現,這清新雋永的大小篇章都是一幅幅深動親切隨意而為的生活照,他的小說也是,倘若把他的小說裡的內容合盤拖出便是一個活生生的市井生活,其中的風俗人情世故比起現實不差絲毫,這就是文藝理論與創作手法在生活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很好範例。

  一部《平凡的世界》淋漓盡致的展現了低層人民生活的窮苦狀態,我在礦區生活多年,讀到這部作品,字字入心,句句關情,再看這裡的一切都已不是原來模樣,一張張燦爛的笑容下面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一個個逼仄的小窯洞裡生活著怎樣冷暖自知的人兒,凡此種種只有現在才明白地透徹,感受的深刻。一部小說能如此真切的反映生活,想必沒有生活過,不經深入的調查是寫不出來的。

  文藝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它是一顆種子,如果離開生活這種土壤,少了經歷這份營養,難免會畸形發育,雖然也能開出鮮豔的花朵,但卻美而不真,空洞膚淺,就像六朝時期的駢文,詞藻華麗卻空洞無物,實在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假如你有文藝的慧根,假如你有追逐文藝的不知疲倦的心,務必把它深植於生活的土壤,精心呵護,耐心等待,假以時日定會長成大樹參天。用陳魯民教授的一句話給大家以寥寥慰藉:只要有在一棵樹上吊死的決心,那麼,即使不想成功也很難!

  3:遇見南京,遇見文藝

  遇見南京,不是第一次。但一個地方,總是來過兩次以上,才能真正瞭解這個地方,瞭解它的性子,摸清它的脾氣,讀懂它的故事。曾不止一次的讀過朱自清筆下的《南京》。他說南京就像是一個古董鋪子,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也能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豔跡。這些也許只是老調子,不過經過自家一番體貼,便不同了。

  這的確是個老調子,也正是如此,才瞧著他下一句話的存在——“所以我勸你上雞鳴寺去,最好選一個微雨天或月夜。”

  一直都尋著這樣的一個日子來,但總是缺著緣分。帶有個微雨天的時候,我人不在,待我在的時候,月夜總是不來。這事情一直耽擱在我的心上,偏偏又是急不得,否則總有些什麼遺憾似的。但命運總來得是個時候,或許這已是它給安排好的吧。

  來去南京,沒碰上雨天,也沒逮個月夜,這有些不作美,但去了也未錯過,也算是個好的待遇。二月,櫻花沒開,路兩旁還是光禿禿的,枝椏延伸到外,像極了牆外探一番古幽似的。藥師塔還是老樣子,一場大火併沒將禪寺燒盡,就連藥師塔也修復得勝似從前。興許快是傍晚了罷,高高的藥師塔看上去,竟是這般幽靜,禪思甚遠。也難怪,就連朱先生都推薦了呢。吃一碗茶,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樓上,不僅僅只是為看著蒼然蜿蜒著的臺城吧。既然是選著微雨天,抑或是月夜,自然是要找個好意境,好禪境。既然要吃一碗茶,坐在窗邊上,自然更是為聽一場雨,賞一輪月,聽一些心事了。

  只是,話再回來,我沒這樣的福氣,只能是太陽下山的時候,來瞧一瞧這餘暉下的雞鳴寺了。記得坐公交車的時候,就路過了玄武湖,當時以為還很近呢,沒準兒爬著臺牆就下了湖邊上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了,即便繞一大圈兒,也是妄想。現如今,不知得坐多久的公交車,才能到湖邊上去了。但想想,這傍晚去了雞鳴寺,興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儘管說是晚了,但來得人還不少,多是年輕的,看起來像是大學生。買了票後,便算是進了禪寺了。

  千年古剎,去過不少,但從未有哪個會像雞鳴寺令我這般神往的。

  這也全是因朱先生的一番推薦了吧。瞧著尋一番古幽,再吃一碗茶,看著古老的臺城蜿蜒而去,再望去那明淨荒寒的玄武湖,實在是令人沉醉。只是,遺憾的是,古幽興許頗是有餘,只奈何昔日的臺城怕是瞧著有些遠了吧,玄武湖也不再是往日的荒寒,至少不是那個時代的寂寞。禪寺一片寧靜,但上香的人還是不少,大家的性子像是風一樣,來了不吵,即便吵了也只是對佛許願。記得買票的時候,就送了三根黃色的檀香,我沒用得上,心裡也不搭願意在佛前點柱香。

  這並非對佛不敬,也並非說是褻瀆,至於理由呢,曾多次在別的文章中提過,這裡也就作罷了,我想,佛心裡是清楚的。雖說是二月早春,但餘寒未肯受盡,仍是有些淒涼。走在禪院的時候,瞧著樹枝連個綠色的影子的都沒有。但偏偏樹梢上繫著一個小小的燈籠,像是點綴了一朵紅色的花蕊,瞧著挺喜氣的。再往裡走,才知道原來寺院裡系滿了這樣的小燈籠,都是善男信女留下的美好祝願。

  或許說,二月春風未得櫻花開,雞鳴寺也顯得落寞了些,好在沒下雨,否則就見著的樣子是哀怨的了。但去梅花山,倒是不錯的。各種梅花都立了苞,開了花,賞花的人也不少,這氣氛顯得是比較熱鬧,相比起雞鳴寺,我也放得開,免得過於平靜,看不進去了。一到梅花山,就架起了三腳架,請原諒我這樣著急,畢竟花的生命是這樣短暫,興許一下秒中,她就開始收起了容顏。

  在佛前,我不能這樣急躁,因為一切急不得。但在花前,我只能讓鏡頭記住她,因為過了今天,明天或許就要老去了。去的時候,人還不多,耳邊傳來的幾乎是花的呼吸,漸漸花開的聲音。如果說,吃了一碗茶後,再去一片香海里,這必然是人間佳境難求。只恨一處梅園裡沒個樓亭,否則沏一壺茶,再去探望花海深處,這怕是比在雞鳴寺吃一碗茶還要來得舒坦吧?只是兩者都沒幸遇上,在雞鳴寺的時候,本想著吃個素齋的,只因人少,天色晚了,也不像朱先生那個年代,可以留個宿,趁個月夜裡,別說是吃茶,就是吃齋也是無可厚非。可如今,五點就關門,我想留到月夜時分,怕是要跟師傅求個情面了,但我不相信我有這樣的面子。

  偏偏碰在梅花山,多晚我也能留下,只是沒吃茶的地方,也沒賞月的時候。

  這像是個遺憾的一天,但我真的是知足了。梅花開得很美,幽幽的,有些小小女子的味道,養在深閨,若不看出清楚點兒,怕真的是認不出她來。梅花的種類很多,有青黃的,粉黛的,素白的也不少,喜紅的也好多,看著我眼花繚亂,也是心花怒放。這有點像是青燈終逃離佛前,貪戀起紅塵來。

  可能有一些悲哀,但更多是我這個凡夫俗子的心情。

  不負如來不負卿!

  但再回去秦淮河畔的時候,我再不敢這樣放肆了。燈會過去不久,夫子廟仍是人聲鼎沸,各種花燈懸在夜色中,瞬間像是整個黑夜都亮了。

  我的靈魂難以在平衡中達到一種素淨。

  我承認,凡夫俗子正是血肉之軀,才難逃脫紅塵瑣事。而那佛前青燈,來去人間,百轉千回,也並非只是貪戀這般罪過,這也是一種磨練,一種修行。也難怪,當年的秦淮豔跡教無數王謝風流。江南貢院立在秦淮一旁,也問世了不少才子佳人。只是如今的秦淮河,在夫子廟的氛圍裡,怕是隻能逮個雨天,還是月夜的時候,坐著小船,漿聲豔波,聽著絕跡的往事,才驀然深知南京的確是個古老的古董鋪子。想想,有些得意了。往年的時候,就奔著一場雨夜往秦淮去了。

  那個美呀,至今還在眼前,即便是沒有鏡頭的記錄,但記憶的畫舫仍是清晰可見。閉上眼睛,身在河畔,心已去了畫舫,登上了個那個叫“香蘭”的遊船。

  夫子廟算是南京旅遊人數最是豐滿的地方了。集人文古蹟,小吃特產為一體。像是什麼時候來,都不會覺得清冷。若是年後來,更不會是因為冬天而顯得荒寒。燈會興起來了,廟會也熱鬧起來,人自然是多得熙熙攘攘。如果覺得寂寞的話,大可來這裡擠一擠,走一走。當然,若是喜歡安靜的話,去夫子廟就要好好考慮一番了。但我始終覺得,在人多的地方,本該是熱鬧的時候,就該好好熱鬧,人這一生很長,安靜的日子大可留在容顏遲暮的時候。

  這像是見了佛,賞了花,又目睹了人間,禪思與文藝碰撞在一起,便可能就是人性了吧。一直都有朋友推薦我去先鋒書店瞧瞧,那裡不僅是真正的文藝,還有許多好看的書,漂亮的明信片,以及咖啡和清茶。當然,是不是文藝,我不曉得,因為在我眼裡,再生硬的物體也有文藝的一面,這便就是溫柔。

  看書,要去江蘇省立圖書館,再則就是中央大學圖書館。當然這也是朱先生給推薦的,但並不吸引著我。其實,我蠻喜歡去一間不大的書店裡,哪怕是小的兩個人並排都難以轉身過來。但仍是喜歡這樣嬌小,充滿著女人香氣的小書店。

  既然諸多朋友推薦去先鋒書店瞧瞧,興許這正是我往後來南京又一去處的好地方。於是,便一個人先去瞧了瞧。

  我不敢說,我一個愛讀書的好孩子,但至少能說,我不是一個討厭讀書的壞孩子。在南京書買的最多的地方,怕是在機場候機樓的時候了。其中最喜歡的還是由師永剛,陳文芬,以及沙林所編著的《1943-三毛》這本書。

  當然,去一個書店,哪怕是一個書攤,也需要一個好的緣分,才能尋得一本好書。

  不曉得先鋒書店,我能否與一本未曾見的書有這樣的一個好的緣分?

  不過,先鋒書店的確是很文雅,有種文人騷客集一地的聚賢堂的味道。倘若是過了三月,綠色瀰漫,再來的話,還真有了些雅趣。不僅是讀書來得悠閒,就連喝杯茶都覺得溢滿了女人的香氣。畢竟,我始終覺得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女人。若是再挑選些明信片的話,那怕更是彰顯一個女人的溫柔了。

  只是,或許是未好好聆聽這間書店的緣故吧,我沒遇上一本好書——但其實,裡面的都是好書,只是沒打動我的心思。

  離開先鋒書店的時候,也是我快離開南京的時候。這倒沒有幾分不捨的味道,也不曾意猶未盡,只是想念的時候,便再來走走。反正離得近,說來就來,也不是說不可能。但南京的確就像是朱先生說得那般,的確是值得來的好地方。

  不止一次,怕是往後住在這個地方了,也是生活中的一大精神樂趣。

  反正,一個人的時候,趁個雨天,逮個月夜,是最有意思了。